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双栖,攻守兼备,“一鱼两吃”的二级债基了解一下
广发基金
2024-05-29 11:01:29
来自广东
  • 5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今年2月至今,A股虽有震荡,但整体上还是走出了一波回暖行情。而债券市场,在上半年也一度凭借亮眼的表现吸引了大量关注。于是有些朋友便问了,有没有一种投资方式,能够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又兼顾二者机会,做到稳中有进呢?

对此,大家或许可以关注一类基金:二级债基

什么是二级债基?谁适合投资二级债基?在实际选基过程中该如何选择?本期将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什么是二级债基?

二级债基是债券基金的分支之一,之所以叫二级债基,是因为它与纯债基金不同,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小幅参与股票等权益资产的投资,权益上限一般是基金资产的20%。

因为在产品设计上,二级债基能同时投资股票及债券,所以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满足投资者“攻守兼备”的期待。

从风险收益特征来说,二级债基“多债券+少权益”的组合搭配,使得它的预期风险和收益介于纯债基金和混合基金之间

相比于偏债混合或是偏股混合基金,它的表现可能会更稳健;而相比起纯债基金,它的波动可能会高一点,当然,如果拉长投资周期,收益弹性也可能更好。

谁适合投资二级债基?

基于上述基金特点,适合投资二级债基的人群范围其实非常广。小广简单总结了几类,给大家参考:

风险偏好中等

当股市行情较好时,二级债基有机会通过股票投资进一步增厚收益,所以比较适合那些在追求稳健投资的同时,又希望参与股市上涨的朋友。

寻求资产配置多元化

有些朋友希望通过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来分散风险、降低账户波动,对此,可以考虑配置一定比例的二级债基,作为稳健型资产的那部分。

中长期投资

从历史数据看,截至一季度末,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可用来代表二级债基)近10年的收益率达到75.62%,年化收益率为5.67%。

图1: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及中证全债指数近10年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为2014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代码为885007.WI,中证全债指数代码为H11001.CSI。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代表相关基金的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可以说,二级债基比较适合作为中长期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如果大家有中长期投资的需求,希望这笔投资波动可控且有适度增长,不妨关注这一品种。

如何选择二级债基?

在具体选基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来综合考虑:

1. 明确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选基第一步,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以及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我们要想清楚自己打算取得怎样的收益,又能否承受相应收益水平可能带来的波动。

2. 了解二级债基的投资策略

不同的二级债基在投资策略上各有特色,根据产品配置偏好,一般可将其分为稳健型、平衡型和积极型3类。

稳健型二级债基:以利率债、信用债为主要配置,权益仓位通常控制在5%~10%,同时可以配置少量可转债,注重回撤控制。

平衡型二级债基:权益仓位一般在15%左右,相较于稳健型,可转债的仓位可能会更高一些。

积极型二级债基:权益仓位较高,通常接近20%,也时常会通过提高可转债的仓位来进一步增加产品的股性。

我们在投资之前,最好事先通过基金合同等材料了解这些差异,以便选择符合自己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

3. 考虑投资新发还是已发行的产品

除了关注投资策略,我们还需要权衡是投资新发的基金还是已经发行的老基金。

对于老基金来说,它们已经根据自身的投资策略和市场环境配置了相应的资产。对市场有把握的时候,选择老基金能及时跟上市场的趋势。另外,老基金可参考的历史信息更多,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基金特征。

相比之下,新发产品则具有逐步建仓的特点。遇上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拿不准后市表现时,买新发基金相当于跟着基金经理边买边看,基金本身也能更灵活地调整投资策略和持仓结构。

新老基金的选择,涉及到投资时机、持仓状况以及市场适应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具体需求来决定。

#5月总结:我的基金投资表现如何?#

$广发集享债券C(OTCFUND|021137)$$广发集享债券A(OTCFUND|021136)$

(文章来源: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 | 基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