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打工人”薪资曝光 工行、农行减员近万人 未来哪些岗位才是“铁饭碗”?
工商银行资讯
2024-04-02 21:33:40
  • 2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财联社

K图 601398_0]

K图 01398_0]

K图 601288_0]

K图 01288_0]

  上市年报还未披露完毕,银行打工人的薪资是增是减?财联社记者不完全梳理,整体来看,A股上市银行人均薪酬普遍上升,按照集团统计口径,2023年,六大行人均薪酬均超过30万元,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人均薪酬领跑,均超过55万元。

  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银行薪资涨幅已经缩窄。其中国有大行薪资仍稳步提升,原本领跑的股份行降薪幅度更大。另一方面,银行业裁员趋势更显著,传统的运营与综合保障类岗位的人员需求下降,金融科技人才需求会增加。

  多位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银行岗位的竞争压力加剧,部分薪酬待遇较之前略有下降,反映出银行也在进行薪酬改革,而之前超高薪酬的职位与岗位,开始出现了变化。未来科技人才被金融机构持续关注和青睐,一方面是由于技对金融赋能作用越发凸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类业务代表着金融科技最为先进的发展方向,是金融机构巩固并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国有大行保持韧性股份行降幅明显

  整体来看,A股上市银行人力成本支出普遍上升,但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涨幅已经缩窄。其中,国有大行薪资仍稳步提升,而原本领跑的股份行降薪幅度更大。

  具体来看,国有大行中,六大行人均薪酬均超30万元,其中,交通银行以接近45万元的人均薪酬位居第一,相当于月度薪酬为国有大行的薪资涨幅稳定,同比来看,只有建设银行一家银行工资同比下降4.64%,为34.32万元,也因此中国银行2023年的人均薪酬超过建行,以35.78万元位居第二。

  股份行的人均薪资在40-60万之间,但多家银行薪资出现降幅。财联社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不完全梳理,以“(支付给员工薪酬+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员工人数+期末员工人数)/2]”公式来计算,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人均薪酬领先,分别为59.54万元、58.41万元和58.26万元。

  从变动幅度来看,平安银行,其人均薪酬为48.01万元,同比减少6.98%,其次为中信银行,人均薪酬为59.54万元,同比减少6.06%。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的人均薪酬也有超3%降幅。

  从行业整体来看,尽管薪资仍在上升,但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涨幅已经缩窄。根据wind数据,2023年13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薪酬总额为8696.68亿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仅增长了2.32%,增幅与2022年的5.85%相比收窄超六成。

  银行工作人员增幅降低金融科技岗位投入增加

  六大行员工人数合计超180万员,但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员工都有所减少。工商银行在2023年末共有员工超40万人,相比2022年末减少了8千多人。农业银行2023 年末员工总数45万人,相比2022年末减少超1千人。而建设银行则大幅增员,2023 年末员工总数超37万人,对比2022年末的35万人,增加了两万余工作人员,也因此拖累了人均薪酬的涨幅。

  从岗位的变动来看,传统的柜面和运营人员减少,而零售业务、科技金融的人员需求上升。 比如,裁员幅度较高的工商银行就大幅优化了运营与综合保障类岗位,去年减员超过5500人。从新增岗位来看,中信银行新增5788人,为零售业务人员和科技人员。招商银行的新增人员3530人,流向零售金融和风险管理部门。交通银行年报披露,境内银行机构金融科技人员增加1900人。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伴随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传统业务线上化,智能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例如,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使用手机银行app,再例如,银行网点数量持续缩减,又如银行“数字人”建设、大模型应用如火如荼。种种现象表明,在数字化浪潮之下,传统银行业务效率被大幅增加,因此,相关岗位的需求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下降,而科技人才的需求则得到了提升。

  “科技人才被金融机构持续关注和青睐,一方面是由于伴随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科技对金融赋能作用越发凸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类业务代表着金融科技最为先进的发展方向,是金融机构巩固并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苏筱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未来,银行还将继续推进金融科技的创新改革。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表示,工商银行在同业竞争中的优势就是金融科技比较强,在人工智能时代,该行依然保持着这方面的领先优势。其中,该行数字劳动力的年工作量相当于3万人工作量。招商银行表示,保持金融科技建设及战略重点业务的投入规模,借助科技创新替代传统成本,强化投入产出监测管控,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当前市场上金融科技人才的重视已经成为了一种业内共识,未来拥有数字化理念及优秀业务水平的综合型人才将更会受到银行的青睐。

  “银行岗位的竞争压力加剧,部分薪酬待遇较之前略有下降,反映出银行也在进行薪酬改革,之前超高薪酬的职位与岗位,开始出现了改革。”郭施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未来,运营与综合保障类岗位的人员需求下降,金融科技人才需求会增加,金融行业实施降本增效,提升效率,把重心放在未来有潜力的行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