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十年十倍
『十人十年十倍』居然也运行有一年半了,顺风顺水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个神,今年遇到了结构性行情才发现自己是个。
下文将用『 』代指『十人十年十倍』。
那我们就从头说起吧。
2020年之前,托两位指数基金大佬的逆天人设,一举完成了中国指数基金的小白科普认知。
其实我最早也是去做指数基金的,因为比较好配合我的研究体系。
2019年的时候,市场上开始冒出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声音,主要还是业绩拉出来能打。
我算是在各路财经自媒体中比较早发现主动管理型基金投资优势的,于是非常果断地组建了『十人十年十倍』基金组合。
我当时还颇为认真得做了功(xi)课(nao),写了两篇研究文章:真的存在10年10倍基金吗? 和 达成下一个10年10倍收益
完成了十年十倍的理论认证之后,就开始教(hong)育(pian)粉丝们做了基石投资者。
运气超赞的,整个2020年投资收益相当不错,居然在沪深300的投资大年里,能够跑赢接近20%,直呼富贵牛逼!
但今年上半年的收益就很拉垮了,虽然还是跑赢了沪深300,收益接近中证500,看起来还行是吧,不算很拉垮。
但其实是真的有点弱,今年上半年,偏股型主动基金的冠军收益率可是达到50% 的。今年上半年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为7.2%,『 』起码也要有个10%才能算是钻石,20%算是星耀,30%以上那就可以称之为王者了。追求巅峰不切实际,风险敞口很大,我也不追求这个。
基金经理
选择主动管理型基金就是选择基金经理,这一点是没有错的。
所以只要你把市场上最有名的那一批基金经理选几个放到组合里,组合就成了,跑赢个沪深300应该说问题不大。
但是这样的要求就太低了。我们也看到了近半年明星基金经理的陨落,如果死守几个明星基金经理,肯定是有问题的。
选择基金经理的前提是要了解这个人,明确其投资理念和方法,并且你认同他们。
但其实这非常难,相比指数基金是一堆数据,你可以做严格的数据分析。但人是一个可以变化的个体,管理规模、投资风格、投资经验、年龄、阅历,甚至是个人的生活变化,心情,健康这些都会极大影响投资的水平。
你谈个对象,谈上个三五年都不一定敢说能完全了解这一个人。
一个基金经理就凭几份报告,几篇采访,几年业绩,几个排名,几座奖杯……就能敢说了解这个人了?
扯犊子吧都!
通过这半年被市场的毒打,我完完全全知道了一点,『 』在2020年有如此好的业绩,一半以上都是运气!是运气!运气!
我真的很坦诚和你讲,我以为我做了些研究了解这帮人了,其实我懂个鸡儿。
我觉得大多数大V都不了解他们选择的基金经理,都是在凭感觉选人,只有少数几位大V是真的深耕主动型基金的,有真本事。
时间的朋友
刚建立组合的时候,我也是想的很好的,坚定持有,布局波动,穿越牛熊。我相信大多数大V们也是这么告诉你的,做时间的朋友。
但实际情况是,一旦市场风格发生剧烈变化,如果你不对组合进行调整,那么等待你的就是巨大的回撤,以及绵延不止的弱势。
我之前一直是想,既然我已经选定了某个基金经理,就应该信任他,寄希望于他去调仓。
最终大概率是等来个寂寞。管理规模比较小的还好说,几个管理规模超过300亿以上的,几乎就是躺在核心资产里不动了。
经过这半年,其实我想明白了,我其实就是想做时间的。
举个栗子。
今年我其实很早就和大家说,看好中证500的中小盘股行情,不看好沪深300的大盘股。
实际上我自己也是将仓位从『最强沪深300』挪到了『最强中证500』上来了,但『 』的调仓却不太敢操作。
这里有几个原因。
除了主动型基金调仓手续费贵(我不想损耗大家的本金),最主要的就是频繁调仓与我最开始设立组合的理念冲突了,并且会让广大的跟投持有人体验不佳。
而且我频繁调仓,如果调对了还好,一旦调错,那么迎来的吐槽会更多。
直到上个月的时候,我才下定决定,要让组合随着自己的投资体系一起进化。
要敢于操作,像个男人一样,承担起责任来!
调仓换基
这些日期其实我做了相当多的功课,主要就是想办法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数据化。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过,我自己是有投研体系的,自上而下。用宏观数据来预判市场风格,近期的例子就是看好中证500。
天天基金对基金每个季度做了一个九宫格的风格图。
这是观察基金投资风格的一个捷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是数据滞后,必须要等到基金的季度报出来,根据十大持仓才能判定基金的投资风格。但这个问题不很大。
最大的问题是天天基金对于大盘中盘小盘额划分不科学。
大盘指发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数2亿以上;
小盘指发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数3000万以下;
中盘指流通股份数1亿左右,介于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
流通股2亿以上就叫大盘,在A股4000多只股票这种所谓“大盘”就占了72.9%!然后所谓的“中盘”、“小盘”分别仅占21.5%、5.6%。
大家印象中都认为中证500、创业板指、中证1000是中小盘风格的代表吧,但在天天基金上看它们的风格划分,却是偏向大盘、中盘,天天基金这种划分肯定是不太科学的。
于是我就自己对基金风格进行数据分析。
比如上述某基金,整体上是成长风格。最近一个季度风格以中盘成长为主。
数据可以实时更新,并且可以多维度对比风格。
假设我预判市场会走中盘价值的风格,那么这个工具帮助我筛选基金经理就太有帮助了。
仓位控制
『 』设立之初是不考虑进行仓位控制的,始终满仓运营。
主要我也是受到了主流基金经理的洗脑,择时无用,甚至还会造成负收益。
但其实从我自己的投研体系来说,中线级别的择时,胜率还是可以的,可以给出超额收益。
小级别的择时意义不大,胜率也不高。但是在A股有其特性,股价的上涨主要是靠估值的提升。那么中长线的波动其实大概率是能预测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股民经常能够判断出哪里是顶部,但抄底就很难判断了。
我再来给大家举个栗子,2015年的股灾。
谢大白的兴全合润,在牛市的初期甚至都没有跑赢上证指数。但是当市场开始下跌,回撤立马控制住了,当市场确认底部,反弹比指数更加迅速。
谢大白怎么控制的回撤?就是做择时了。
2015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股票仓位直接降低到75%左右。占有现金比例异常之高,第二季度甚至高达27.57%。
所以不要以为机构都是吃干饭的,他们真的有非常强大的择时能力,在系统性风险面前,他们跑的比谁都快。
你以为谢大白这些一流的基金经理只有择时能力吗?
在股灾期间,基金的换手率也是异常之高。
说明什么?谢大白在股灾期间调仓换股,择时低买高卖,操作骚到飞起。
这才有了股灾期间回撤远小于指数,股灾结束后又能远超指数的收益。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基金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规模大了之后,大家看上面两个数据也就知道了。换手率越来越低……
回撤控制
这里有几个固有概念,我先来说一下。
低波动率和高收益率是不能共存的,如果你想组合收益率高,那么就一定要忍受较高的回撤。
长期来看,成长风格的基金收益要远高于价值风格的基金,但回撤也要大很多。
『 』从设立开始就是偏向于成长的,我从一开始就想清楚了这件事。
我的粉丝有一半年龄是25~35岁之间,另一半是18~25岁和36~45岁加起来。你们都和我一样,风华正茂,青春少年,血气方刚,一夜七次……
大家处在一个高速累积财富的时期,抵御风险的能力是相对比较强的,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数应该都可以承受高波动,而换取高收益。
你看我做个组合还要研究粉丝构成……可以说,真的很细致了。
虽然高波动,高回撤持有体验并不怎么好,对中途来的新人也不太友好。但其实大家最后还是看结果,没有人会看过程,只有高收益才是王道,不然蔡经理就不会这么火热了。
但鉴于我后面运行组合会有择时和高换手的操作。这对波动率也是一把双刃剑,操作得当我基本就是神,操作错误,那就会扩大回撤,比菜狗子还要菜。提前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肉麻的话
首先还是要感谢大家,谢谢第一批购买『 』组合的客官们,你们是『 』的第一批基石投资者,富贵也没有让你们失望。
还要感谢某个群友,真的不知道是哪位将『十年十人十倍』缩写成『 』,特别有创意,这个创意也沿用至今。
私信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一次性买还是定投,还有就是现在能不能买,要不要卖了这种问题。
港真,问我的人真的太多了,我真的记不住,有时候我真想拉个群,但一想都是后宫佳丽三千,不太好办,只能作罢。
大家真的只要看我文章,或者是买了知识星球的,中线级别的机会或者风险我都会有所提示的。所以买和卖这种问题,翻翻我最近文章就知道我的态度了。
实在不行,可以看『 』的仓位。『 』的权益类基金配比未来将在70~100%之间变动,你可以从权益类基金配置比例来推测我对后市的态度。
至于一次性买入还是定投,主要还是看个人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
如果你投资期限很长,那么一次性买入肯定是没问题的。
如果你风险偏好比较低,那么做做定投也是很合适的。
目前除了价值平均定投以外,『 』是我自购最多的基金组合,未来也将继续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未来也将多和大家交流组合的运营状况,心里按摩,提供给大家长期的投资陪伴服务,努力管理好这个组合,穿越周期。
目前在天天基金上『 』 关注人数2295人,跟买711人,是天天基金认证的牛人组合。
许个小心愿,今年跟投人数可以超过1000人!
$十人十年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