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遂记年绩。2020年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我国在优越的社会主义体制下带领
钝刀割基基
2021-02-05 20:01:36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临近年末,遂记年绩。
2020年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我国在优越的社会主义体制下带领中国人民有效,迅速的遏制了新冠疫情的进一步恶化蔓延。以牺牲了第一季度的经济,进而保住了全年GDP突破百万亿的辉煌成果。
其他国家的疫情和经济情况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去年我们一起见证了美国道琼斯指数四次熔断(没记错的话历史一共五次)、石油期货跌成负值等众多历史。也是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放的滔天洪水让全球资产水涨船高。我自己的基金组合目前为止一共运行了300多天,收益为70%多。
基金一年涨这么多实属不易,其背后的逻辑无非是各个国家央行因为国家疫情影响保住经济不断放水的原因。70%的增长率并不是我有多厉害,只是我在正确的时间进场,拿住手中的筹码一直到现在而已。
在这个过程中,有苦有甜。我曾经一度跌地连加仓的钱都没有了,也曾经因为涨的太猛而无心工作[大笑]。
去年的涨势不错的板块都集中在消费,医药,科技板块,新能源。其中科技板块因波动剧烈,新能源泡沫突显等因素被我一一清仓。今年开年关注了港股基金,发现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市盈率偏低,也配了一些港股基金。目前为止的持仓还是以消费,医疗,沪深500,港基,债券等标的为主。
我自己平常一直都在考虑2021年的投资方向。想来想去觉得我目前持仓还是属于相对安全的:
1.消费目前普遍的共识就是约等于白酒,白酒现在已经很高很高了,已经是A股第一大市值的茅台今天差点突破三万亿市值。要知道第二大市值是工商银行才1.8万亿。白酒的业绩稳定,不出现塑化剂那种的黑天鹅事件基本面不会出现重大问题,经过多年的市场共识,还是可以坚持持有。
2.医药方面虽然也是动辄近百倍市盈率,但是因为新冠的不确定性和辉瑞等研制的mRNA疫苗的安全隐患,国际购买我国研制的灭活疫苗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大。虽然最近几个月医改把医药公司的利润大大削弱,但是在老龄化的问题上,依旧是很大的机会。无论是医药还是医疗器械,需求一定会增大的。
3.港基和沪深500都是相对低估板块,所以也会配置
4.债券的比重在我基金组合中会逐渐上升。2021年疫情逐渐企稳,央行会慢慢把放出去的水逐渐收回来。还可以抵御如果因为各个板块获利盘的大幅出逃造成的回调。算是抵御一部分风险。
除此之外的板块放眼望去,无一想买。待到来年新能源回调一定地步也会逐渐买入,我也是很看好新能源的,19年年末就已经建仓了。最近因为感觉泡沫严重就清仓观望了。
在此感谢市场给我一个收益颇丰的2020年,也感谢跟投小伙伴的信任,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不负重托。
新年快乐[微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