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鹏,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2017年6月校招加入鹏华基金,历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现任权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王云鹏先后覆盖基础化工、石油石化、建材、交运4个中信一级行业,工作重心以化工和建材为主,对材料类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规律、竞争要素、风险暴露拥有较为成熟的认知,是鹏华基金主动权益团队自主培养的优秀代表。本期,王云鹏将为我们带来“广义周期视角下制造业投资思考”。
1、寻找空间非常大、壁垒非常高、业绩增长非常快速、表观估值又很低、同时说得清的公司,买入并持有。
2、在第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投资过程中,它的底层思维其实是逻辑在主导,初心是想赚企业盈利增长的钱,体现的是一种长期思维;而在第二种非常典型的失败投资的心路过程中,它的底层思维是结果在主导,往往是被迫参与,体现的是一种短期思维。
3、第一,自下而上精选个股,通过竞争优势去辨别优势供给,通过静态研究去解决概率问题;第二,自上而下周期择时,这是典型的“成长+周期”打法,通过动态研究去解决赔率问题。
4、在我的认知中,一家企业就像一个人,会有能力强弱,会有性格特点,会有生命周期变化,也会有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5、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存量信息研究要优先于边际变化研究,从一家公司的历史经营表现去形成质地评价,是一家公司存在的基本意义,也是自下而上投资者的基本功。6在我的认知中,投资最大的风险是认知不到位,认知不充分的上涨往往是陷阱,认知充分的下跌往往是机会。
Q1:实际投资过程中,您如何结合您的投资框架开展投资研究?
王云鹏: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存量的研究要优先于边际变化的研究,对于真正重仓的股票,我对于它的整个前期研究过程会非常深入,我非常重视它的定期报告,会通过长时间阅读去体会一家上市公司的状态。
举个例子,去年光伏非常火的时候,整个市场基于光伏的逻辑进行交易,但我当时发现了一家公司,它的财报明明白白写着——“以新材料产业为主,以新能源产业为辅”,这种战略的制定决定了整个企业经营的侧重点不在光伏领域,所以企业整个后期的经营很难在这一轮新能源浪潮中获得非常大的红利。这家公司的股价可能会阶段性出现20%、30%的涨幅,但是这些底层的东西决定了这家公司是另一种定价体系。
通过这个的例子,我想说明很多静态的东西或决定你现在的东西都体现在过去的一些信息中,所以我们对于存量性的研究会很深入,我对于自己重仓的股票会进行非常深入的案头研究,就是为了增加对标的的把控能力。这样我们就能够清晰认知它的风险可能会出现在哪些方面,会有一个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果缺少这一环节,我们心里就会非常没底,比如当它大幅上涨时,我们到底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或者当它突然暴跌时,我们又需要去怎样应对。如果你对企业的认知浮在表面,这些时刻就会非常被动。所以,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我们对整个研究的要求会更高,这就是我个人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对于研究工作的一些体会。
Q2:今年3月,您个人的首只新发基金鹏华新材料混合成功发行,作为细分领域的基金,我们也想请教一下您什么是新材料?它和传统材料有何不同?
王云鹏:每个国家对“新材料”的定义都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它的定义也会随着整个社会发展不同的阶段进行更新。我们所说的“新”的概念就是先进的概念,所以我们主要是面向一些比较先进的材料领域进行投资。
在鹏华新材料这只产品中,“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以及传统材料通过改进后性能明显提升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我们大概做了一些范围界定,比如一些先进的基础材料、先进的功能材料,一些更前沿的材料,还有一些关键战略材料,都是我们的投资范围。
Q3:您认为目前新材料领域的投资机会如何?目前新材料产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王云鹏:整个新材料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而且增长速度也非常强劲。现阶段中国新材料产业的总产值高达6万亿,占GDP的5%。制造业细分为31个行业,每个行业几乎都和材料有关,因为材料是一个物质落实的基础,所以我们把材料叫做产业,不叫行业。而且,从成长性来看,这个产业蛋糕的增速可能保持在10%-20%左右,属于经济大盘中成长动力非常强劲的一条细分赛道。同时,它的内涵也非常丰富,比如一个单一产品的市场空间分布就在几十亿到几百亿的范围。
在A股市场上,过去这些年来优秀的新材料公司能够带来巨大的二级市场回报,我们认为整个新材料产业目前处于从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转换的拐点。2018年是整个产业重要的转折时间节点,出现了一些自上而下宏观局势的倒逼,比如产业自主可控的需求、政策的支持培育。经过4-5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整个新材料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同时整个新材料产业也是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有力支撑,是制造强国的体现,可以说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也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Q4:目前您管理鹏华中国50混合、鹏华精选回报三年定开和鹏华新材料混合三只产品,关于这三只产品您在运作思路和操作风格上是否所不同?
王云鹏:这三只产品中,鹏华新材料混合是新发产品,剩下两只是老产品。自我接管以来,为了增加对于整个产品的把控力,我从自身能力范围出发,首先对老产品进行了持仓调整。因为在我的认知里面,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认知不到位,认知不充分的上涨往往是陷阱,认知充分的下跌往往是机会。对于新产品而言,目前还处于建仓期,所以不涉及调仓问题。
就整体投资思路或投资方向而言,这三只产品比较类似。鹏华新材料混合基于合同约定,在投资方向上会更聚焦于新材料产业,而其他两只产品会在偏大制造业范围里面去挖掘机会,所以可能会更均衡。
至于具体操作方面,目前阶段没有特别大差别,因为一个人所管理的产品不可能做到一只产品一个投资方向,这也不是我所能驾驭的,我认为这三只产品未来在整个方向上可能比较类似。
Q5:今年以来,权益市场表现一波三折,基民普遍感受到赚钱效应不佳。在目前信心脆弱且风格演绎极致的市场环境下,您对于权益市场的总量判断是什么?
王云鹏:年初时我们对全年做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性判断,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叫做动力从“外”向“内”。去年四季度,我们见证了一些重大外部因素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会对某一类资产的短期定价产生影响,而且可能会对过去2年整个市场已经熟知的定价体系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过去两年,出口链条、能源链条都是大制造业范畴中表现非常靓丽的板块,这种背后的驱动因素都与海外发达经济体持续放水、长周期对于基本资源品资本开支不足有很密切的关系。随着一些重大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我们倾向于认为这种可能的影响就是底层逻辑从“外”向“内”转变。
第二个层面叫做一“深”一“弹”。所谓“一深”,就是深入的意思,是指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面临的一些核心矛盾开始进入到深水区,自主可控背后的安全属性愈发重要,所以围绕这个方向去做投资仍然会是现阶段回报率良好的方向。所谓“一弹”,是指反弹,我们认为总量层面的会进入到修复阶段,过去成为传统经济掣肘的一些重点领域反而会成为短期内破局的关键点,例如房地产和消费等,从回报率的角度来看,不一定会低于逐渐产能过剩的部分制造业。
“深入”和“反弹”这两个方向决定了结构很重要,选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所以,整个2023年我们也是争取在细分产业和个股研究上做得更有深度。
回到今年二季度,3月和4月是一季报密集披露期。从整个市场运行的驱动力来看,当宏观经济比较强劲时,市场驱动力偏分子端的因子;当整个经济处于弱复苏状态,市场驱动力偏分母端的因子。从整体市场结构来看,当外部环境比较强劲时,整个顺周期表现占优;当经济处于弱复苏状态时,主题投资就会成为当期市场主要的赚钱方向。一季报所呈现出来的结果确实反映了经济弱复苏的现实,所以过去几个月市场表现延续了年初以来行情,人工智能、中特估成为市场赚钱效应最为显著的方向。这种组合,一个是以未来预期为主导,另一个还在讨论PB是否要回到1,两个看似关联度基本为0的资产成为了市场主线,看似分裂,但本质还是因为分母端驱动占优。而且,这种占优也是相较之下,分子端弱复苏状态所导致。
Q6:您管理的鹏华中国50混合、鹏华精选回报三年2023年一季报披露显示,持仓方向主要分布在基础化工、建材、机械等行业,整体是一种分子端驱动因子的思考。那么在分母端驱动因子占主导的环境中,您如何将自我认知快速调整到市场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您在组合运作上会有所变化吗?
王云鹏: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我们的组合还是保持了一贯的投资方向,没有进行大幅调整。坦诚地说,目前一些基于分母端的投资框架体系不是非常完备,在这方面进行投资,很难控制好风险。同时,整个分子端阶段性不太占优,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一方面要做好组合的风险控制,另一方面反而要将整个视野扎得更深。
虽然大家可能会觉得大环境有一些压力,但一些细分机会仍然在不断闪现,只不过当大不太好的时候,这种细分的被充分定价的程度很低。在这个阶段,我们不想放弃自己所擅长的,而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我们可能反而会把整个视野放得更开,视角扎得更深,去寻找一些真正在起积极变化的领域进行重点布局,所以整个组合还是延续了年初以来的状态。
Q7:刚才您讲到今年会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个是“深入”,一个是“反弹”,您认为具体这两个方向中又有哪些细分领域会出现一些值得投资者们关注的投资机会?
王云鹏:今年重点关注的方向里面,一个叫“深入”,一个叫“反弹”。所谓“深入”就是指这些方向可能从今年开始会有一个大级别的收益率方向,比如精细化工标的、国产替代的一些方向、新型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等等。从反弹的角度来看,总量层面的会进入修复状态,而且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领域需要去做一些破局的关键点,所以我们还是会围绕像地产产业链以及一些中游机械环节去进行布局。
Q8:今年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成立25周年,作为公募基金行业专业投资人员,您是如何理解和看待过去25年公募基金在财富管理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您认为未来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王云鹏:整个公募基金在过去25年确实实现了巨大发展,但是相比于它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我个人认为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25岁只是一个人刚刚进入青年时期的节点。
2016年以后,这轮公募基金的发展浪潮让公募基金行业逐渐进入到大众视野,成为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居民财富增长等多方面目标的典范。2022年开始,公募基金行业开始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如何打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魔咒,都成为了业内讨论的热点问题。
我认为未来更大的趋势还是回归投资本质。从我们投研人员的视角出发,我们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注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可持续可预见的投资回报能力才是立身之本。最后,我也坚信我们公募基金行业正处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以上观点仅代表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代表基金管理人观点,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也不代表基金过去及未来持仓。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鹏华中国50混合(OTCFUND|160605)$$鹏华精选回报三年定开混合(OTCFUND|160645)$$鹏华新材料混合发起式A(OTCFUND|01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