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18-09-28 15:28:13 股吧网页版
死于25,葬于75:年轻人应充满战斗之心

原创:MT有基庄园/小二郎

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本杰明富兰克林

“死于25,葬于75”,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广为传颂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很多人在25岁就“死”了,只是在75岁才被埋葬。这里的“死”,是指战斗之心的死,是理想不再,人生归于死寂的死。

“死于25,葬于75”,你的人生是这样吗?

如果只是单单对“死于25,葬于75”做一些阐述,显然会有些形式主义。我想对此提出我的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应对之法,使自己能够持续充满战斗之心。

一、“死于25,葬于75”

改变100万人的动画短片:《In the Fall》

在动画短片《In the Fall》中,一个中年男子在楼上浇花,却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来,人生眨眼就要走向终点。

他回忆自己的一生:从婴孩到青年、到中年,也从色彩丰富到每天“无动于衷”。后面的几十年生活中,他每天都是乏味的活着。

即使没有发生意外,依然是乏味的生活在延续,有什么不一样吗?早死晚死,其实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在即将接触地面时,对于意外身死,他开始变得释然。

我和我一些朋友,也像视频中的中年人那样:年轻时拥有丰富多彩的梦想,但随着时间的消磨,我们失去了战斗之心。在该认真学业时,选择看小说、玩网络游戏、堕落;在该奋力工作时,天天混日子,一天又一天,至死方休!

通过别人的人生得失,思考自己的一生该怎样度过,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维方式。

我从小喜欢看一些“课外书”,这些书不是课内教材,不会教人如何考试。但它会把很多人的人生得失、成败感悟,非常直观的展现在你面前。当你广泛阅读,看遍幸福的人生、失败的人生等诸多案例后,你会从中吸取教训和思考,趋善避恶,认真努力。

二、书写“新”的人生简历

当求职面试的时候,简历上的工作经验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也直接关乎薪酬。但你是1年工作经验用了10年?还是每年在提高自己,真正拥有10年工作经验?

一个求职者曾问面试官,“我有十年工作经验,贵公司怎么不给我较高薪酬?”

面试官则说,“你是有十年工作经验?还是把一年经验用了十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之前曾看过一篇文章,《你只是用一年工作经验工作了十年而已》,看完后心里很受触动。在职场中,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却说不上重点在忙什么,没有条理性、参与的主动性,甚至迫切的学习感。最后回头来看,自己一事无成!

我爸常给我打电话,“我托你XX在税务、银行给你找了个轻松活,弄个铁饭碗,你回老家来。”

父母不想让孩子吃苦,心意我们自然领了,但万万不能答应。如果每天都是暮气沉沉坐班,在体制内死守,不就等于“死于25”?

现在我在上海工作,虽然日子紧巴,但每天都在成长自己。陌生人社会,反而更多是比拼个人能力。如果在老家,就要打点各方关系,人情往来,讲关系而不是讲个人能力。再者,轻松岗位待上5年,10年,每天都是简单重复,我怕我会变“废”。

铁饭碗的工作,可能两三个月就熟悉了,然后每天都是简单的重复,很难对个人能力有多大助力。如果哪一天公司裁员了、倒闭了,怎么办?

未来社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这其实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高收入者通常拥有很强的自控力,专业素质过硬,与优秀者为友。低收入者往往缺乏执行力,天天忙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就意味着生死拼杀。

三、最好的时间,不是十年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他在雷雨天“放风筝”,引来了“电”。在我印象里,富兰克林似乎有多重身份,是美国一个很知名的人物。但我没想到的是,富兰克林还是一个一生都在战斗的人,而且是跨领域,多学科拥有出色成就。

富兰克林对各个学科都充满了好奇心,不知疲倦的在各个领域中钻研。凡是他所涉及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是美国著名政治家,也是伟大的发明家,发明避雷针、印刷机、老人眼镜等等。同时他还是知名的哲学家、出版商、记者、作家。

在美国100美元的钞票上,人像便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在美国也是家喻户晓。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富裕的生活,完全靠着自己不屈的奋斗,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我很喜欢书法,唉,真后悔当初没有选书法课。”

“我都35了,错过学英语的最好时期了。”

“我都这个年纪了,学计算机,还是算了吧。”

......

富兰克林可以跨领域研究,每个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就,而我们却一生“一业无成”?这样的人生,多么令人遗憾。

事实上,从零开始到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大概需要7年时间。不管你是稚气未脱,还是已白发苍苍,你都有机会让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最好的学习时间,不是十年前,而是从现在开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间。

四、尾声:文末总结

想要远离“死于25,葬于75”,大量阅读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股神先生”巴菲特也曾说过,“我所接触的成功人士,都是大量阅读的,我身边没有见过一个不喜欢阅读的成功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很喜欢一句话: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平时我们可以阅读一些书籍、文摘,对照来反思自己。在我看来,如果能时常阅读,常思已过,人生就可以越来越有趣,越来越有斗志,远离枯燥乏味,远离“死于25,葬于75”。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