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国际控股港交所上市:首日热潮与背后的主力出逃
瑞昌国际控股资讯
2024-07-12 16:24:43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1334_0

  瑞昌国际控股(1334.HK)正以一个“套路回拨”的模式,上演掩盖主力出逃的戏码。

  7月10日,瑞昌国际控股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最终收获14.29%的涨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与其同天上市的还有声通科技(02495.HK)、如祺出行(09680.HK),均首日破发。

  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洛阳市企业,以14.29%的涨幅成为当日的新股明星。而第二个交易日,瑞昌国际控股却反转成为了“三剑客”中唯一下跌的个股;第三个交易日,则又上演成为三只股票中唯一上涨的主角。

7月10日上市的新股表现(截至7月12日14:50)

  从技术线来看,也十分有趣。瑞昌国际控股第一个交易日是一条长长的上影线,将部分的投资人直接埋在1.55港元的山岗上;第二个交易日,又是一条长下影线,将部分的投资人从1港元的区间拉回来。

  回溯至7月10日的上市盛况,瑞昌国际控股自6月28日启动招股以来,便备受市场关注。其定价区间为每股1.05港元至1.39港元,每手2500股,吸引了包括黄山建投、黄山市诚合新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Emsdom Limited等基石投资人,基石认购比例达到37.9%。

  然而,在认购结果揭晓时,却显露出微妙的不平衡:公开发售部分认购倍数高达19.24倍,展现出散户的热情高涨;反观国际配售,却仅以0.97倍的认购率收场,未能实现足额认购。

  这一反差触发了回拨机制的微妙调整,最终回拨比率定为12.54%,并选择了定价区间的下限1.05港元作为发行价,这一策略被市场解读为“套路回拨”,意在减少散户份额,便于主力控盘。

  这样的回拨,往往意味着主力想尽可能多持有,不愿将票分给散户。而筹码集中,也有利于主力控盘,一般开盘后大概率会迎来上涨。

  历史数据亦为此番操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截至7月10日),公开认购倍数超过15倍,但回拨20%或以内的新股共有31只。这31只新股的暗盘上涨概率达77%,平均涨幅为33%;首日上涨概率达71%,平均涨幅达36%。

  不出所料,在其余两家首日飘绿之时,瑞昌国际控股拿下了当日上市新股中的唯一“开门红”。

  7月10日,瑞昌国际控股以1.3港元高开,较发行价上涨23.8%。开盘后,股价短暂回落,随后快速拉升至1.55港元,最终以1.2港元收盘,涨幅14.29%。首日成交量达到3996.5万股,成交额为5095.32万港元。以收盘价计算,每手盈利375港元。

  在市场热潮背后,资金流动情况却透露出不同的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看数据发现,首日资金净流入为-300.33万港元,其中大单净流入为-48.3万港元,特大单净流入为-268.61万港元。这表明,尽管股价上涨,主力资金却在快速撤出市场。

  7月11日,主力资金继续撤离。

  瑞昌国际控股开盘不到一小时内跌幅达12.5%。午后,股价有所回升,但最终以1.13港元收盘,日跌幅5.83%。资金流向数据显示,第二日特大单及大单净流入为-145.37万港元,总资金净流入为-232.83万港元。

瑞昌国际控股(01334.HK)历史资金流向

  公开资料显示,瑞昌国际控股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及化工设备的制造与销售。

  近年来,其业绩增长显著。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2.48亿元、4.19亿元及5.44亿元,两年复合增长率达48.11%。同期内,净利润分别为1324.6万元、3653.3万元及5521.1万元,两年增长超3倍。

  此外,瑞昌国际控股与中国石油石化龙头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并与业内最大的EPC承包商保持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其五大客户的业务关系为2年至28年。

  尽管如此,对于大客户的依赖也为其资金流动性带来了风险。

  2021年起,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持续上升,至2023年已达73.6%。同时,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也逐年增加,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贸易应收款总额达到3.07亿元,其中超7成为五大客户欠付。

  2023年末,公司账面现金仅为0.46亿元。

  当前,国内炼油及石化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转型和升级。预测该市场于2023年至2028年,将按复合年增长率约6.5%增长,于2028年将达到人民币9,792亿元的规模。

  在这块蛋糕面前,以目前的产能和资金情况,瑞昌国际控股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末,其洛阳市的两处生产设施中心使用率分别为100.9%、70.1%。去年6月,泰州市的租用生产设施中心的使用率也已经超100%。

  瑞昌国际控股急需“输血”用于扩张,以增加其产能及研发实力。

  通过此次IPO,瑞昌国际控股共发售1.25亿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1.31亿港元。扣除6930万港元的上市费用后,净募集资金为6200万港元。

  在当前国内炼油及石化行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瑞昌国际控股虽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产能与资金瓶颈却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此次IPO虽为其募集了宝贵资金,但面对首日股价的短暂辉煌与随后主力的撤离,市场不禁质疑:这笔资金能否真正成为其发展的“输血剂”,而非一时的“资金盛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