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是时候关注港股了!
汇添富基金
2024-06-24 16:57:28
来自上海
  • 4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2021到2023的三年,港股市场颇为惨烈。参与港股的投资者们很可能有过“持续抄底、越抄越跌”的经历,每一次反弹都很难越过前期高点。或许有投资者在波段中通过交易有所收获,但港股整体跟跌不跟涨、估值一再探底,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然而2024年以来,事情或正出现转机。2月反弹开始以后,港股领涨全球;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弹性尽显,傲视全球市场。

图1:全球主要市场指数表现比较

数据来源:Wind,2024.2.1-2024.5.16

我们认为,此次港股上涨以流动性改善为起点,同时也有政策助推以及基本面修复的预期,是在多方积极因素共振之下形成的一轮行情。

一、资金回流,流动性改善

今年2月以来,港股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港股通南向交易资金加速流入。3月、4月单月净流入均超过800亿港币,达2021年2月以来月度净流入新高。

2:港股交易活跃度提升

数据来源:Wind. 2021.1.1-2024.5.17.

3:南向资金加速流入

数据来源:Wind. 2016.1.1-2024.4.30.

以全球配置视角来看,2022年以来全球资金部分流出国内资产,当前处于整体相对低配的状态。当前,一方面国内经济自身逐渐出现底部改善预期,夯实基本面基础;另一方面,此前表现较好、吸引了较多资金流入的日本市场,因快速贬值侵蚀了较多收益,全球配置的资金希望寻找币值更为稳定的资产进行配置。多方性价比比较来看,全球资金当前对低配的中国资产,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而这一需求仅仅处在从低配回到标配的阶段。

港股在各类中国权益资产中,是具备足够体量和综合性、且可投资性更高的标的。

当前中国资产在全球主要分布在A股、港股和美股中概。其中A股的体量最大,约有近80万亿人民币规模,港股其次,规模约30万亿人民币,中概占比最低,不足10万亿人民币。但对全球投资者来说,A股存在一定的投资限制。港股在可投资性角度最高,且相比偏重互联网的中概股有更强的综合性和代表性。对海外投资者来说,港股的头部互联网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权益类资产的代名词。近年来也新增了如造车新势力、头部创新药企等特色资产。

从全球具有代表性的MSCI指数体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中华区域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占比超过45%。而港股是其中占比最高的区域,权重超过20%。由于A股的可投资性限制,尽管其市值体量大,但在全球指数体系中的纳入比例仅为20%,即需要按照打两折之后的体量和其他市场一起加权。

全球配置型资金广泛参考MSCI指数体系,且有大量被动产品直接以其作为跟踪标的。因此,现阶段全球资金有重新配置中国资产需求的时候,港股将成为资金首要关注的目标。

4:MSCI新兴市场指数分区域权重分布

数据来源:MSCI. Bloomberg. 2024.5.17.

 二、政策助推,提振情绪

在资金已经开始回流的背景下,积极的政策出台也给市场带来助推。

4月19日,《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发布,主要覆盖港股通标的与品类的扩容、基金互认优化及鼓励企业赴港上市等内容。

表1:《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主要内容

自4月19日,合作措施发布以来,港股反弹显著,且成交金额、资金流入都有所放大。积极的政策引导对市场产生了有效的情绪提振。

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当前港股通已能覆盖90%以上的港股总市值。陆港两地上市企业比较来看,港股当前相对A股仍整体处于低估状态(恒生沪深港通AH溢价指数超过130,即A股相对港股整体溢价超过30%)。如能切实推进相关资本市场优化措施,则能进一步促进普通投资者对港股的投资意愿,促进港股估值修复。

三、港股稀缺资产聚焦

港股资产相对A股有着自身的特点。以互联网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资讯科技板块是传统意义上的港股稀缺标的,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就包括腾讯控股、美团、京东集团、小米集团、阿里巴巴、快手等在全球有竞争力的知名互联网公司,以及中芯国际等硬科技代表。近年来随着港交所上市规则的改革,港股创新药也逐渐进入投资者的视野。

而今年以来最受关注的则是具有高股息属性的风格类资产,相比A股具有更低的估值、更高的投资性价比。以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5.CS)为例,其成份股行业主要分布在航运、能源、金融、通信、公用事业等经营稳健、现金流充沛的板块,具有较高的股息率水平;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东方海外国际中国神华海丰国际中国宏桥中国石油股份太平洋航运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等。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5.27(注:以上列举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日前,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也有了配套的联接基金,$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联接(LOF)A(OTCFUND|501305)$$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联接(LOF)C(OTCFUND|501306)$,早在2017年就已成立,可以说是港股红利届的OG(老法师)了,运作相当成熟。

从南向资金配置港股的行业结构来看,科技、高股息和医药等板块相对A股市场的行业市值结构来说均有超配,说明港股“稀缺资产”确实是南向资金配置港股的重点。而工业材料和消费行业获得南向配置比例较A股更低,也说明这类企业在A股市场更具竞争力。

数据来源:Wind. 2023.12.31.

表2:港股市场的稀缺资产

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例,2021年2月恒生科技指数创历史新高,但随着国内互联网平台和相关产业监管政策收紧、以及互联网红利见顶、基本面疲软等因素影响下,港股科技开始了长时间的持续走弱。2022至2023年,在国内宏观预期悲观、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分流资金、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下,指数维持区间震荡,并未出现持续的修复反弹。2024年,众多积极因素作用之下,港股开启了积极变化。(注: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管理费仅0.15%/年,低费率水平在全市场所有恒生科技类ETF产品中独树一帜)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还设有场外联接基金$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QDII)A(OTCFUND|013127)$$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QDII)C(OTCFUND|013128)$

 图5:港股主要指数比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4.30

四、港股科技,正迎来业绩修复

2022年,在监管政策收紧、移动互联网红利见顶背景下,恒生科技指数整体营收增速大幅下滑,但各行业互联网企业在此转变下积极求变。在调整组织架构、降本增效的同时,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而国内下沉市场的覆盖增加,电商、短视频出海增长等,也均给互联网企业的电商、广告等业务带来了重要的基本面支撑。

图6、图7:

(数据来自:《2023年中国下沉市场零售行业白皮书》,沙利文,2023年11月)

(数据来自:《电商出海:供应链模式迭代开启新征程》,中金公司, 2024年2月2日)

2024年一季度业绩显示,随着整体宏观经济回暖,部分龙头企业广告业务超预期复苏、叠加降本增效效果显现,整体业绩出现复苏态势。从低费率的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标的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整体的业绩来看,营收预计2023年将出现约10%的同比增速回暖。

8: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标的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基本面

数据来源:Bloomberg,截至2024年4月30日

 五、港股红利:投资需求爆发

两年市场表现弱势,红利类资产却越发强势,获得越来越多的资金关注。

由于港股市场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较为健全,因此其股息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对比A股市场来看,港股市场整体股息率基本在3%左右,而A股市场整体股息率约为2%。因此随着A股红利拥挤度逐渐增加,港股红利也吸引了较多的红利投资需求。(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3年12月31日)

此外,近期报道提到相关部门或考虑减免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上市公司时所需缴纳的20%所得税。当前港股通股票分红对个人投资者征收20%红利税,较直接在香港开通账户的投资者更高,因此若红利税调整,将进一步提升港股红利资产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另外,假使红利税减免且适用于公募基金,以港股通高股息指数为例,假设指数股息率在10%左右,按此计算税收为10%*20%,即2%红利税,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减免的税收优惠理论上会体现在相关基金净值中。

从下图可见,得益于其纯正的红利编制方法,标的指数股息率高达7.06%

数据来源:Wind

2024年以来,在业绩复苏、资金流入刺激之下,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港股似有已走出下跌阴霾的态势。

强势反弹之下,不少投资者对上涨持续性出现一定担忧。从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上看,当前指数的PE-ttm为23倍,处于近三年17%的分位数水平。

基本面修复预期结合较低的估值,我们认为以恒生科技指数、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等为代表的港股核心资产在当前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值得投资者关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6.19)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1030)$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恒生科技ETF基金、恒生生物科技ETF、港股通红利30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稳健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中证港股通高股息全收益指数(CNY)2019-2023年历年表现分别为19.80%、-14.52%、 -0.65%、10.82%、10.63%,恒生科技指数2019-2023年历年表现分别为36.25%、78.71%、-32.70%、-27.19%、-8.83%,恒生生物科技指数2019-2023年历年表现分别为2.37%、51.55%、-27.79%、-18.70%、-23.98%,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2/31。

 #指数掘金小组##三大交易所IPO受理全部恢复 有啥影响?##下半年投资 往哪个方向配置才能吃到肉?##A股哪个板块和你“孽缘”最深?#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