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策层面证监会推动对港合作措施,南向资金、外资大举加仓;此外,美国就业、PMI数据恶化,降息预期升温,利好港股流动性环境。
5月6日,香港恒生指数涨0.55%报18578.3点,大市成交1444.86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50.86亿港元。港股通科技(931574.CSI)指数今日表现亮眼,获市场关注。
【上涨原因分析】政策层面证监会推动对港合作措施,南向资金、外资大举加仓;此外,美国就业、PMI数据恶化,降息预期升温利好港股流动性环境。
A股和港股目前的估值仍处在较低区间,本轮美元走强过程中,人民币相比于日元等货币的汇率更加稳定,因此国内股市也受到海外资金青睐。从假期全球市场表现来看,港股相对亮眼,恒生指数上周大涨4.67%。
政策面看,2024年4月1日,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以及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该政策旨在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助力香港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推动两地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港股流动性不断改善。3月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场。3月、4月单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均超过700亿元。
来源:Wind
外资视角来看,美元汇率强势下高低切换增配港股。2023年10月以来,日本市场成为外资配置亚太市场的重要阵地。近期美元指数强势背景下,日元汇率持续贬值,日股吸引力明显下降,海外资金在亚太市场的配置重心转向港股。
流动性方面,5月1日美联储如期维持利率不变,连续第六次会议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至5.50%区间。3月会议已暗示过本次将讨论放缓缩表,但是幅度仍然略超预期。鲍威尔的讲话偏鸽,消除了进一步加息的可能。
近期披露的美国4月ISM制造业PMI为49.2,低于预期50和前值50.3。美国4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17.5万人,达到2022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就业和通胀是美联储最关心的政策目标,4月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后,市场预计美联储首次降息时间从11月提前至9月,对于港股形成流动性环境利好。
【后市展望】
交易层面短期港股或有阶段性分歧,出现调整压力;但基本面角度国内经济回稳向好,港股科技股EPS预期增速较快,未来仍然存在由盈利和流动性支撑的上涨机会,可以考虑遇调整后逢低关注。
往后看,本轮流入港股的资金,特别是外可能以交易型资金为主,主要为了规避近期美股、日股的回调风险。短期来看,4月29日以来日央行开始出手干预汇率,控制日元贬值节奏,外资的高低切换动作可能放缓,对于港股来说也可能有阶段性分歧,出现调整压力。
但从基本面角度,国内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3%,增速较2023年和2023年四季度均加快0.1个百分点。4月30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4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0.4%,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温和复苏阶段。
彭博数据显示,港股2024年一致预期EPS从3月中下旬开始明显回升。其中,资讯科技业是增速较快的行业,2024/2025年一致预期增速分别为23.1%和20.1%,港股科技股未来盈利修复预期较好。
估值角度来看,截至5月3日,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PE为30.09倍,位于近五年33%分位。尽管近期市场快速上涨,估值相较前期低位有所回升,但相较历史来看仍然在较低位置,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4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定调为“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房地产方面,首次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产业政策方面,涵盖国家战略科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升级等。后续政策落地或将巩固经济向好趋势,同时产业政策有望催化科技股表现。
港股市场未来仍然存在由盈利和流动性支撑的上涨行情机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医药等多轮驱动的港股科技股或仍有上行空间,投资者或可考虑遇调整后,逢低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5740)$进行布局。
$国泰中证港股通50ETF发起联接A(OTCFUND|014689)$
#大涨开局 A股“红五月”稳了?##5月A股市场哪个热点最值得关注?##相约2024巴菲特股东大会!#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为ETF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
风险提示:
本材料由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本材料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