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不忘初心,行稳致远
银华基金
2018-05-07 10:40:03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内容摘要:
1997年末,王立新作为第一批基金人在莲花山参加了培训班,人生就此与基金打下了第一个情结。培训结束后,王立新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基金筹备当中,“我们开始准备公司章程,写基金招募说明书,筹备第一只基金。”“开辟基金业发展新纪元,开元盛世,第一只基金的名字就定成了基金开元”,王立新回忆道。由此,中国首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诞生。
20周年的时间节点,正适合公募基金人稍作总结。公募基金发展至今的20年,正是我国经济增速处在快车道、国民财富快速积累的20年。而这样的20年,同样也是一代基金人投身行业,初衷不改的20年。
风起于青萍之末,但20年来的每一次尝试与创新都有来路可循。在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看来,“发展公募基金行业的初衷是培养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以及为老百姓理财提供合适的投资工具,把证券投资基金引入我国资本市场。”二十年来初心不改,迈出的每一步皆始自于此。

***二十年初心未改
作为从业者,亲身经历和参与行业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种幸运。
1997年末,王立新作为第一批基金人在莲花山参加了培训班,人生就此与基金打下了第一个情结。培训结束后,王立新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基金筹备当中,“我们开始准备公司章程,写基金招募说明书,筹备第一只基金。”
“开辟基金业发展新纪元,开元盛世,第一只基金的名字就定成了基金开元”,王立新回忆道。由此,中国首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诞生。
2002年王立新来到银华基金,城市换了,但跑道没变,初心也没变。“当时股票行情差市场低迷,我们就想开发出适合老百姓投资又能满足老百姓需求,风险比较低的产品”,于是银华保本应运而生,这也是我国基金市场上第一只保本型基金。随后,基金发行迎来了小阳春,银华也乘着东风从几十亿规模进入百亿级俱乐部,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
此后,银华基金在几轮牛熊转换的市场中稳步前行,成长为管理规模超过5000亿元、全牌照综合型资管公司。
二十年风雨,甘苦自知。回忆20年里记忆深刻的时刻,王立新不无感慨,“当基金收益好给投资者赚钱时,很满足很有成就感;但当市场剧烈波动,持有人亏损的时候,真的很痛心,非常煎熬。”
王立新总结道,在20年的时间节点上,回顾我国公募基金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其中既经历了不少坎坷,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公募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得到了市场的检验,用业绩证明了公募基金行业在投资管理方面相较于其他机构和群体拥有明显的优势。
坚守核心优势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资管行业运行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没有投资者的信任,行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而为持有人创造持续、稳定的收益回报正是资管机构赢得信任的最好方式。
“经过多年的成长,公募基金行业积累了多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和客户的口碑,与其他资管机构相比更有人才优势和队伍优势。”在王立新看来,“在这当中,尤其在资管新规出台后,公募基金的核心优势就是主动管理能力,而保持和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的关键,是人才。”
人才问题首先是如何培养人才。银华基金的投研团队将基本面研究作为第一要义,强调基本面研究要细致扎实。为投研人员提供广阔平台、充足经费和充足的成长空间,提倡各小组和成员间无障碍的充分交流,形成高效率的合作机制。
要吸引、留住优秀人才,要有配套的激励机制,搭建能够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的平台。在制度建设上,王立新提到,“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建立更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也就是增量机制改革,相当于让基金经理不离开银华基金,就有创业的机会。把优秀基金经理和核心员工的薪酬待遇与其对公司所做的贡献挂钩,核心员工可以从增量部分获得收入。”与增量激励制度相配合,银华基金还推行了惠及百余员工的员工持股计划。
从培育投研文化到搭建投研团队平台,再到实施多重激励机制,银华基金似乎已经探索出了如何解决人才问题的答案。近几年来,甚至出现了人才回流的现象,一些优秀人才选择再度回到银华基金。银华投研团队流动不断下降,人员保持稳定,使得公司主动管理能力和投资风格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业绩持续向好。
下一个二十年再启征程
回顾刚刚过去的20年,王立新谈到,“公募基金全行业用20年持续稳定的收益回报,赢得了持有人的信任。成为老百姓投资证券市场的最重要的工具,成为市场上最优秀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也成为社保、养老金等最重要的投资管理人。”
“公募基金行业始终引导、传递着以价值投资为主的投资理念,在20年间许多人才在公募基金行业内得到历练和成长,公募基金也为中国资管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他们当中的一大批人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在稳定和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基本树立了公募基金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地位。”
初心使然,在王立新眼中,公募基金未来的使命是更多地为老百姓服务。“为普通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工具,这是我们的初心。”
公募基金的定位仍然是为提供基础产品和提供投资管理服务的最大的机构。目前,被动产品和工具类产品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随着FOF等配置型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工具类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ETF等被动产品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很大。伴随大数据和AI技术发展,通过技术手段为投资资和做资产配置的热潮也会逐渐兴起。通过智能投顾让老百姓也能享受到以前高净值客户才能享受到的资产配置服务,也是公募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即使不是颠覆,对行业现状也会有深刻的变革。过去二十年市场变化很大,但未来二十年的变化一定更大,王立新提到。
如果将基金行业以人生作比方,20岁恰是弱冠之年。告别稚嫩走向成熟的年纪里,担起责任负重而行,而前行的道路上也正有无限可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