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原来这波下来有一些白马龙头股股价是接近腰斩了。比如被媒体称为牙科茅的通策医疗,最高价392元,这波下来最低价206元,最大回撤已经47%
但别看通策医疗跌了47%觉得很惨,按历史股价看,目前也才跌回2020年11月-12月的水平。下图,我再把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的股价叠加过来。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如果在2020年11月分别买入贵州茅台、招商银行、通策医疗,截止到今天,三者其实都大约有10%的盈利,尽管这三者的估值都不一样,但盈利幅度却相似。
数据来源:WIND
但如果是在2021年2月高点分别买入贵州茅台、招商银行、通策医疗,截至到今天,贵州茅台约-20%,招商银行约-11%,通策医疗约-35%。买优质公司长期来看没有问题,但如果买高了,收益就相差甚远,这也是我一直强调小跌小买,大跌大买,不跌不买的核心原因。
今天一位朋友说,他从2020年3月开始拿了30W炒股,一直坚持价值风格,虽然2020年银行保险地产被吊打了一年,但是仍然没有买改变初心,不买消费医疗新能源这些成长行业。他要的不是相对收益,要的是绝对收益。
虽然这位朋友跟我投资理念不太相同,但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我理解,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像消费医疗新能源车这种成长行业,股价弹性大,涨起来猛,跌起来也猛。大家入场时机不当,很容易就会亏损了。
而银行地产保险这些低估值行业,涨幅不大,估值比较低,长期来看慢慢涨,虽然短期可能跑不赢市场平均数,但可以让大家随时随地上车。
我下面做了张对比图,是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的历史股价走势。大家可以看到,尽管贵州茅台的涨幅更大,但如果在阶段性高位买入,承担的回撤也会非常大。而尽管招商银行的涨幅更小,但即使在阶段性高位买入,回撤也相对比较小。
数据来源:WIND
低位买到消费医疗,那收益必然巨大,但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要分析行业景气度,要分析宏观市场因素等等。如果是你自己一个人做研究买股票,买高估值成长股的难度确实远远大于买低估值价值股。刚入场的新手忍不住追高很容易就会回吐利润,最终甚至还跑不赢一直躲在银行地产保险这些行业的朋友呢。
分享这个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尽管前段时间在顶部提醒大家减仓消费股《我减仓消费行业了》,但这次回调却是各行业板块泥沙俱下,我们的组合也遭遇比较大回撤。有朋友比较疑惑为什么我没有提示减仓呢?
这点逻辑我之前与大家分享过,我清仓减仓的信号是当所有行业都进入高估值,基金经理找不到低估值股票购买了,但由于基金合同限制基金经理不可以把仓位降到0%,我就出手干预组合,清空所有仓位。
这次跟2015年牛市不一样,并非所有行业都是高估值的,像地产保险基建等行业,都依然是比较低的估值,过去一段时间基本就没怎么涨过甚至还是累计下跌的,并不满足我减仓甚至清仓的条件,这篇文章可以重温《是时候止盈跑路了么?》
但我还是随着行情不断上涨,反复跟大家强调要做好今年亏损的准备《要做好亏损的准备》 另外,我也反复提醒新朋友不要再大批量一次性购买银河战舰和宇宙奇兵,忍不住就先买稳如泰山过渡一下。
所以我前段时间的逻辑是,老朋友是可以继续持有,暂时不必减仓,但新朋友不能再大批量买入,要等个调整机会再入场,等我再发车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