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博药业上市首日破发跌19% 3大药品研发耗时16年急等商业化
迈博药业-B资讯
2019-06-01 13:33:24
  • 2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孙源

K图 02181_21

  生物医药公司迈博药业再次递表港交所终入场。5月31日,迈博药业-B(02181.HK)于港交所挂牌,开盘报1.5港元,随即急转直下,当日收盘价1.21港元,跌幅19.3%,上市首日就遭遇破发。

  尚无任何商业化药物

  迈博药业来港上市共发行约7.84亿股,其中香港发售7835.8万股占10%,国际发售约7.05亿股占90%,净筹10.68亿港元。此前公布的IPO招股价为每股1.5—1.95港元,集资总额上限为15.28亿港元。其中10%公开发售仅获近0.5倍超购。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公布了新的《上市规则》,为同股不同权和尚无营业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打开了融资大门。迈博药业就是众多连续亏损但潜力尚存的公司之一。

  截至目前,香港已迎来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合计融资223亿港元。港交所官网显示,目前还有10家生物科技公司递交了IPO申请,其中8家均为从事新药研发的创新药企,包括复宏汉霖、盟科生物、迈博医药、亚盛医药、东曜药业、豪森药业、和黄中国医药、康蒂尼药业。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自上市新政以来,香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预计未来将会有20-30家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

  为了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对于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港交所的股份简称命名守则里,要求上市公司在其股票简称后添加特别的标记“B”。

  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8年,迈博药业亏损分别为4770.6万元和1.50亿元。公司未商业化任何药物,因此并没有确认任何收益,收入来源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及制备工艺服务收入,2017年至2018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0。截至目前,公司借款总额1.05亿元,租赁负债4641.5万元。公司账面现金由2017年末的7644万元增加到2018年末的近2亿,融资成了迈博药业现金流的重要补给。

  对于靠政府补贴和融资存活的迈博药业来说,港交所成了它续命的新希望,迈搏药业表示,筹集资金约70%将用于核心候选产品;约20%将用于其他候选产品的研发活动;约1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

  资料显示,迈搏药业于2016年6月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旗下有上海张江生物、上海百迈博、泰州迈博太科等,专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

  研发难产耗资高

  迈博药业在研管线包括9种单克隆抗体药物,其中3种为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核心产品,也就是公司未来商业化主推产品——CMAB007(奥马珠单抗类似物),适应症为哮喘,预计2020年Q4进行商业化;CMAB009(西妥昔单抗类似物),适应症为结直肠癌,预计2022年Q4进行商业化;CMAB008(英夫利昔单抗类似物),适应症为类风湿关节炎,预计2022年Q2进行商业化。

  然而,算上其并购重组的历史,3个单抗药品的研发已耗时16年。

  2002年,CMAB008开始准备及进行临床前研究;2003年,CMAB007和CMAB009准备及进行临床前研究,研发责任方是张江生物技术。2010年前后,上述3种单抗药品在准备及进行II/III期临床试验时,Sinomab子公司百迈博作为第三方介入,主要协助张江生物技术准备制备和进行商业化。2013年,张江生物技术因经营不善导致重大亏损,随后几年间,迈博药业母公司Sinomab通过关联公司收购张江生物技术股权,获得张江生物技術及百迈博共同拥有的核心产品在中国的所有权利及权益。2016年,上述3种单抗药品转至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泰州药业进行准备及进行III期新临床试验……

  公司披露,预计上述3种单抗药品将在2019年-2020年提交新药申请。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8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2163.2万元和8898.3万元,并且,预计未来3-5年来,研发支出还会进一步增加。迈博药业在招股说明书中的解释为:核心候选产品开展三期临床试验,需要大量研发服务及原材料和耗材。

  迈博医药首席财务官李云峰表示,目前迈博医药的开支100%为研发费用,未来10年研发费用都将在收入5%以上。预计最快要2020年底或2021年初有新产品上市。

  能否抓住市场机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3年至2017年中国生物制剂的市场增速为26.2%,远高于同期全球生物制剂市场7.4%的增速。单克隆抗体药物(为生物医药市场的一部分)预期到2022年增至696亿元人民币。2017年至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2.6%,远高于中国生物制剂整体市场的增速。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是单克隆抗体药物最大的治疗领域之一,2017年的总市场规模为104亿元人民币,2022年的预计总市场规模为646亿元人民币。

  而迈博药业主要业务就包括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药及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生产,未来,迈博药业能否抓住市场机遇呢?

  从经营风险层面看,作为一家尚未盈利的生物制药企业,迈博药业经营历史有限,药物也尚未能获得医学界、第三方参与者或其他人士的市场认可及需求;同时,公司需要为候选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扩展大量的额外资源来维持盈利能力。

  迈博药业在招股书中将经营风险陈述如下:一是往绩记录期各期间内,公司并无盈利且产生亏损。二是高研发投入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三是为能够盈利及持续盈利,公司须开发及最终将拥有重大市场潜力的候选药物商业化。此外,公司还可能遭遇不可预见开支、困难、纠纷、延误及其他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的未知因素。

  从行业竞争力层面看,公司的主力单克隆抗体药物,广泛应用于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领域,但这条赛道非常拥挤,恒瑞医药、君实生物、丽珠医药等国内诸多企业早已进场。不过,作为国内最大的抗体生产商之一,迈博药业有9个单抗药物在握,且已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包括抗体工程及人源化技术、高表达载体构建技术、高效克隆筛选技术以及专有研发动物模型。

  公司招股书还显示:“我们致力于透过高效的研发体系以及低成本药品生产能力为市场带来高质量且可负担的创新型生物药品”,“单克隆抗体……具有明显成本优势”,“提供优质且价格合理的创新生物制药产品。”关于“低成本”和“价格”的描述令记者对其药品定价产生了好奇,但招股书中未提及产品定价相关信息。

  关于药品商业化具体规划、定价、医保谈判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函迈搏药业,截至发稿日尚未获得回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迈博药业此次上市的唯一基石投资者是三生制药。三生制药认购迈博药业12.84%—16.69%的全球发售股份,共2500万美元,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44%—3.17%。

  企业在公募前引进“行业大V”作为基石投资者,具有较好的背书作用。李云峰表示,三生制药是内地知名做抗体企业,之前有很多交流,本次投资是对公司技术和研发能力的认可,未来两家企业在药物销售上都有很多合作空间,目前尚未达成协议。

  上市募资输血,技术人才坐镇,行业大V背书,经营惨淡的迈博药业似乎又多了几分胜算。作为还没有造血能力的襁褓中的企业,迈博药业的黎明或将来的晚一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