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年化超过20%的23只股票型基金。接着上文写年化收益超过20%偏股型基金。
还是要把筛选条件列举一下:
基金成立超过5年,基金经理任职时间超过5年,基金规模超过5亿,区间年化收益率超过20%。(区间年化收益率是从基金成立之时算起)
按照上述条件筛选出34只偏股型基金,如下图:
年化收益超过20%的偏股型基金
(数据截至2021-12-08)
9位基金经理任职超过10年:崔莹、姜锋、张杨、孙芳、王健、杜猛、李巍、朱少醒、余广、王栩、刘彦春。
像朱少醒、刘彦春、王栩、余广等都是成名已久的老将。我们说时间越长,管理基金的业绩就越难达到20%。尤其是朱少醒16年专情一只基金,还能取得年化20%的收益,相当难得。建信的姜锋、上投摩根的孙芳、银河的张杨,虽然任职时间比较长,但是市场关注度不高,甚至没有一点的蛛丝马迹。
偏科技属性的基金经理:周应波、李晓星、郑希、金梓才、李元博
医药属性:葛兰、王大鹏、谭小兵
消费属性:胡昕炜、姚晨曦
其他我们比较熟知的基金经理,交银的两位王崇、何帅;兴全的董理等。富国上榜基金经理不少,出现了5位。像杨栋、张啸伟、厉叶淼这三人市场关注度也不算太高,尤其是前两位机构持有占比相当高。
还有比较陌生的几位:工银的单文、诺德的罗世峰、中欧的魏博、国投瑞银的孙文龙、挂噶的邱璟旻等。
综合看,年化收益超过20%的基金,大部分涉及到了科技、消费、医疗等行业,也有不少老将是没有明显的行业偏好,以分散风格为主。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拉长时间后年化收益较高的基金,每年的成绩可能并不是拔尖的。
20%的时间赚取了80%的收益,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下面是名单上的一只基金,我们可以看到这只基金2020年涨幅超过129.10%。甚至是有的年份回撤还远远大于同类的平均。
近5年的市场里,有单边下挫的市场,也有上涨的市场,同样也有结构性行业。这些行情下,业绩能达到年化20%是难能可贵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就可以买这些基金?很显然不是的。我们看到这些基金某些阶段回撤也不小,有些甚至今年都没取得正收益。这也恰恰说明,一位基金经理的风格,并不会适应所有的市场行情。
买一只主动权益基金前,需要了解其风险、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真正了解一位基金经理,就要深入了解在市场各个阶段,管理基金的涨跌幅、回撤;深入了解其如何选股、如何选行业等投资逻辑。自己认同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式,才会建立信任。
单纯盲目的跟买,往往事与愿违。买基金的收益=基金的损益+基民行为损益。除了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还有就是基金持有者自身的行为。
同时,权益类基金的投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如果三心二意去追求短期的热点,大概率是不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