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借入国债,对我的债基有什么影响?怎么应对?
广发基金
2024-07-10 17:05:44
来自广东
  • 6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最近的债市,大事件可不少。就在上周,央行宣布,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消息公布之后,债市应声下跌,收益率全面上行,而接下来的一周,我们也能感觉到债市的波动有所加大。

不少小伙伴都想知道央行借入国债究竟有多大的影响,手上持有债基的朋友更是想知道当下该如何应对。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央行为何要借入国债?影响如何?

此前,央行曾多次提及债券长端收益率点位过低与市场持仓集中的风险,强调2.5%~3.0%是超长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不过,市场对此预警的反应逐步钝化,10年期和3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仍持续下行,债市表现仍然强势。

于是,为了避免利率过度偏离合理水平,央行第一次明确出手干预债市,通过债券借贷的方式到二级市场卖出,促使长端收益率上行,以保持收益率曲线的陡峭化,意在给债市“降降温”。

小科普:什么是债券借贷?

债券借贷业务是指债券融入方提供一定数量的履约保障品,从债券融出方借入标的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归还所借入标的债券,并由债券融出方返还履约保障品的融通行为。

债券借贷的期限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365天,实务操作中通常以1个月以内的期限为主。债券借贷期间,如果发生标的债券付息,债券融入方应及时向债券融出方返还标的债券利息。

那么,央行这一借债操作,会对债市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方面,现券卖出的过程对市场资金面或会产生一定影响,未来需要关注央行操作规模的情况。如果央行借入和卖出国债的规模不大,资金面或许有望维持平稳,后续大家不妨关注大行融出国债行为的变化的信息。

另一方面,现券卖出也将进一步发挥国债收益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通过改变国债在市场上的供需结构,进而对债券价格产生影响。未来我们也同样需要关注央行操作标的期限选择。

短期来看,央行对收益率曲线预期管理的态度比较明确,短期债市的波动有可能会加大。但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或仍有利于债市,偏松的货币环境可能不会发生大的变动,我们仍然可以关注债券资产的长期价值和配置逻辑

债券基金持有人该如何应对?

有人估计要问了,如果短期债市波动可能加大,那我们这些债券基金的持有人,该如何应对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大家不妨先来看一张表格,表中分别统计了短期和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历年表现,以及当它们遇到调整时,要花多久才能修复回撤。

表1:纯债基金历年表现

数据来源:Wind。短期纯债基金以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为代表,指数代码为885062.WI;中长期纯债基金以中长期纯债型指数为代表,指数代码为885008.WI。上述数据仅为指数表现结果,最终的投资收益结果和所投的基金有关,可能和指数表现结果存在较大的出入。基金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由表格可见,在2014年至2023年间,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每年都取得了正收益,期间,二者的年度最大回撤分别为1.24%和2.71%,所对应的年度最大回撤修复时间分别为85天和250天。

债券本身是生息的,持续的票息积累能够弥补一部分债市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从这些历史数据来看,债基短期的调整过后,后续还是有可能收复失地。

另外,从表中最大回撤等数据也能看出,短债基金的波动程度要小于中长期债基,因此我们也可以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分情况来考虑如何应对当下的局面。

例如,如果你对波动十分敏感,不愿承受波动加大的风险,就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中长期债基的持有比例,多配一些短债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或是货币基金等品类,进一步降低账户的整体波动。

而如果你能够接受中长期债基的回撤水平,同时看好债市后续发展,打算长期投资,那在持仓比例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回调中分批布局;如果持仓比例已足够高,也可以考虑继续持有,耐心等待净值的修复。

最后,也建议大家在配置债基之前,先做好预期管理。首先客观上要接受债券不是“稳赚不赔”的,它也会波动;再就是要看到,较长的持有时间或有利于抚平短期的回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用长期的视角去看待持有的债基。

#债市缘何突发跳水?该怎么办?##五穷六绝之后 七翻身有戏吗?#

$广发双债添利债券E(OTCFUND|009267)$$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E(OTCFUND|011062)$$广发景宁债券C(OTCFUND|013449)$

(文章来源: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 | 基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