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落地”卢森堡、文远知行布局中东、仙途智能进入英国……今年10月,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举动引发关注——不仅黑芝麻智能、小马智行、地平线、文远知行等企业陆续奔赴境外IPO敲钟,中国智能驾驶企业的“出海之路”也在提速。一连串动作,显示出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已在全球舞台上加速蜕变。
业内指出,近期智驾企业的上市潮和出海潮,包括特斯拉首次发布Robotaxi,均释放出资本市场流动性增强的利好信息,全球自动驾驶落地进入到加速的“窗口期”。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凭借顶尖技术已初步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开启海外拓展之路水到渠成。相关专家提醒,在中国整车企业出口的经验在前,智能驾驶企业出海之路也需谨慎规划,“摸着石头过河”。
速度 依托技术领先底气,中国智驾企业抢占海外市场
在特斯拉FSD进入中国时间表不断推迟之际,中国智能驾驶企业的“出海”之路已经铺开。
今年5月底至6月,在法国网球公开赛期间,广州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与雷诺集团合作的多款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为欧洲民众提供了往返于赛事场馆与停车场之间的接驳服务。据悉,文远知行与雷诺已经就公共交通低碳出行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今年9月,另一家广州智能驾驶独角兽企业——小马智行宣布在卢森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10月23日,小马智行又与卢森堡领先出行公司Emile Weber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合作推动自动驾驶车辆及技术在卢森堡的研发和部署。据统计,除卢森堡外,小马智行在中国、美国、欧洲已经设有研发中心,在韩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地已经陆续开展自动驾驶技术和落地合作。
出海布局,成为中国智能驾驶企业推进技术商业化落地“重点攻略”方向。不止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近年来元戎启行、轻舟智航、百度Apollo、AutoX等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公司均规划了出海计划,在海外布局研发及测试项目,并从研发端最终走向应用端。
海外智能驾驶领域巨大蓝海,连整车企业也在觊觎。智己汽车副CTO、智能驾驶首席科学家郭辉透露:目前,IMAD(智己汽车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正在为技术出海做准备,感知层面已完成欧洲本地化适应性训练。奇瑞汽车旗下智能驾驶公司大卓智能已建立海外分公司,和当地合作方一起进行调研,正在进行当地典型客户和当地路况的测评和数据收集工作,通过这些数据来做算法的优化。
“随着L4自动驾驶技术以及Robotaxi、Robotruck商业模式的成熟,公司将持续加大海外布局,将成功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向外推广,推动自动驾驶商业产品在全球成熟落地。”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中国智能驾驶企业能“出海”,依托的是中国在电气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领先的底气。
挑战抢吃海外市场“蛋糕”,要克服“水土不服”
今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和科技巨头持续将智驾领域竞争推向白热化,德国、日本、英国等多个传统汽车制造国也已加入无人驾驶竞争的行列。中国智驾企业走向海外,意味着中外技术将在更大的舞台上演巅峰对决。
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将于2026年左右实现商业化,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Robotaxi市场,其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390亿美元,占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市场的约58.5%。
中国智驾企业走向更大的舞台是大势所趋,但也将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在出海过程中)“我们不要自己乱了阵脚,内仗外打,缺乏组织。若贸然推进,容易‘水土不服’。”
业内分析指出,首先,基础设施不完善是最大难题之一。被称为L2+级别自动驾驶“拐杖” 之一的高精度地图,目前在海外地区还无法实现规模化普及。这使得不少出口至欧洲的智能驾驶汽车只能暂时发挥 “阉割” 版本的智驾功能。
其次,数据合规问题也是中国智驾企业出海面临的一座大山。中国智驾企业需要适应不同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涉及数据收集、处理和使用等敏感问题。
J.D Power全球副总裁、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认为,中国企业出海需要解决从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推广到客户服务等一系列本地化问题,还要考虑成本控制、盈利模式和资金回笼等因素。
建议技术输出为主灵活“属地化”出海
“中国智驾企业出海,可以参考汽车整车出海路线,但又不尽然相同。”张永伟表示。
记者留意到,在本地化上,部分智能驾驶公司试图通过主动适应海外市场需求,如技术路线上进行调整来争取海外落地。如元戎启行发布的 DeepRoute-Driver3.0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实现了无图化的智能驾驶方案,节省了技术方案出海的综合成本;大卓智能则采用属地化管理,根据不同国家的要求进行数据脱敏,后续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TA)推送软件,逐步演进。
同时,基于本土化挑战与智驾路线的特殊性,中国智能驾驶企业主要采用了以“技术输出”,并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推动自动驾驶场景落地为主的多模式的出海路径。
在卢森堡、沙特等地,小马智行选择成立合资公司,在当地设立生产制造及研发中心,并与当地企业合作在当地落地Robotaxi车队;在阿联酋,文远知行获得了阿联酋颁发的中东地区首个国家级全域自动驾驶牌照,文远知行将自动驾驶车辆销售给当地合作伙伴,并通过合作伙伴的打车平台进行运营,并收取车辆售卖费用以及服务费。
业内指出,这种与本地化合作的“属地化出海”模式,有助于智能驾驶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同时也能利用当地资源和政策支持,加速技术的落地和商业化。
观察有利于企业“造血”,但需警惕“新壁垒”
全球范围来看,自动驾驶产业仍是一片大蓝海。中国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智驾汽车产业链与技术能力,但相较而言,部分国家和地区在政策监管、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对自动驾驶技术具有高接受度和技术需求。此时,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基于自身技术优势及时开启海外战略,提前布局有助于抢占先机。
此外,从企业自身商业化来看,出海对企业“造血”也至关重要。目前多家IPO的智驾产业关联公司的业绩来看,多年持续亏损尚未盈利已成行业常态。一位智驾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亏损原因主要是高研发投入成本,出海有利于为智能驾驶企业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和融资筹码。
“(中国车企)出海在加速,但壁垒也在增厚,对于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可能会诞生新壁垒。”日前,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提前“预判”了汽车产业走向海外将遇到的风险。他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应对挑战,更要做产品、技术、文化的出海。”业内人士提示,智能驾驶企业也需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相关国际争端需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