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自我修养:看盘不如看书,择时不如择基!#做股民,不如做基民?#基民为什么总
加俩鸡蛋2021-02-07 22:15:40
基金的自我修养:看盘不如看书,择时不如择基!#做股民,不如做基民?#
基民为什么总拿不住基金?其实,不只是基民拿不住基金,股民也同样拿不住股票,这是人性使然。投资收益大体上来源于两方面:择股+择时。大部分人都喜欢做“交易”的选择题,既喜欢择股又喜欢择时,但是偏偏忘记了“不交易”也是一种选择。散户总想努力证明自己投资的“存在感”:买卖基金是简单而有趣的,观察和思考则是枯燥而乏味的。对基民来说,频繁交易能极大满足人性。看似“拿不住”,其实背后反映的是多种人性的弱点:贪婪、恐惧、傲慢、偏见,盲目自信,喜欢从众而厌恶思考。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的初级阶段,缺乏对人性弱点的自律,而机构投资者由于有系统性的纪律(合规、风控)约束,在择股和择时两方面都碾压个人投资者。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201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它反映的是2017年市场的交易情况。散户用21%的资金量贡献了82%的交易额,专业机构投资人的资金量是16%,交易量只有14%。散户的换手率差不多是机构的4.3倍。
然后我们看一下收益情况。散户赚了多少钱呢,差不多是机构的30%。如果我们用盈利除以资金量来计算收益率,散户的收益率平均是5.2%,而机构的平均收益率是24.6%,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收益率差不多是散户的4.7倍。散户换手率是机构的4.3倍,机构的收益率是散户的4.7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两个原因:1、择股:散户的认知远不如机构投资者专业,2、择时:散户受人性的弱点驱使,频繁交易;而基金这些机构投资者由于有最低持仓限制,实际上是被纪律弱化了择时。
除了纪律,并非机构投资者就拥有择时优势,并没有!根据清华大学出版的《2020年中国公募基金研究报告》的统计结论,在过去五年(2015-2019年)中,我国股票型公募基金经理绝大部分(90%)都不具备择时能力,有择时能力的基金经理择股能力基本都不咋地。公募基金能赚钱靠的是专业择股能力,这一点比个人投资者强太多。
最后,这个问题可以延伸一下,即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大部分理财初学者),买入错误资产后被建议长期持有,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所以,长期主义是建立在买入正确资产的高阶认知的基础上。也因此,股民需要提高的认知是识别股票投资价值,基民需要提高的认知是识别优秀基金管理人。
所以,有什么办法拿住基金?提高自我修养!
作为基金投资者,需要提高理财方面的认知,同时弱化择时。具体方法,优选基金定投,弱化择时,不用每日看盘,留出很多时间可以多看书,多学习,多钻研本职工作,多陪家人。不要道听途说买基金,亏了一天两天就怨天怨地怨政府,就是不怨自己不反思。一句话:看盘不如看书,择时不如择基!
归根结底,投资很简单,个人投资者只要弱化择时,避免过度交易就能战胜90%的投资者了。投资又很难,就像稻盛和夫先生讲的,需要用一生来“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