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债市波动加大,手里的债基该怎么办?
广发基金
2024-05-24 09:38:03
来自广东
  • 9
  • 2
  •   ♥  收藏
  • A
    分享到:

今年以来,债券基金的总体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上涨1.40%,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上涨1.88%。

不过,4月下旬至今,债券市场的波动幅度有所加大,由原先的快速上涨转为震荡行情。不少朋友开始咨询,债市后续将如何演绎,面对波动是继续持有还是调整持仓?

债市为何震荡?

近期债券市场震荡不断,简单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二季度以来,市场资金面宽松,季初配置盘配置债券的需求旺盛,长端债券表现较好,引发了较多交易盘止盈

其次,当前长债收益率较低、政府债供给加量在即、资金价格较高等因素,对长债后续短期的收益空间形成了一定的压制

另外,近期稳定房地产政策持续出台,市场情绪有所回暖,市场对国内经济基本面的预期进一步改善,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避险需求有所减弱

债市后续怎么看?

有不少朋友关心债市后续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从经济基本面角度看,4月金融数据显示,单月社融和M1增速均罕见转负,实体经济信贷融资依然弱于季节性,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偏弱,住户贷款大幅减少,城投债、地产债净融资为负。这意味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和经营活力仍亟待改善。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后续债市预计仍会面临相对偏温和的环境,央行预计会继续维持稳健宽松的主要原则,存款利率有望继续下行,货币环境整体有利于债市的稳健运行。

在债券供需方面,目前仍存在一定的缺口,资产荒情况或将延续,当前仍然有不少配置资金正等待合适点位入场配置。

总体来说,目前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和债券供需关系等因素,对于债券市场仍能形成支撑,我们对中长期的债市行情或许可以更有信心一些。

面对债基波动,该如何应对?

当然,大家最关注的问题,还是面对波动时,作为持有人的我们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是继续持有呢,还是赎回转投其他基金?

小广给大家整理了一张表,分别统计了短期和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历年表现。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当这些基金遇到调整时,要花多久才能修复回撤。

图1:各类纯债基金指数历年表现

数据来源:Wind。短期纯债基金以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为代表,指数代码为885062.WI;中长期纯债基金以中长期纯债型指数为代表,指数代码为885008.WI。上述数据仅为指数表现结果,最终的投资收益结果和所投的基金有关,可能和指数表现结果存在较大的出入。基金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14年至2023年间,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每年都取得了正收益,期间,二者的年度最大回撤分别为1.24%和2.71%,所对应的年度最大回撤修复时间分别为85天和250天。

根据历史业绩和最大回撤等数据的表现,小广觉得,我们其实可以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分情况来考虑应对债基波动的问题。

例如,如果你对波动十分敏感,不愿承受较大的风险,那么在债基的配置上,就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中长期债基的持有比例,多配一些短债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或是货币基金等,以降低账户的整体波动。

如果你能够接受中长期债基的回撤水平,同时看好债市后续发展,打算长期投资,那在持仓比例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回调中分批布局;而如果持仓比例已足够高,也可以考虑继续持有,耐心等待净值的修复

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还想追求更高一些的收益,也可以考虑关注“固收+”基金。这类基金一般会把一部分的仓位投向权益市场,如果未来权益市场向好,将有助于增厚产品的收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冲债券资产的下行风险。

当然,我们也不能光看到它的好处,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收益弹性的增强,往往也意味着波动风险的放大哦。

#债基朋友圈##债基连续调整 还能继续“债”一起吗?#

$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E(OTCFUND|011062)$$广发双债添利债券E(OTCFUND|009267)$$广发景宁债券C(OTCFUND|013449)$

(文章来源: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 | 基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