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匆忙带两个达利园蛋黄派、软面包当作早餐,放学后去超市购买可比克薯片、好吃点饼干当作零食,可以说是不少人童年记忆里非常有代表性的画面。
其实,这些国民度颇高的零食品牌,背后都归属于一个共同的集团——达利食品集团。如今,面对更为广阔的零食市场和愈发频繁的产品迭代,这个已有30余年历史的行业龙头,在资本市场上做出了新的选择。
达利食品集团旗下品牌。 截图来源:达利食品集团官网
达利食品拟退市
近日,停牌近一周的达利食品复牌并公告称,公司拟启动私有化退市。
公告显示,达利食品及要约人融世国际联合公布,融世国际要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出建议,将达利食品公司拟议私有化。计划生效后,要约人将持有已发行股份约96.11%,受托人将持有已发行股份约3.89%,并将撤回其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公告中的信息同时显示,要约人融世国际的唯一董事为许世辉。于公告日期,融世国际的全部已发行股本由许世辉全资拥有,而许世辉亦是达利食品的创始人及董事长。
对于建议私有化的原因,公告认为,由于股价低迷,达利食品已经丧失维持上市地位的优势,股权集资能力有限。公司股份一直在相对较低的价格区间交易,成交量有限,这不符合公司在业内的地位,亦无向市场传达其真实价值。
从达利食品的股价表现来看,自2018年1月出现峰值6.86港元/股后,呈现逐渐下跌的趋势,长期处于每股5港元以下,后更于今年6月1日跌至2.43港元/股。
同时公告认为,股价表现不理想也对公司的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要约人表示,若建议成功实施,集团作为私人企业可得到更大灵活性,以作出更加注重推进必要业务转型的战略决策。
公告另外显示,假设于记录日期前不会进一步发行股份,及考虑到许世辉股份注销代价及存续安排,建议应付的最高现金代价约为57.07亿港元。
达利食品2022年的财报显示,其全年实现营收199.57亿元,净利润29.90亿元。许世辉为何愿意付出全年净利润近两倍的代价实现私有化?或许就要从达利食品提到的“业内的地位”说起。
达利食品公告截图。
“中国零食大王”的发家故事
官网显示,达利食品集团成立于1989年,坐落于福建泉州惠安县,这也是创始人许世辉的家乡。像那个年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许世辉早早放弃了学业出门打工养家,后进入到一家食品加工厂做着足以糊口的工作。
据媒体报道,当时许世辉有一位很爱吃零食的室友,即使吃完饭也要花钱另外买零食,面对许世辉的疑惑他表示自己只是单纯地喜欢吃零食。事实证明,即使在30多年后,这一“吃零食并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馋”的观念,在零食爱好者中也依然很适用。
而在30多年前,这一想法却激起了许世辉的心里的火花。时代发展的进程回应了他的少年雄心,尤其是在海运贸易兴盛的泉州,许世辉决定拼一把,投入全部身家建立了食品加工厂,从已经能吃饱肚子、开始考虑“吃好”的消费者身上挖到了第一桶金。
如今的达利食品,扎根食品与饮料两大赛道,旗下已有达利园、好吃点、可比克、乐虎、和其正、豆本豆、美焙辰等多个知名品牌。但如果细掘其产品则可以发现,似乎达利食品的每个当家品类,都在行业中都存在一个十分类似的竞品。
比如达利园派与好丽友派,可比克薯片与乐事、品客薯片,好吃点对标亿滋国际,和其正对标王老吉……也正因如此,这一打法被不少观点评论总结为“跟随策略”,即选择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模仿,再推出价格更低的复制品。
据媒体此前报道,来自韩国的好丽友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走红,并逐步独霸市场。然而,14元一盒的价格在当时并不便宜,2002年,许世辉推出达利园蛋黄派,价格仅为好丽友的三分之二左右,成功从韩国巨头手中抢下市场。
或许在蜜雪冰城、瑞幸咖啡攻占下沉市场的成功故事之前,达利食品在更早的时代已深谙低价的魅力和渠道的价值。凭借灵敏的市场嗅觉和对国民消费趋势的把握,辅以“跟随”基础上的改良和创新,达利食品很快走到了行业前列。
2015年11月,达利食品在港股风光上市,成为当年全球消费品项目最大的IPO,以及港股最大的民营企业IPO。股价最高峰时,达利的市值接近千亿门槛,已成为“中国零食大王”的许世辉身价也水涨船高,并于2016年起蝉联了多年福建首富。
“童年记忆”的新挑战
在飞速前进的时代里,互联网的全面渗透、科技的迅猛发展、行业的刷新变局不断考验着达利食品等传统品牌。正如当年将许世辉挤下福建首富宝座的是宁德时代的曾毓群,仿佛就是资本市场更替流转的一个伏笔。
达利食品的烦恼,从财务报表上就可以看出端倪。2020年至2022年这三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9.62亿元、222.94亿元和199.57亿元,增速分别为-1.93%、6.35%、-10.5%,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8.49亿元、37.25亿元和29.90亿元,增速分别为0.21%、-3.22%、-19.73%。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之下,“网红”“爆款”“新品”等关键词成为年轻一代的消费密码。面临产品创新尚需更加突破、销售渠道无法快速革新等问题,众多传统食品品牌均难以持续发挥原有的优势。
但达利食品告别资本市场也并非面临绝境。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达利食品整体发展比较稳健,虽然这两年的业绩不亮眼,但它也有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低线市场。“达利食品未来还是要走创新升级的道路,往高线城市做,寻求产品迭代发展,构建产品金字塔矩阵,这是重中之重。”
私有化消息披露后,达利食品股价大涨,当天最终以28.68%的涨幅收盘,股价报每股3.5港元。同时,由于许世辉及其家族通过信托拥有达利食品85%的股份,加上通过员工股权奖励计划持有的股份,许世辉本人自掏腰包购买剩余股份的实际花费也不会太高。
此外,业内也有达利食品未来或在A股上市的声音传出,达利食品对此回应媒体称暂无此计划:“公司将继续经营现有业务,融世国际并无任何于本次交易完成后对公司业务作出重大改变的具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