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看反弹,大家的分歧是是什么?
股友p575873d51
2018-10-24 03:53:07
  • 点赞
  • 7
  •   ♥  收藏
  • A
    分享到:

一根阳线改变情绪,两根阳线改变观点,三根阳线改变信仰。虽然没有迎来第三根大阳线,但经过了上周五和本周一的大涨之后,市场反弹几乎成为当下机构的共识。

这种共识背后的渴求不难理解,2000年以来虽然A股处于牛短熊长的格局之中,但每年也都有涨幅超过10%的反弹行情。只有今年,这样的行情还不曾见。

没错,反弹是大家给出的共识,但反弹共识下的分歧却仍然不少。事实上,相比共识,分歧以及分歧背后的市场情绪则更加值得关注。

分歧一:反弹的力度会有多大?

是超预期的反弹?还是超跌反弹?若要谈及这一轮的反弹力量有多大,则要从反弹的动力谈起。细读从上周末到本周一的多篇策略研报,多份研报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出,这一轮反弹的直接引爆点是政策超预期(快速大幅急跌后政策利好不断)。

以超预期的政策为逻辑起点来理解反弹,不同机构的期许差别不小。乐观者如兴业证券,其策略团队提出了中期反弹的定位:决策层与监管层及时果断发声,直面问题,有望改善投资者悲观预期,统一认识、树立信心;接连的政策“组合拳”(改善企业现金流,修复民营企业信心;修复企业盈利预期,增厚部分先进制造业利润;股市有望迎来外资、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增量资金;改革与开放继续进行,有望改善投资者风险偏好)使我们有效避免了一场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因而坚定看好市场中级反弹。

同样乐观的还有安信证券,其策略团队也在本周的策略周报中提出,本轮反弹持续性和空间将超市场预期,其理由也是近期决策层高度关注A股市场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在A股历史上,决策层集体发声,并密集出台针对性政策的情形极为少见,也反映了决策层对于A股市场的高度重视,对于短期稳定市场情绪,提振投资者信心都有积极作用。

不过,信心的重拾需要时间,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也需要时间,熊市中的市场历来不太会给予不确定性过高的期待。所以,同样看政策利好带来反弹,也有一些机构的态度比较谨慎。如民生证券在总结2003年以来A股市场4次底部特征后发现,估值底早于盈利底1-3个季度,而政策底则早于市场底约1个月。这句话如果翻译一下似乎也可以理解为,利好的政策组合拳会带来市场的回暖,但市场底或许还未真正到来。

申万宏源也在近期的策略报告中指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市场信心的缺失是多种因素共振的结构。当前 A 股市场特征层面已处于极高性价比的状态,但基本面趋势回落的周期尚未结束也是客观事实。对应的市场判断,大周期的回调未结束,超跌反弹可能随时出现,但2019 年总体还是一个慢跌磨底年。

从中期反弹、到超市场预期的反弹、到晚于政策底的反弹、再到超跌反弹 一个慢跌磨底年,都在说反弹,表述背后则是几乎可以对立的短期投资建议。

分歧二:反弹中谁的机会更大?

大势难料,所以,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更实际的问题莫过于反弹中谁的机会更大。这一点,同样分歧不小,是买历史维度中弹性更大的小票?还是买去年以来收益更显著的龙头?

安信证券的陈果比较了2008 年以来市场共出现过9次主要的指数层面反弹,发现结构上看,中小创在反弹中相对占优。从具体特征上来看,成长风格、中小市值个股在反弹中更占优。此外,个股层前期跌幅与反弹幅度相关,而估值与反弹相关性较低。

海通证券的策略团队则认为应该继续坚守龙头策略。在其看来,16 年1月底上证综指 2638 点以来市场构筑 W 型底,背景类似 02/1-05/6,即基本面筑底、资金面偏紧,16-17 年类似 02-04 年初是 W 左侧底后的上涨,目前处于 W 右底探底期,估值底已出现,右侧大拐点仍需等待。风格上龙头为首自 16/02 以来龙头策略持续有效,今年以来龙头股继续领先。龙头策略有效原因之一是行业集中度提高使得龙头公司业绩更优,龙头策略有效原因之二在于投资者结构机构化,相对于散户,机构投资者更偏好低估值、大市值龙头股。

站在政策的逻辑起点异口同声看反弹,反弹共识下各个维度都存在着对立的分歧,上述现象本身恰恰反映了当下市场焦虑、恐慌与希冀的交织,以及对于反弹的不自信与极度渴望。

问题是,反弹是今天来,还是下个月来,差别真的有那么大吗?用国信证券近期有一篇题为《回顾 A 股历史上的那几次“至暗时刻”》的报告里的一句段作为本文的结尾:2008 年最低跌到了1664,如果情绪波动再大点到1564或许也未尝不可,但从投资的角度看即使到2000点能够满仓,依然会在次年获得丰厚的回报。寻底会是一个过程,绝对的底部点位无法判断,更重要或许是要去判断上市公司未来的生命周期是否够长、盈利能力是否够强够稳定,这决定了当前股价和估值下权益资产是否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如果是,那便值得拥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