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事件”存蝴蝶效应? 同仁堂否认牵连制药环节
资本观察网
2019-02-20 17:18:52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创立于1669年的同仁堂作为我国著名中药老字号,截至2017年末,北京同仁堂拥有药品、保健食品等六大类产品2600余种,36个生产基地,105条现代化生产线。其整个集团系统内共有零售终端2121家(含海外140家),医疗服务终端(中医医院、诊所)488家,包括海外的80家。此外,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同仁堂(600085.SH)、同仁堂科技(01666.HK)、同仁堂国药(03613.HK),如此体量俨然已是一家庞大的中医药帝国。

近些年,同仁堂一直在进行传统中药领域的多元化扩张,此次“蜂蜜事件”仅是其多元化进程的一例重大“脱轨”,除此之外,中国资本观察(www.zgzbgc.cn)记者了解到,据法制晚报报道,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被查出生产的白矾抽检不合格。

由此联想到,中药企业进行多元化扩张的同时,疏忽了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必然会导致各个经营环节脱节,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核心业务,还可能会产生无法想象的“蝴蝶效应”。

品牌损失难以估量

近期,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对同仁堂“过期蜂蜜”事件的行政处罚结果: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蜂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在盐城金蜂进行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对此处以罚款140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1.17万元,没收蜂蜜3300瓶。同时吊销同仁堂蜂业食品经营许可证,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随着“蜂蜜事件”水落石出,百年老字号同仁堂被推倒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蜂蜜事件”始发于两个月之前。2018年12月15日,媒体报道,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金蜂”)公司将大量过期蜂蜜回收作为原料并涉嫌更改生产日期,届时,作为其委托方的同仁堂蜂业被牵扯其中。同仁堂蜂业系A股上市公司同仁堂旗下控股子公司,加工蜂产品为其主要加工业务。

中国资本观察(www.zgzbgc.cn)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同仁堂蜂业的前身是北京金蜂蜂业有限公司,2013年4月,同仁堂以约3272万元的成本代价购得北京金蜂蜂业51.29%股权,将之纳入旗下控股合并范围,并更名“同仁堂蜂业”。

2018年12月16日,同仁堂方面对外证实,事件责任主体盐城金蜂为其子公司同仁堂蜂业的受托加工生产商。据公告显示,2016年8月同仁堂蜂业与盐城金蜂签署委托加工合同,2016年并未实现生产;2017年委托加工产量220吨,而直截2018年10月,其委托蜂蜜加工产量扩增8倍多,达1815吨。

此次事件,曝露出同仁堂作为上市公司对其部分产业的监督及管理并非“面面俱到”,大家纷纷质疑同仁堂对于其子公司及委托加工企业是如何进行筛选及监督的?

就此,同仁堂对中国资本观察(www.zgzbgc.cn)记者表示:“本次蜂蜜事件是下属子公司拓展食品蜂蜜业务中,由于经营管理的不到位带来的一次沉痛教训。公司委托加工业务量极小,除本次蜂蜜事件中食品蜂蜜在此段时间委托加工外,仅有其他少量食品类产品进行委托加工,目前均已全面停止。受托加工方都是按照法规规定具备资质的,公司经过合资格考察并履行内部审批流程批准后,再签订委托协议。目前委托加工已经全面停止,公司正在开展全系统的质量大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目的是切实提升管理,加强管控。”

同仁堂公告称,根据上述处理,和对未来业务调整及相关资产处置,预计将减少同仁堂蜂业2018年度收入约1456.29万元,减少利润总额约1.13亿元;预计将减少上市公司(同仁堂股份)归母净利润约5778.65万元,此外,瓶装蜂蜜业务的停滞,是否对整体业务产生影响也有待于考证,对此,同仁堂方面表示,瓶装蜂蜜为其下属子公司同仁堂蜂业刚刚开始涉足的一项业务,尚未形成很大规模。同仁堂以传统中成药的生产销售为核心业务,本次同仁堂蜂业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影响本公司主营业务。

虽然同仁堂认为此次“蜂蜜事件”对财务数据的影响较小,并且同仁堂近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皆在百亿元以上,但对同仁堂的商誉价值造成的影响是大家无法估量的。

同仁堂:制药环节未受牵连

中国资本观察(www.zgzbgc.cn)记者查询得知,北京同仁堂旗下还有多家与同仁堂蜂业性质相类似子公司,例如:同仁堂陕西养生醋业、同仁堂吉林人参、同仁堂陵川参、同仁堂陕西麝业、同仁堂内蒙古中药材等,均由同仁堂掌握控股权,但是主要负责经营与管理的高管大多由少数股东委派。“蜂蜜事件”发生后,同仁堂称,叫停了所有委托加工生产,不知是否涉及这些公司?

(图片来源:天眼查)

另外,记者注意到,同仁堂以传统中成药为主营业务,蜂蜜作为中成药,常以“辅料”身份入药,入药的产品如:人参健脾丸、六味地黄丸(水蜜丸)、左归丸、附子理中丸、同仁乌鸡白凤丸等。

如果过期蜂蜜入药,那么定将会给同仁堂带来更大的无法估量的损失,根据同仁堂官方公布,此次过期蜂蜜为第41批次,那么41批次蜂蜜是否作为辅料入药,以及“蜂蜜事件”的召回情况进展如何?相关制药流程的管控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呢?

同仁堂向中国资本观察(www.zgzbgc.cn)记者表示:“本次涉事蜂蜜为在盐城委托加工生产的瓶装食品蜂蜜,不涉及其他。公司药用辅料蜂蜜,在北京的基地进行生产,严格遵循GMP的各项规定,进入生产工序前均需经过质量检验,没有发现过质量不合格情况。关于蜂蜜召回,公司已成立专门团队开展本次召回工作,负责消费者对接及后续相关事宜。”此次采访中,针对41批次蜂蜜召回进展情况,同仁堂并未给予明确回复。

另外,同仁堂作为上市公司,在“蜂蜜事件”发酵过程中,对外公布了此次对内部人员的处罚结果,同仁堂蜂业董事长张建勋、总经理张阔海、副总经理王志永、韩会秀、胡艳红、盐城金蜂厂区负责人王志军因此被予以免职,副总经理宁尚勇被进行诫勉谈话。

同一日,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发布通报称,已对同仁堂蜂蜜问题14名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对北京同仁堂集团原委书记、董事长梅群严肃批评,此外,对北京同仁堂集团委副书记、总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董事长高振坤给予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北京同仁堂集团总工程师田瑞华给予政务记大过处分。

那么,同仁堂此次大规模高层人事变动是否会给同仁堂经营带来困扰?

虽然同仁堂表示,“鉴于本次事件对品牌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本公司控股股东提出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建议,本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安排,目前一切经营管理都正常。”但管理层大面积更换带来的经营困扰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资本观察(www.zgzbgc.cn)记者将持续关注。

记者|邓睿

(来源:中国资本观察的财富号 2019-02-20 17:16)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