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港股走出“V”型反转行情,但由于后期修复程度未能收复前期失地,整体上仍呈低迷。全年恒生指数下跌1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9%,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7%。行业上能源业一枝独秀,全年涨幅高达27%;电信服务次之,录得20%的涨幅;其他行业均未能收获正收益,公用事业和信息技术跌幅靠前。(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末)
回头看2022年,笼罩在港股头顶上的乌云主要有三朵: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受疫情困扰的中国经济和以互联网监管政策变化、地产债务危机以及中概股退市危机为代表的短期风险扰动。但我们认为,这些不利因素都在逐渐消退,港股有望延续11月以来的反转行情。
2020年以来,为缓解新冠疫情催生的经济危机,美联储进行了超级货币大放水,其资产负债表规模从疫情前的4万亿美元一度上升至8.9万亿美元,增幅超过1倍。叠加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受阻等其他因素,欧美国家的通胀开始逐渐抬升。2022年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通胀更上层楼。2022年6月美国CPI同比增速达到9.1%,创1981年11月以来指标新高。为遏制通胀的进一步恶化,美联储于去年3月开始加息,但回头来看,其加息节奏和幅度都大超市场预期。2022年美联储全年加息7次,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加息前的0.25%上升至2022年12月的4.5%,累计加息幅度达到425个BP。不过目前来看,在美联储激进的加息步伐下,美国通胀已明显减速。美国12月CPI同比上涨6.5%,涨幅创2021年10月以来最小;环比则下降0.1%,为两年半来首次环比下降,核心CPI同比上涨5.7%,创2021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力度也开始放缓,在6月、7月、9月、11月份连续4次加息75个BP后,12月加息幅度已下落到50个BP。(前述数据来源均为Wind)此外CME FedWatch显示,截至2023年1月12日,市场预期1月末的议息会议上加息幅度会进一步下降到25个BP,3月再次加息25BP到5%后保持不变,年底前有望下调。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的放缓,美元的强势地位难以持续,人民币已逐渐开始升值,在这种环境中港股估值折价有望得到修复。
2023年,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将迎来全面复苏的态势。回首2022年,经济发展最大的掣肘是疫情的强弱而非其他因素。2022年疫情呈现多次散发、局部爆发的态势,旅游、餐饮、交运等消费服务行业受到极大冲击,严重拖累经济增长。相关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我国防疫工作进入新的阶段,生产生活秩序得到逐步恢复,前期受到持续压制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带动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增加,最终迎来经济的全面复苏。
在经济持续回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将明显改善。从指标上看,作为和企业盈利关联度最为密切的宏观经济指标,PPI 同比已于去年 10 月转负。从目前 PPI 的位置来看,当前已经进入到本轮盈利下行周期的中后期,后续无论是L 型还是 V 型复苏,左侧的基本面主跌浪目前都已经结束。从历史经验看,港股市场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收益。上一轮经济复苏的2016年和2017年,全A非金融盈利增速都超过了30%,这期间恒生指数持续跑赢上证综指。(数据来源:Wind)
近两年来,港股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跌幅靠前,但我们发现,虽然港股在历次大跌中的跌幅都较大,但随后的反弹力度也更强,特别在三个月至六个月的中期时间维度上,呈现出高弹性的特点。此外,港股中具有高成长属性的行业,如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在历次行情反转中的涨幅更是排名靠前。在2000年大跌结束后三个月里,港股的信息技术行业涨幅为39%,在港股、A股和美股共33个行业指数中排名第3;在2008年大跌结束后三个月里,港股的信息技术行业涨幅为31%,排名第3;在2020年大跌结束后三个月里,港股的医疗保健行业涨幅为43%,排名第5。我们判断,当下正处于反转行情的初期,港股中以信息技术、医疗保健为代表的高弹性行业未来可能具有较高的收益。
注:2003.4-2003.7 数据来源:wind
注:2009.3-2009.6 数据来源:wind
注:2020.3-2020.6 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件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需求、投资目标自主独立判断和决策。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请投资者关注港股市场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A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