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股份(06657.HK)在上市的第一天上演了逆风翻盘的爽文剧情。
跌幅11.11%开局,百望股份触底反弹,最终以上涨8.06%收盘,报价38.9港元。全日成交量103.69万股,成交额3681.66万元。
7月8日,百望股份公布配发结果,香港公开发售获6.58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4倍认购。最终定价为发售价区间下限36港元。足见市场对这位税控行业独角兽的谨慎态度。
自6月28日的嘀嗒出行(02559.HK)、天聚地合(02479.HK)起,之后的新股皆首日破发,中赣通信(02545.HK)更是跌破46%。港股打新的热潮刚起,似乎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上市前夕,百望股份暗盘期间下跌3.75%至34.65港元,不计手续费,每手亏135港元。各大平台上,不乏个人投资大牛公开表示对百望股份持消极或观望态度。因而,许多投资者对其的首日表现并不看好,认为“又是一个韭菜股”。
让人意外的是,上市首日,唱衰的投资者们就被百望股份“打脸”了。
7月9日,百望股份以32港元开盘,上市3分钟,股价一度跌至29港元,跌幅近20%。随后迅速拉升,上市6分钟,股价反弹至34.5港元。午后其股价继续拉升,最高至39.4港元,涨幅9.4%。
值得注意的是,与今日同期上市的方舟健客(06086.HK)一样,百望股份也选择了“丐版”IPO,发行股份仅占全部股份的4.10%。且其基石投资者江苏原力共计认购722.22万股,占发售股份的77.98%。不仅公开发行少,基石占比还高,这大大减少了主力的控盘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在资金分布上,特大单是百望股份“逆袭”背后的主要推手。富途证券、辉立、高盛等频频出现在买盘经纪列表中。在流入的1355.16万资金中,有35%为特大单。小单占比虽然更高,共计583.08万元,但卖出金额也极高,为476.4万元。
然而,散户们的消极预期并非空穴来风。
百望股份自诩为财税数字化领军企业的公司,而其近六成的营收来自助贷业务。招股书介绍,公司通过发展线下代理商转介绍客户资源,再将这些资源转介给金融机构,从而赚取推介服务费。这一模式在短期内确实拉动了营收的增长,但高昂的转介费用不断侵蚀着公司的利润空间。
百望股份2021年至2023年年度亏损分别为4.48亿元、1.56亿元、3.59亿元,三年已累计亏损近10亿元。其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4.54亿元、5.26亿元、7.1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7.6%、40.8%、39.6%。
百望股份显然陷入了长期以来“增收难增利”的困境。
不过,长远来看,随着中国财税市场逐步向智能化财税管理转变,百望股份的主业或许有转亏为盈的机会。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财税数字化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总规模将超过700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益计,百望股份于2022年在中国云端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6%。在行业利好的风向中,百望股份能否顺势而上,继续为投资者呈上“逆袭”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