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预期
经历过年初的狂热和3月的剧烈调整后,大家当前应该对主动基金的回报预期有所下降了。
经历了两年的主动基金大爆发时期,今年主动基金的整体表现到目前位置并不太如意。与此同时,各大知名基金经历在上年年报的时候,其实也已经有意下调了今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收益预期。
比如大家熟悉的张坤,其实在上年年报里面就已经说了要降低未来的收益率预期。
这段话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近两年公募权益类基金的符合收益率远高于市场平均ROE水平”。
这背后就是近两年赛道板块的增长主要因素,是来自于估值的提升而非自身的经营回报(ROE)。
基金内卷
除此以外,相信大家最近一段时间都经常听到“基金经理内卷”的说法。
这说法严格来讲是公募基金的资金在某些板块上极度拥挤的结果,根据我最近跟一些基金经理的交谈,目前业内的环境呈现这么一个特征。
首先,我们都知道现在主动基金相当部分都集中在几个热门板块里。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公募的持仓明显集中在食品医药电子以及电力设备这几个板块上。
而过去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些基金经理应该是一直抱团在里面,但事实未必这样。
由于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和风格还是有区别,因此同样是市场中的热点,他们之间也可能会产生一些看法上的分歧。
比如有的基金经理就觉得医美行业水非常深,不敢碰。而有的基金经理却觉得商业模式非常好,堪比白酒,而且成长性也很不错。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他们各自获取了新的资金,也未必会买入对方看上的品种。
这在上一年资金大幅流入公募基金的时候还不是什么问题,毕竟这几个板块都表现很好。
但是,随着资金流入逐渐到顶,新增的资金越来越难拉起所有抱团板块后,就可以发现这些板块内部也逐渐卷了。
最近一年里虽然这四个抱团板块的走向都比较接近,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各自板块之间受到的热捧程度是有显著区别的,尤其是今年以来,这几个热门板块之间的分化在加大,而最先掉队的则是最早火起来的芯片。
另一方面,如果大家再从估值方面来看,在这一年多的大幅上涨里,估值提升是占比最高的因素,业绩贡献程度远不如估值提升。
但是,估值是不可能无限拔高的,未来这些品种想要再像过去那样依靠提升估值而大涨,可能性极低,甚至不被杀估值就已经很好了。
所以,如果寄望于当前热门的主动基金还能像过往那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概率是比较低的,同时风险则有所放大。
挑选方向
所以,如果重新回顾下我们手上的品种,当前公募基金的挖掘我认为有三点值得大家考虑。
首先,一些均衡型的老牌基金经理,还是值得大家关注,比如朱少醒、董承非、谢治宇。
这些基金经理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手,并且有完整的第三方业绩佐证,大家比较担心的一点可能是他们的规模,但实际上今年规模不小的均衡型基金经理,他们的表现都不差。
这里面大家可能对董承非的收益比较质疑,这大概是跟他下半场比较保守有关,我认为不能单纯以某个阶段的表现去否定一个长期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所以董承非还是值得大家进行关注的。
这些均衡成长型的老牌基金经理,虽然他们的持仓或多或少都会沾上一些赛道股,但是也有不少相对冷门的成长股,并且整个持仓配置比较均衡,这意味着哪怕赛道崩溃,他们受到的影响也相对更小。
第二个思路则是我之前经常提到的价值型基金经理。
如果说当前主动基金的抱团现象严重,并且累积了不小风险,那么避开这个风险的最好方式就是选择一些不进行抱团的基金经理,或者干脆反过来挖掘一些价值型基金经理。
在这方面比较老牌的基金经理有曹名长、邱栋荣,比较新的基金经理则有蔡目荣、姜诚。
他们最近一年的收益普遍都落后于沪深300,但今年都跑赢了。这主要是市场风格上在过去一年里面跟他们的持仓风格相背离,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并没有被沪深300抛离太多。
所以,一旦未来估值回归或者市场风格切换下,这些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就可能会非常显著,并且能够完美回避掉热门板块泡沫爆破的风险。
还在吹泡泡。。。
想了解中美港三地龙头配置思路及组合构建干货推荐阅读
《喂到嘴边的中港美股市场龙头组合》
最新的保险和地产行业跟踪推荐大家看资产包半月报第二期
《资产包组合半月报第二期(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