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固收+
简放
2021-10-18 09:58:09
  • 5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经历这两年的抱团行情之后,A股的人格分裂已经演绎到了极致。昨天吃肉今天挨揍的行情,已经让很多投资者迷失了方向。在方向不明的时候,可能配置一些固收类的产品是不错的选择,今天咱们就来聊下这个“固收+”策略。

“固收+”策略由来已久,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甚至偏债混合型基金,都用的是“固收+”策略。但是“固收+”这个概念则是在2016年才提出来的,大概是从2015年互联网+得来的灵感吧,具体怎么来的,咱们也就不去考证了,今天只简单谈谈什么是“固收+”,怎么选择“固收+”产品。

到底怎么界定“固收+”产品,现在还没有一个官方的解读,我们就从字面意思上来认识它吧。“固收+”,分两个部分,“固收”和“+”。“固收”说的是其底层资产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就是各种债券;“+”的资产有股票、可转债、股票打新、量化和衍生品(期权、期货)等等。我倾向于认为“固收+”策略,应该具备低波动、低回撤和相对高收益的特征,类似于二级债基的产品是“固收+”产品的标准形态,也就是不低于80%的资产投向于债券,做收益的打底部分;剩下不超过20%的资产投向于各种“+”的策略,用于增厚收益,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是投向于股票和可转债这两种权益类资产。

为什么近两年“固收+”产品突然就火起来了呢?我想了想,大概是利率下行和资管新规打破刚兑这两方面的原因。废话少说,上图吧。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存贷款利率处在一个下降中枢区间内,代表无风险利率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中枢内呈下降趋势。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档”的历史背景下,债券收益率和GDP名义增长率一样,中枢也将倾向于下行,且长期下行趋势不可逆转。

另外,资管新规的落地,打破了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资金池和多层嵌套模式也已成为过去式。非标资产规模压降,银行理财收益率中枢也呈明显下行趋势,资金池的破除也无法保证其低波动的“隐形保本”属性。在银行理财让出“高回报、低波动”C位的同时,相应的市场需求却未曾减少,这就需要一种产品来补位,这种产品就是“固收+”产品。

那么,这种产品为什么是“固收+”呢?还是看图说话。     

2008年的四万亿应该是最后一次大规模放水了,所以我选取了2009年以来的固收类产品收益情况做对比。上面的图和表很清晰地能看出来,整体趋势向上、回撤不大且能提供不错收益率的大众类投资产品大概也只有“固收+”了。

下面我们着重看下收益率的需求。咱们官方公布的CPI只有2.X%,按照GDP平减指数算2000年以来的增长是3.X%,这些统计数据咱们先不作讨论,反正是无法反映我自己对实际通胀率的直观感受。我感觉2000年以来,20年的时间,工资收入水平和物价大概涨了7-8倍,年化大概要有10%左右,基本上和官方公布的CPI加上GDP增速差不多。为了避免有人说咱制造焦虑,就折半算吧,每年的通胀就计5%。也就是说,如果每年的投资收益不超过5%,那么你资产的购买力将会缩水。按照上面表格,货币和纯债都是跑不赢通胀的,只有“+”的资产提供一些超额收益才能跑赢。

接下来我们谈最后一个问题,怎么选择“固收+”产品呢?

这个问题是见仁见智,我大致分享一下年年享和双季红中“固收+”产品选择的思路。“固收+”产品需要平衡收益率和波动率,我们投资“固收+”的目标仅仅是战胜通胀,这一点相对比较容易完成,所以对波动率的衡量要放在第一位。另外要考虑的就是基金经理经验不能太短且最好获过奖,产品规模不能太小。

产品筛选条件大致如下:

近三年或者近五年的最大回撤<5%,季度正收益概率>80%;

年化收益率>5%;

经理年限>3年,有过金牛、金基金、明星奖或晨星奖任意一个;

基金规模>10亿。

初选之后,就可以根据对基金经理和相关产品的认识进行选择了,建议不要试图选出来最好的一个两个,组合投资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组合持仓做穿透之后,股票资产建议不要超过20%。

下面是福利时间。不愿意自己花心思去筛选比较的同学,可以直接来抄作业了。我的两个“固收+”组合——双季红和年年享,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