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背后的秘密
弋筱浠
2019-03-06 15:57:49
  • 点赞
  • 4
  •   ♥  收藏
  • A
    分享到:
“风口”这个词,对经常交易股票的朋友而言,算得上是在熟悉不过了。较于K线、KDJ、MACD、BOLL等技术指标,似乎要更好理解的多。“风口”袭来,往往带动着一个或几个领域的板块集体拉升,而在某些领域的板块之中,也不乏被大环境下低估的个股。假若能买中这其中的佼佼者,短期盈利面还是会相当可观的。

在全球经济低迷情绪笼罩之下的2018,有一个自打降临时起就戴着“主角光环”的市场新宠成为了最具热议的“风口”标杆典型——5G。

原本在人看来5G会跟人工智能应用一样,遥遥无期。美国怼完中兴,怼华为,这股强硬的势头,只能让国人们读取到“美方怕华为成为5G的龙头!”再加上2019年关刚过,华为与三星时隔两天,发布5G新款手机,并以确定会在19年年内上市发售,这无疑能让全球数以万计的市场参与者们纷纷给通信板块,献花打赏。

我记得本小编在之前的推文里谈到过5G概念,似乎在文章的末尾处提及过一语“5G在A股之中是个相当好的风口,前提是在5G时代真正到来之前。”半年前的一语带过,似乎渐渐地要变成现实了。这里要事先声明:本人并非是通信领域的科班出身。对于通信领域的知识触及渠道,也和大多数人们一样,仅限于新闻或杂志、百度知乎

当5G时代几乎要来到我们生活之中的时候,它“水土不服”的可能性却越发明显了。之前说好的预期,也许就根本无法达到。这也正巧符合股市炒作概念的风格。直到我看到杨学志教授写的一篇关于《5G将是一个失败的通信技术》更加佐证了我的观点。以至于,我是兴奋的。要知道,关于我通信技术我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对于新新事物我们作为个体总会产出不与大众苟同的观点,然而这种观点被专业人士异口同声的提出,心里自然是倍感爽快的。

1.5G的技术更迭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突飞猛进。

早在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就提出了蜂窝通信的概念,其中的核心技术是频率复用和切换。基于这一概念,贝尔实验室于1978年研制出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AMPS),这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AMPS是一个模拟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的复用技术,主要技术手段是滤波器,容易受噪声的干扰,语音质量较差。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数字技术,并采用TDMA和信道编码技术,使得通信系统向宽带化发展,语音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其中欧洲制定的GSM系统非常成功,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蓬勃发展,顺应这一时代要求,产业界制订了3G标准用以实现移动互联网。3G采用了高通公司开发的CDMA技术。CDMA一度被认为是一个神奇的技术,高通公司宣称CDMA的频谱效率可以达到AMPS的18倍,但是实践表明这个观点太过于浮夸了,CDMA存在自干扰问题,其频谱效率只比GSM高10%左右,并且3G的主流标准WCDMA的系统设计过于复杂,导致部署成本比较高,所以一直无法替代GSM系统。

第四代移动通信采用了OFDM技术,从根本上克服了CDMA的技术缺陷,并且简化了系统设计,成就了一代成功的移动通信系统。

无限通信技术,大致分为五个步骤:调制、编码、多址、组网、多天线。

如果换成物流层级,相信大家就更好理解了,他们分别为:取货、分拣、运输、分发、配送。

从1G到4G提升的网速,在物流中相当于缩短快递到货时间。五个方面的效率提高,都会影响物流速度。但“运输”方式的改变,才是可提升空间最大的环节。就好比,你需要邮寄一件包裹的速率并不取决于你提早十分钟把快递送到快递小哥哥手里,而是取决于此物流公司通过何种运输方式,汽车?还是飞机?

多址这块NOMA有很大的热度,一度被公认为5G的必选技术。5G标准的早期,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支持这个方向。 但是经过我的论证,NOMA比OFDM的增益严格为零,这是用信息论严格证明的。 所以NOMA既复杂又没增益,属于技术退步。

另外华为还推了F-OFDM,与sOFDM正好相反。sOFDM的思想是所有的带宽所有的环境都用统一的参数,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应。F-OFDM强调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参数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 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增益,反而丢失了规模效应这个大西瓜,也属于技术退步。

组网方面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工作假设应该还是同频复用。SFR和CoMP都是组网方案。SFR非常简单,不需要标准化。 CoMP虽然一度被认为是更先进的技术,但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标准工作和产品开发之后,已经是失败了。

多天线这块最响亮的就是massive MIMO,号称可以成百倍地提升系统容量,从媒体上看几乎可以是5G的代名词。 MIMO这个理论1995年提出,已经23年了。它所揭示的对容量的巨大提升致使它一直是学界和工业界的热点。 但是这个技术一直到4G都不是很成功。这个技术有个特点,一演示就成功,一实用就趴窝。 记得20年前我还是小白的时候,在电信展上就看到厂家演示空分复用,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实现两个用户的同时通信,还互不干扰。 在一个选择的场景下MIMO技术是很容易演示成功的,但是在复杂的实际环境中所涉及的问题的难度,是两个数量级的差别。当然MIMO是一个有潜力的领域,但是其实用化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所谓的宽带与光纤,也就是改变了运输方式。从汽车变为了飞机,而运载能力和速率都有明显加强。换句话说,5G通信技术的内核依旧没有什么改变,运输方式依旧是飞机,只不过这架飞机更大了,并且这架飞机的造假更高昂了。

综合以上几点,现今的5G技术在技术层面,并没有多么优秀。

2.5G,也并不能再飞跃式地优化终端体验。

要说消费者在选购产品的时候,最最最在意的一点,那么“性价比”一点是首当其冲的。

根据韩国和巴西的移动运营商发布未来5G套餐收费指标来看,SG套餐相比4G套餐的价格高出300~400元RMB/每月。再加上之前三星和华为发布的新款5G手机,也是折合RMB一万多至两万元不等。

这样的天价的使用成本,并不是绝多数人们的日常消费而负担得起的。如果还是应用物流速率举例,你是愿意花15元钱三天内送达?还是愿意花70元钱一天内完成?

“4G改变生活”确实是做到了。无线通信网络让人与人的沟通不再有距离的限制。工作、娱乐、消费、理财等方方面面,用一部智能手机,几乎啥事都能轻松掌控。这近十年的科技发展,每个人都开始享受并适应着当下便利快捷的生活节奏。

但随之而来的,便有了另一种通信替代品——WiFi.

5G和WiFi的共存关系,是个无法简单回避的问题。首先有一个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事实,WiFi承载了80%的流量,我们却不会为它付一分钱,而会为只承载20%流量的4G付月租。而WiFi作为固网的延伸产品,在当今社会已经覆盖了城市中绝大多数的公共场所,大到商场、酒店、电影院,小到街边、小吃、咖啡馆。

大家知道,4G设计当初的速率目标是100Mbps,随着技术的演进,4G Cat 11的速率已经达到600Mbps。而目前WiFi的实测速率已经达到300~400Mbps。 WiFi提供的是特定地点的高速率通信。最重要的是WiFi很实惠,大多数公共区域的WiFi是免费的,而你自己在家有“光纤入户”的大环境中,装个WiFi只需要再花上二百块,买台无线路由器便可。

在这无线通信高速发展的十年里,4G网络通信切实地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各个死角领域,但你偶尔仍然会发现,在某些地段依旧是收不到讯号的。无线通信信号,是需要通过信号塔来传输数据的,当然5G也不例外,那么建造更多5G信号塔,对于运营商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投放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大家自然都明白。

3.被误解的应用领域。

目前自动驾驶是被广泛误解为需要低时延的应用。你可以经常看到有文章说,低时延使得刹车距离更短,从而更安全。 但是这要基于一个假设,就是刹车指令是通过5G网络从远程控制中心传送给汽车的。 显然实际的解决方案不是这样。 象刹车这种对时延和可靠性要求都非常高的指令,只能由车在本地产生,采用尽量短的回路。依靠网络传输的,是路线规划和路况信息这样的对可靠性和时延没有特殊要求的信息。Google汽车已经跑了几百万公里了,并不需要一个低时延的网络。甚至没有网络的时候,汽车也应该能跑,这是起码的要求。

就像手指无意中触碰了滚烫的热水,则会立马弹开或收回来,属于应激反应,而是不需要再通过大脑的指令判断形成一条较长的且完成的反射弧来完成这一动作。

小编倒是觉得,未来的自动驾驶发展成熟之时,它倒是更像一个拥有专属行驶环境和专属区块网络环境的平台。或许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来形成交通管制的局域网,每辆自动驾驶个体都是此区块链网络中的“记录者”与“监督者”。若能造就一个特定行驶平台,反而貌似就不需要无线通信技术的参与了。

从时延低的角度上来讲,要知道人的感官时延大约为100ms,而4G技术能到达的几十毫秒的时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5G所谓的能到达1ms的时延着实没什么实际的意义。相当于坐在距离电视机3~4米的沙发上,观看2K/4K/8K的高清屏幕,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差别并不明显。

在本人看来,与其解决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的网速问题,倒不如先解决一下移动终端锂电池的蓄电量和电损问题。每次出门在外闲暇之余不敢用手机看电视,担心的并不是网速和流量,而是担心电池不够用。而且与此相关的,还有号称新能源的“电动汽车”,只要锂电池问题没有实质性的解决与突破,“电动汽车”更像虚假的泡沫般瞬间淹没在市场的浪花之中。

最后

无线通信技术的初衷,只是想让人们摆脱“线”的束缚,让人们可以自由的移动中满足链接网络的需求。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完全可以杀青庆祝了,因为今天的科技人们已经基本实现了。

移动通信产业有着与其他产业不同的特点。 一般的产业都是研发产品上市,获得反馈并逐步改进,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过程。 而移动通信要求在什么还没有之前,大家共同商定一个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做产品。 何时启动一代通信标准是战略决策,是由政治领导人和商业领导人来做出的。行业认同的宏观规律是十年一代。时间一到,各方力量合力推动,就动手干了。所以我们看到5G出现了很多奇葩的技术,如全双工,毫米波,现在可见光,太赫兹也要上场了。NOMA和F-OFDM比较起来都算得上是“良心产品”了。

遇到前进的瓶颈,却又被某些利益链条束缚着。5G倒正如一场不得不进行的实验,下不来台了。在资本市场之中,有时噱头比实质更加重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