曲艳丽 | 文
王宝娟是万家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期(FOF)的基金经理。
笔者和王宝娟在一场直播中相遇。王宝娟清瘦、温柔,谈到投资,观点鲜明,金句频出。
王宝娟形容其投资框架,是「没有风格」,这颇有新意。本质上,在她的认知里,FOF作为一种产品形态,最大的特点是去个性化。
wind数据显示,成立以来,万家平衡养老目标基金的累计收益34.8%,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16.79%,年化回报11.70%。(截至2021.12.31)
「既要、又要、还要」
王宝娟的基础模型,是一个三角形。
三个角上,分别是「价值」、「景气成长」、「质量」。这是她所理解的股票型基金三个较大的收益来源。
在这个三角形里,每一个基金经理都有一个明确的「位置」,相当于在全市场维度的坐标,在成长上是什么分位、在价值上是什么分位、在质量上是什么分位,侧重不同。
「第一步,把一个基金经理放在三角形的某一个位置,尽量准确找到那个点。第二步,研究他是如何到达那个点的。」王宝娟解释。
一些FOF基金的做法,可能是在三个角上分别挑选一些好的基金经理,做配置。但王宝娟不同,管理万家平衡养老FOF,她的思路是在「三角形的中间」选基金。
「在三个角上保持一个均衡。」这是王宝娟思路的一个关键词。
她所选择的基金经理,对估值、景气成长、质量,可能都有一些要求,但是又不是非常极致。
王宝娟用了一句话总结,这些基金经理大部分有「既要、又要、还要」的属性。
如果把全市场的FOF组合画一条线,一头的FOF基金经理相当于半个股票型基金经理,配置行业主题基金,而另外一头的FOF基金经理抱持着绝对收益理念,低回撤,均衡偏保守。
王宝娟认为,自己的位置处于「中间稍微偏积极」的一端。
定量、聚焦
王宝娟在万家基金组合投资部,部门里每个季度有一个定期更新的量化基金池。
基金池中最终数量,比笔者所想象的,略少,大约200只。「很多基金在定量筛选环节,已经排除在视野之外。」
首先是分类。从风险收益特征上,按照权益中枢、波动率对基金做区分,做个比喻,第一步就是判断车速多少,每小时20公里、60公里还是120公里。其次,在同类型里,对不同风格进行区分。
王宝娟举例,债券基金首先关注信用下沉程度。债券基金只披露前五大持仓,「但通过一些量化的方式,如财报中披露的季度收益来源的票息收入,按照基金规模倒推,就可以知道有多少收益来源于信用下沉。」
此外,王宝娟也会关注一些市场行为数据,如动量、波动率、抱团程度、将其量化。每一个基金都打上标签,大致4-5个,每个标签上打分。「打分的赋权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市场环境,用量化策略主观拟合而成的。」
「画像」、印证
FOF组合的收益来源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大类资产配置、行业轮动、精选基金等等。
但是王宝娟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好的基金经理」是她组合最重要的alpha来源。
她对甄选基金经理的要求,是持续、稳定地输出超额收益,即「有alpha」,类似于全天候属性。而且,相比输出多少超额收益,她觉得确定性更重要。「以一定的频率,回溯基金经理相对于某一个基准,是否始终前1/2分位以上。至于跑赢多少,则不强求。」
相较于对alpha的苛求,王宝娟看待beta的态度是「均衡分散」,每一种风格上可能都有一些配置。
王宝娟当然也做基金经理画像。
基金经理画像就像体检。「定量分析」就像指标刻画,身高多少、体重多少、血压多少,最终出具一份体检报告。「定性分析」就像诊断,迅速找出哪个指标异常,哪个指标是最核心的矛盾。
这种「核心矛盾」的抓取,王宝娟形容,通常10个字以内就能描述,尽管大多数基金经理并不喜欢自己被一句话所定义。
看到一只基金,王宝娟形象传神的描述画像部分过程:
第一步,看净值。净值如颜值,举个例子,比如有一种「市场免疫型」基金,市场跌而它不跌或少跌,与市场节奏不同,属性较弱。净值本身是会说话的。
第二步,看持仓。持仓是否与净值匹配,比如有一种「攻守兼备型」基金,持仓积极、但净值平稳,就像一个人开车很快,但刹车亦能刹得住。
王宝娟组合里的某基金,一只偏价值型的基金,然而去年在同类型里面,回报相当可观。「如果它是一个偏成长型的基金,偏新能源或者偏周期,在去年都不稀缺,但价值型基金的高收益是稀缺的。」它赚了一波周期股的钱,却并没有承受过山车般的回撤,而同期大部分价值型基金经理都没有躲过去。
在所有的基础研究完成之后,才是调研环节。「调研是一个不断去印证的过程。」FOF组合基金经理与普通人看待基金的方式,顺序是倒置的。普通投资者买基金,从了解基金经理开始,而FOF投资经理是从定量开始的,最后落点在调研上,了解基金经理是最后一步。
「有时候,基金研究需要做到的,是比基金经理更了解他自己。」王宝娟总结。
纵观王宝娟的组合,最终呈现的结果,顶流并不多,而以黑马或中生代基金经理为主。
「历史业绩是别人的收益,未来业绩才是你的收益。是不是顶流,不在我考虑之内。」王宝娟称。
甚至于,规模变大是她很警惕的一个点。「一只基金若业绩好,可能迅速被买胖,所以要持续不停挖掘新基金。」很多情况下,规模和超额收益难以兼容,但这个问题的本身是辩证的,要考虑基金经理策略容量、以及公司平台是否能提供支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王宝娟的组合,明显有几类基金构成:前述「既要、又要、还要」的全天候均衡型基金是最重要的底仓。其后,是「画线派」,即所谓的高夏普比率的基金。此外,属性较弱的「市场免疫型」也是一个大类。后两者都是卫星仓位。
「目前的一些画线派,选股较为下沉、偏小盘,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而输出良好结果。」王宝娟举例。而「市场免疫型」基金,与市场形成一定的对冲,相当于组合的保险,降低整个组合的回撤,优化体验。
王宝娟也阐述了日常调仓的思路。比如市场波动剧烈之下,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收益比发生着变化,「当差值到了一种极端,如果组合本身在三角形中间,可能需要向某个方向稍微偏一下。」这种调整是基于当下性价比分析而不是对市场的判断,即不断地权衡组合的风险收益比是否对称。
稳健、持续
究其过往履历,王宝娟是量化、交易、研究的复合背景出身,有10年投研经验,其中3年FOF投资及产品管理经验。
2021年9月,王宝娟加入万家基金,担任FOF基金经理。
「任职之前,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高夏普比率的组合。」王宝娟称。所谓夏普比率,是指投资组合收益的增长对单位风险增长的程度。
FOF作为养老目标产品的载体,与其他类型基金相较,最显著的特征是在不显著牺牲收益的基础上,大幅降低波动。
「FOF是一种不那么追求极致、也追求不了极致的产品形态。你既到不了正态分布的尾部,也到不了正态分布的头部,大概率处在中间。」王宝娟解释。这给予持有人一种相对稳健的体验。
「FOF的产品形态,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比较好的兼容。」王宝娟称。
按照类型划分,万家平衡养老目标(FOF)是一种平衡型「目标风险型」的养老目标产品。其产品特点之一,是权益中枢在50%左右,权益类资产占比40-55%。「窄幅的上下限区间,是为了保持稳定的风险收益特征。」
理解了这只养老产品的特征,也就理解了王宝娟的策略。三年持有期之下,风格的轮动最终大概率会被拉平,自下而上选的超额收益贡献会凸显,这也是她在上保持均衡配置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