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从“红红火火”的电影春节档出发,聊聊影视公司的投资姿势。
截至1月18日,已经有六部电影定档2024年的春节,它们分别是贾玲的《热辣滚烫》、张艺谋的《第二十条》、韩寒与沈腾的《飞驰人生2》、宁浩和刘德华的《红毯先生》、韩延的《我们一起摇太阳》,以及,春节档必备的《熊出没逆转时空》。
六部电影来头都不小。比如《飞驰人生2》,除了经典的韩寒+沈腾的经典配置,另外还加入了颇具人气的范丞丞。该片的前作《飞驰人生》在2019年春节期间上映,累计票房超过17亿。
贾玲自导自演的《热辣滚烫》也是本次春节档的一大亮点。除了《你好,李焕英》积累下的好口碑,观众也很想去电影院看看“减重了100斤”的贾玲。
目前在猫眼平台,这两部电影分列想看榜的第二和第三名,至于第一名,你可能想不到,是儿童片《熊出没》,这部熊出没系列的第十部院线电影,目前猫眼想看人数超过44万。
影视公司历来看重春节档,也愿意把“压箱底”的影片放到这个档期。这是因为,春节返乡潮驱动下沉市场的观影增量,使得春节档成为全年非常重要的档期之一。
从春节档全年占比看,2013年春节档票房占比仅有3.6%,而到了2023年,这个比例达到了12.4%。短短七天达成全年一成的票房,春节档的威力可见一般。
除了短期票房高,春节档还有两个特征。首先,女性购票占比逐渐提升,2023年已经达到62%;其次,喜剧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题材。这点韩寒应该深有体会,2022年他的《四海》应为太过悲剧而遭遇口碑和票房的双重失利。
所以,影视公司在安排春节档电影时,也会着重考虑这两个元素,太男性的题材不行,催泪的悲剧更不行。
今年这种趋势其实挺明显,六部电影,都有喜剧元素,对此有网友说,今年春节档已被确诊为爆笑档。
那么,站在一个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该如何看待春节档呢?我认为应该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筛选“主出品方”
电影投资成本大,为了分散风险,一般出品方都有很多家,像中国电影票房冠军《长津湖》,出品方有7家,联合出品方有9家,总共出品方有16家。如果一家公司参与的份额很低,即便该电影实现了高票房,它获得的收益也有限。主出品方则不同,一旦票房爆发,它获得的收益会非常丰厚。
《热辣滚烫》此番的主出品方是阅文集团旗下的新丽传媒,次出品方则是中国电影和阿里影业。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阅文在《热辣滚烫》宣布定当春节档之后股价拉升,而中国电影和阿里影业波动不大。
第二,看投资金额
有些大片,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但由于它本身的投资金额过大,可能也会陷入不赚钱的境地。按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模式,一部电影,去掉税收、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影院和院线分成,电影制作和发行方,能分的金额大概是票房的35%。所以如果一部电影投资金额是2亿,至少应该获得5.7亿票房才能回本。
第三,要看市场预期
有些电影,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但出品方公司股价一开盘,仍是大跌的。这可能跟市场预期有关,如果市场本来就预期你的电影能取得30亿票房,你最终拿下了25亿的好成绩,仍然是不及预期的。
总体来看,看票房投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像北京文化,它先后压中了《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封神》等中国影史上排名前列的优秀电影,但它的长期股价走势却跌跌不休。原因很简单,公司的业绩并部稳定,一部高票房电影固然可能增厚公司短期利润,但另一部“票房毒药”也可能把这部分利润吞噬。
放眼全球,长期以为业绩最稳定的影视公司可能是迪士尼,凭借着超级IP的续作,迪士尼电影一直以来的票房都不错。但到了2023年,因为漫威表现不佳,迪士尼还是遭遇了滑铁卢,票房冠军的头衔被环球所取代。
说到这里,你觉得今年哪部电影会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呢?
温馨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