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6-21 14:26:01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利率的第二个内涵

前文我们通过提出“借款人的信用怎么样?”这个问题,介绍了利率的第一个内涵:“风险的补偿”,并通过分析排除借款风险补偿后的剩余部分,提出了利率定价的基准:“无风险利率”。

对利率第一个内涵的分析着眼于借钱的“借”,第二个内涵就该从借钱的“钱”入手了。因为我们借入的是“钱”,也就是货币,所以就存在着购买力升值或者贬值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即使是一笔没有任何风险,确定能到期按时偿还的借款,在借款到期的时候也并不能保证这笔借款仍然具备与借款时同样的购买力。这也就引出了关于利率内涵的新问题:

第二个问题、未来的物价怎么样?

衡量货币的购买力变化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指标,最常见的指标当然就是物价了。可由于单一商品的价格波动往往不能准确反应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在统计物价变化时,我们会将日常消费所涉及到的许多商品都纳入进来,计算出一个综合的指数。就如同证券市场中的指数计算一样,只是构成这个指数的成份是消费者经常接触到的商品价格。我们把这个指数称之为“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CPI(Consumer Price Index)。

这样对于物价,也就是CPI的判断,成为了确定借款利率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同样是一篇文章无法承载的,我还是只能提出一点基本的思路。首先,涉及价格的判断我们都会想到买和卖,同样对CPI而言就对应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可以想象一下,当经济增长不断加速、就业充分、社会中的潜在供给能力基本被充分利用时,消费者因为充分就业而具备了更强的需求,同时供给者由于产能利用已经接近极限而无法在短期内增加产量,这时物价往往会逐步上涨。反之,当经济不断减速、失业率上升、社会中存在更多的闲置产能时,物价往往会有下跌压力。这种供需分析的方法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判断物价的主要理论,至少在50年以前,这种预测方法是被大家公认和普遍使用的。

然而,1973年改变了我们对供需分析的自信,因为“滞胀”出现了。在几乎整个70年代,经济增长出现了减速、失业率上升了、闲置产能出现了,可是物价却仍在快速上涨…,有兴趣进一步了解那个时代的同学可以看看马克•莱文森写的《大转折1973》。面对着传统供需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米尔顿•弗里德曼通过《美国货币史》中的严谨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简单地说,按照弗里德曼先生的货币理论,70年代经济低迷与物价上涨同时并存的原因是:钱印太多了。

现在,综合运用供需理论和货币理论是判断CPI趋势的主流方法,沿着商品供需和货币供应量这两个主线,希望我们都能看清CPI的未来。

在得到对CPI的预测后,我们会把未来物价的上涨,对应的也就是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预测加入到利率的定价中。同样的,我们也会把未来物价的下跌,对应的也就是货币购买力上升的预测减少到利率的定价中。这样,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利率的第二个内涵是什么?利率的第二个内涵就是对购买力的补偿。

假如我们把利率的第二个内涵排除掉,也就是用借款利率减去同期的CPI,就得到了排除购买力变化影响后的利率:“实际利率”。

风险提示:本材料为观点分享,仅代表基金经理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