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2024:百亿级房企重仓一二线城市 央国企拿地占比超八成
中国海外发展资讯
2025-01-03 17:37:40
  • 2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近日,中指研究院先后发布《2024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排行榜》《2024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回顾2024年房企的销售及拿地特征。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在2024年,销售额百亿元房企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三成,拿地TOP100房企的拿地金额也同比下降近三成。整体来看,百亿房企更青睐一二线市场,这些城市的业绩贡献接近总体业绩的九成。

  大户型销售占比提升

  从报告数据来看,2024年1—12月,销售额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3547.3亿元,同比下降30.6%,降幅较上月缩窄2.3个百分点。12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3.41%,降幅有所收窄,环比增长28.86%。从具体排名来看,202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额前5名分别为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绿城中国、华润置地、万科。

  伴随总体销售额下滑,2024年百亿以上房企数量也在减少,较去年同期减少30家。其中,第一阵营(1000亿元以上)企业数量减至11家,较去年同期减少5家,但销售额均值达到2001.4亿元;第二阵营(500亿—1000亿元)企业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销售额均值704.0亿元;第三阵营(300亿—500亿元)企业1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销售额均值375.7亿元;第四阵营(100亿—300亿元)企业为5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7家,销售额均值172.4亿元。

  销售目标方面,近年来,随着行业进入调整期,越来越多企业不再增加销售目标、追求规模化发展,转而通过主动管控销售规模,追求更加平稳的发展。2024年房企目标完成率均值为86.0%,较去年同期下降12.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百亿房企的城市选择十分集中。2024年百亿房企持续重仓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业绩贡献合计占比达86.5%,其中一线城市销售额占比较上年增加4.5个百分点至33.1%。长三角、粤港澳(内地)、京津冀三大城市群销售贡献突出,合计占比近七成,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群市场需求强劲,依旧是房企主要业绩来源。

  另外,市场上的产品层次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中高端改善类需求日益旺盛。2024年,14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产品销售额占比较去年大幅提升,其中140—200平方米销售额占比26.8%,200平方米以上面积段销售额占比15.7%。

  央国企拿地占比仍超八成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4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9280.0亿元,同比下降29.7%,相较1—11月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10月以来核心城市土拍市场保持一定活跃度。12月,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接连出让多宗高总价地块,这些地块多由头部央国企摘得,带动TOP100企业拿地总额同比降幅收窄。2020—2024年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总体呈下滑趋势,2024年已不足2020年的三成。

  从拿地主体来看,央国企及地方国资成为拿地绝对主力。2024年,拿地金额TOP100企业中央国企及地方国资家数和金额占比超八成,其中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约50%。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央国企位列拿地金额前列,展现出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土地资源获取能力。

  尽管民营房企整体拿地规模锐减,但部分大中型稳健民企如龙湖、滨江等仍保持一定投资规模,以满足开发需要。同时,随着行业加快出清步伐,部分中小房企紧抓拿地窗口期,抢占土地资源以提升市场份额。如邦泰集团拿地超百亿元,保持较高投资规模;伟星房产、宁波江山万里等中小房企也在重仓城市积极拓储。这些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市场敏感性和灵活性,能够在市场波动中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2024年,拿地金额TOP100企业中,央国企及地方国资家数和金额占比超八成。其中,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约50%,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建发房产、招商蛇口、中建壹品、越秀地产、中国金茂等央国企位列拿地金额前10名,受销售能力、融资能力、交付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土地资源向其富集趋势较为显著。

  另一方面,民企拿地则整体相对偏弱,部分大中型稳健民企保持一定投资规模,部分中小民企积极拓储。2024年,拿地金额TOP100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仅11家,拿地金额占比仅为8.5%,表明当前民营企业仍保持较为审慎的态度。从具体企业来看,龙湖、滨江等大中型稳健型民营企业仍保持一定投资规模,以满足开发需要。随着行业加快出清步伐,部分中小房企紧抓拿地窗口期,在抢占土地资源以提升市场份额。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