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的沪深市场消费、科技行业上涨得非常多,而金融地产上涨得少。今年年初以来,仍然延续。而到了本周以来,沪深市场的金融地产行业开始了上涨,得益于经济复苏、相对低的估值、两极分化的估值差,以及金融地产成份公司的优秀的业绩,有些公司的业绩超出了预期不少。
有些投资者拿了很多金融地产的上市公司,在低迷后终于可以获得盈利了。然而,金融地产的利润增速和估值提升有限,而且在行业内部选公司,经常是同涨同跌的。所以,有些投资者也希望金融地产行业走出低迷后分散一些其他的行业龙头,可是又不熟悉或者接受不了其他行业的估值。
如果是不熟悉,投资者可以从指数成份公司里面进行选择。因为经济整体上是上涨的,市值越靠前的上市公司,越是龙头地位。这种因果关系,是指很多公司是日积月累,在岁月中不断茁壮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做了个指数评估龙头公司给安上的。所以,多数指数是市值加权,优秀的公司从市值加权中脱颖而出,占领前面仓位,从而指数不断上涨。如果接受不了其他行业估值,可以慢慢买宽基指数,毕竟市场定价,除了极端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合理的。
虽然金融地产上涨,然而投资者经常看的上证指数依然没涨多少,但是上证50指数却上涨了很多,而且含上分红创出了历史新高。这是因为上证指数的编制反映全市场总市值的,无论流通市值是多少,结果很多国有银行和中石油等国企在持仓前面。所以,金融地产上涨,上证指数仍然不涨。而上证50指数是有流通成交考察的,一般指数都是这样。但是,上证50指数只是上证的。同样,深成指虽然没有创出历史新高,深证100指数2020年创出了历史新高了。深成指没有创出历史新高的是因为2015年把40只调成了500只,高位纳入了中小创指数了。而深证100指数却保持不变。上证50指数和深成100指数,一共是150只。当时,没有横跨沪深两市的指数。横跨沪深两市的沪深300指数,是有代表性的,但是比150只分散。如果从沪深300指数中选前100只最大市值的,即我们集中选择两市的市值最靠前的上市公司,效果是否会比沪深300指数好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截至2020年底的十六年里面,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收益是6.79倍,年化收益率是12.7%,中证100全收益指数的收益是7.38倍,年化收益率是13.3%。中证100全收益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比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年化收益率高了0.5%,也是常年ROE的差距。中证100指数也是率先沪深300指数,先后创出了历史新高的。虽然相差得不多,但是对集中投资和打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很多资深投资者集中做价值投资,各种站队,最后肯定有赢有输,也没必要,看看基本上都是中证100指数的成份公司。既然资深的投资者很多选的都是绕不开的标的,那么我们从中证100指数中选好了。截至本周四,中证100指数中包含了35%的金融地产、21%的主要消费、12%的可选消费,其余的还有工业、医药、信息技术等十个行业。持仓前十名是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五粮液、美的集团、恒瑞医药、兴业银行、格力电器、伊利股份、中国中免。看看这些行业龙头公司,贵州茅台的近60倍PE,比银行高,但是,招商银行的2倍PB,同样比兴业银行高。所以,估值是很模糊的,不能全押金融地产,分散行业配置还是有必要的,否则可能是估值陷阱。我们还可以发现,十大持仓中,没有地产公司了,这是指数的优胜劣汰。中国经济发展绕不开的标的,都在中证100指数里面。如果感觉不便宜了,可以慢慢买入这些公司。但是,从分批买入的效率上,是不如直接买入中证100指数基金的。
指数基金没有打新收益?实际上,中证100ETF(512910)在2020年的打新收益比我的还要高。作为ETF类型指数基金,打新的战略配售是很好的。尤其是ETF规模不足10亿的,打新收益明显。不像沪深300ETF动不动规模就几百亿,打新收益可以忽略不计了。中证100ETF在2019年下半年收益了8.55%,跑赢了中证100全收益指数2%;在2020年收益了36.24%,跑赢了中证100全收益指数7%,这些还没算上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等。一年半靠打新收益跑赢了指数一成,打新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了。同样,场外买入中证100ETF联接(A类 007135,C类 007136)也能够取得打新为投资者带来的收益。
随着市场的宽松,或许市场估值会有所提升。虽然很多小市值公司下跌,但是市盈率也没见得低了。公司长期表现如何,是由公司的行业的地位所带来的业绩决定的。不放一个行业,尽量均衡放到各行业中,慢慢买入龙头市值的公司,穿越牛熊周期,分享经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