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对市场的认知再次刷新由于长期站在散户视角,对资金成本的理解比较肤浅
学习笔记
———对市场的认知再次刷新
由于长期站在散户视角,对资金成本的理解比较肤浅。因为我不会考虑机会成本和风险溢价。我通常认为自己的资金成本是0。但是机构视角就不同,所有的资金都有成本,即我们的无风险收益利率,通常可以用十年期国债利率代表。
利率或者资金成本理解三个层次,1,利率低了,有活水进入股市,推动股市上升。2020三月后整体就可这样理解。
2,合理市盈率是无风险收益利率的倒数。这几天央妈投放逆回购的动作很不规律,不能做趋势判断依据,但是国债利率一旦剧烈波动,股市就上演死给你看的剧本,科技新能源这些高估值板块杀估值原因如此。
3,低利率时代,对于机构投资者,他们的资金会降低,如果这些机构投资者希望把风险稍微降下来,哪怕收益稍微低一些,一定会选择业绩增长更确定的品种。代表是谁呢,茅台和海天。
通过茅台的定价过程推演得出
确定性品种的股价由三个因素决定:
1、资金成本:成本越低,合理买入价越高;
2、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即机会成本):收益率越低,合理买入价越高;
3、高确定性品种的风险溢价补偿:对后市越看淡,风险溢价补偿要求越低,合理买入价越高。
在一个非常长的时期内,宏观发生着缓慢的方向性变化时,它就会成为整个市场上最持续的决定性因素。(货币收紧,意味着什么……
资金成本导致的流动性对市场风格偏好的影响又分为两种:
1,如果投资者对经济前景不太看好,较低的风险溢价补偿将导致风险偏好降低,流动性会进入高确定性的消费股,导致食品饮料和医药这两个行业领跑;
2,如果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看好,则会推高资金的风险溢价补偿要求,导致资金涌向高收益高波动的科技股,从而推升其估值。
这个层面上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最近科技股持续下跌和医药消费还在涨。
2017年开始,外资给A股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估值体系的变化——从PEG估值逐渐转变为DCF估值法,而目前的种种怪现象,皆因此而起。
PEG估值看的是当下,DCF看的是未来,PEG估值看的是速度,DCF看的是空间,PEG估值是百米冲刺的视角,DCF是马拉松的视角。
PEG估值的核心是按增速给估值。
DCF估值法,这个方法的核心是按未来成长的空间给估值,把企业未来可获得的自由现金流加起来,再以某个利率折现到现在
看清真相,90%的企业没有发展空间了,加速增长就是加速死亡。
2017年以来的中国,特征上更接近于一个防御型经济体,消费医药等行业成为资金关注的重点,高层更关注金融风险的防控,所以10%能活下来的企业,就成为“吞噬怪兽”,它们要么处于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要么有规模成本优势,要么有长期积累的垄断资产,要么有优秀的管理层,这些企业不需要高增长,也能拿到高估值。
DCF估值既然放弃了现在去追逐未来,那么泡沫一旦形成,就会自我强化,暂时的低业绩只会带来更高的PE,只有利率的改变才能最终刺破泡沫 。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