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疫情冲击、能源冲突、通胀高企等危机不断为全球的政策决策者提出新的挑战。在这些难题之下,人工智能浪潮兴起、能源加速转型等技术变革也在为各市场的投资者带来全新机遇。在波谲云诡的变局时代,应如何进行全球资产配置?
本期,我们邀请安盛投资全球投资总监Chris Iggo先生和浦银安盛国际业务部副总监俞瑾女士,共同探讨再全球化时代的多资产投资趋势。
俞瑾:自去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随着连续的加息陷入衰退。但目前为止,美国经济似乎很有韧性,你怎么看?
Chris:你说的没错,美国经济很有韧性,相较于年初的预期表现得更好。我们看到美国企业端处境良好。即使面临着高通胀和高成本,企业也普遍盈利。在消费端,消费者也能够受益于低失业率,所以就业仍在正增长,工资一直在上升,居民也受益于疫情期间积累起来的大量储蓄。
俞瑾:您认为美联储什么时候会开始降息?
Chris:我认为还需要一些时间。7月底可能会再经历一次加息,最重要的是通胀会如何演化。2022年通胀上升非常迅速,到2023年速率有所放缓,只是通胀对美联储来说仍然太高了。但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很可能会看到通胀率下降。
俞瑾:您如何看待当前欧洲经济的情况呢?我们注意到2023年第一季度,欧洲经济展现了相当亮眼的反弹,尤其是德国等国家。但最新数据显示欧洲仍然面临一些压力,这是因何导致的呢?
Chris:2022年初能源危机对欧洲的冲击非常大,因为从俄罗斯到西欧的天然气供应出现中断。欧洲不得不减少能源消耗并寻找替代能源,因此对工业造成了一些损失,居民也受到冲击。当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跌时,这一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使人们感到非常兴奋,但实际上冲击的滞后反应如今才刚开始显现。这就是为什么德国目前陷入了衰退。
俞瑾:展望未来,我认为一个考量因素是欧洲央行会怎么做。他们为了应对通胀也一直在提高利率,但接下来如果经济陷入衰退,欧洲打算怎么办?
Chris:要知道,两年前欧洲的利率为负,欧洲债券收益率极低,大约1%。所以欧洲央行需要恢复过来,回到更正常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是欧洲的一个问题,去年通胀势头非常猛烈。而且与美国不同,目前通胀下降速度十分缓慢。但欧洲央行更为坚决地想要扼杀通胀,所以可能会再加息三次,然后会把利率维持在4%或4.5%左右。
俞瑾:我认为这里的观众很乐意从全球视角聆听您的观点,您如何看待中国的投资选择?
Chris:我想说的是,大多数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的配置仍然相对较低。在疫情之前,人们对投资中国股票的兴趣与日俱增,不过疫情确实改变了现状。由于疫情封控的时间较长,而中国经济刚刚重新开放,外国投资者回归还为时过早。尤其是当他们看到目前为止复苏还没有那么强劲,对于消费和企业似乎缺乏信心。
我认为外国投资者需要时间来考虑增加他们在中国的投资。
俞瑾:您认为他们会一直等到中国经济复苏,等看到了PMI、CPI这些数据改善后才会做出决定吗?
Chris:我认为是这样的。而且地缘政治局势有时也会在投资决策中产生负面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经济正在复苏。而且你知道我在安盛工作,我们有在中国发展的决心,许多其他外国公司也会做出这样的决策。中国是很值得投资的,但外方投资者需要信心的提升,而这种信心会随着经济数据改善而到来。
俞瑾:你刚才说的话让我陷入思考。因为有过一些讨论甚至实例是关于去全球化的。但从你刚才所说的来看,经济体的商业之间仍然相互影响。
Chris:我认为你必须将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与政府措施区分开来。回顾特朗普政府时期引入贸易关税,回顾2016年英国投票支持脱欧改变了与欧洲的贸易状况,总的趋势是走向更深的保护主义。
这并不好,这对经济不利,对市场也不利。但贸易往来是人们的自然行为,几百年来我们一直在这么做。有很多国际投资者已经建立了紧密的投资关系,并希望这种情况将继续下去,因为这才是对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利的。
在疫情之后企业有些担心供应链的安全性,所以会出现了一些变化。我的同事马克哈格拉夫斯在伦敦负责着我们的股票投资团队,他认为,这种趋势与其说是“去全球化”,更应该说是“再全球化”。
#坚守A股还是转战海外?##海外QDII香了?要不要买?#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如需购买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且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