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什么人适合做股票投资?(上)
远见财讯
2018-04-16 13:16:26
  • 点赞
  • 3
  •   ♥  收藏
  • A
    分享到:
















导语:老实讲,我不知道什么人适合做投资。但我知道统计上大概80-90% 进入股市的人都是赔钱的。如果算上利息的话,赔钱的比例还要高些。许多人很想做投资的原因可能是认为投资的钱比较好赚,或来的比较快。











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折现。




这未来的玩意有点模糊。




通俗的讲,假设先不谈折现率。假设我确切的知道这个企业的未来。企业的价值=股东权益+未来20年净利润之和。然后再进行折现。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毛估估算下就行。




这种算法其实把成长性也算在内了,如果你能看出其成长性的话(这部分有点难)。




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归根到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




我有时也这么说:投资很简单,不懂不做。但要能搞懂企业就算看一吨的书也不一定行,投资简单但不容易!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的总现金流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




对投资,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买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很多。




不懂不做。




我始终没完全搞懂银行的业务的风险到底在哪儿。




美国的一些大银行隔个10年8年就来一次大动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索罗斯的东西不好学,至少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很难学会。老巴的东西好学,懂的马上就懂了,不懂的看看最上面那一句话。




巴菲特有很多保险和金融的投资,我基本没有,因为我还不懂,总觉得不踏实。




我投了一些和internet相关的公司,巴菲特没投过,因为他不懂。




他认为可口可乐是人们必喝的,我认为游戏是人们必玩的。




航空公司还是不碰为好。航空公司的产品难以做到差异化,没办法赚到钱,长期来讲没投资价值。




这是巴菲特教我的,省了我好多钱。便宜就买了。如果连老巴都不信,你还能信谁?




对自己觉得真正了解的公司,很少细看报表,但了解以前会看(至少是应该看)。




我一般会先了解企业文化,如果觉得不信任这家公司,就连报表都不会看的。




我只是做我认为我能懂的东西(以为自己懂也不一定就真懂了),有些可能也许正好是大家说的所谓科技股吧。




我分不清什么是科技股。任何人要买的话必须自己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不然你睡不好觉的。


其实当我说一只股票有投资价值时,最希望有人来挑战而不是跟进。我希望看到不同的观点。




我投资不限于某个市场,主要取决于我是否有机会能搞懂。




如果A股有便宜我又了解的股票的话,我也可以买。




不过现在我不太了解A股。要是那时就明白巴菲特,你就已经发达了。




如果你现在还不明白,你还会失去很多机会。买一只股票往往要很多理由。不买的理由往往就一两个就够了。




价值投资者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的话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本分我的理解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所谓本分,其实主要指的是价值观和能力范围。




赚多少钱不是我决定的,是市场给的。呵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呵呵,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




身体好会活的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宁要模糊的精确,也不要精确的模糊,呵呵,真是老巴说的?还是老巴说得清楚啊!




我觉得这就是毛估估的意思。很多人的估值就有点精确的模糊的意思。




毛估估。意思就是5分钟就能算明白的东西,一定要够便宜。




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自己觉得便宜才买。比方说我认为ge值20,我可能到15才开始买一点,但到10块以下就下手重很多了。




重仓买到便宜股票是多少要些运气的。天天盯住股市时好像会比较难做到。




反过来讲,比如我投网易这样的公司,这也不是他能够赚得到钱。




再比如Google,巴菲特也没买。因为他对这个生意不了解,不了解没有赚到钱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如果你不了解也敢投,第一你也守不了那么久,80块买的,可能100块、120块也就卖了,其实你也赚不了钱;其次如果你四处这么做,可能早就亏光了。




正因为没有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和企业身上赚到钱,说明你犯的错误少。




我的很多成功的投资,好象行业根本不搭界,但是对我来说是相关的,就是因为我能够搞懂它,知道管理层是否在胡说八道,企业是否有一个好的机制,竞争对手是否比他强很多,三五年内他会胜出对手的地方在哪里……无非就是这些东西。




看懂了,你就投。




比如我也曾赚过松下股票的钱,7块钱买的,涨到20多块卖了,放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




就是因为我是做这行,我做企业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松下,我也拜访过他们公司,也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再低于7块了,而20块让我觉得可买可不买、可卖可不卖。




所以,你作的投资都是跟你过去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你能搞懂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




你的判断跟市场主流判断没有关系,两者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




我判断的是它的未来,而市场是要等企业情况好了才会把价格体现出来。




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我有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我没注意到是否巴菲特也这么讲过,就是以现在这样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一个上市公司你还买不买?




如果你决定还买,这就叫投资;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




就像我当时买网易我为什么能够在那个价格买到(那么多量),因为NASDAQ有个规定,一块钱以下的股票超过多少时间就会下市,所以很多人害怕下市,就把股票卖出来。




在一块钱以下就卖了。因为他们怕下市。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怕呢?这就是我投资的道理。




我买它跟它上不上市无关,它价格低于价值我就会买。




步步高就没有上过市,但我因此就把公司卖了,这没道理啊,很荒唐,你说我创立公司后只是因为它不上市就卖了,那我开公司干嘛?




我自己懂一些基本财务常识,觉得大致够用。


本分即自然,道法自然。克制不了自己的人如果不玩游戏也会玩别的的。




借钱是危险的,没人知道市场到底有多疯狂(向下或向上)。




我记得巴菲特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果你不了解投资的话,你不应该借钱。如果你了解投资的话,你不需要借钱。反正你早晚都会有钱的。




其实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




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干过的不应该干的事情不干的话,结果的差异会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可以看看芒格讲的如何赚20000亿美金的例子。芒格也许真的心里素质好,传说曾经因为用margin两年内亏掉大部分身价(大概70年代的时候)。




所以有了只需要富一次的说法。芒格大概可以算富过一次半的人了。




巴菲特追求的是产品很难发生变化的公司,所以他买了后就可以长久持有。




但他也说过,如果你能看懂变化,你将会赚到大钱。他说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学会付高一点的价格去买未来成长性好的公司,据说芒格帮了很大的忙。




找到优秀的管理者和企业文化


我非常在乎企业管理层的人品!




刚刚进他们网站看了一眼。居然一家中国公司没有中文网站,好像是给投资人设计的。




另外,也没找到任何有关企业文化的描述。




由于我不太懂这个行业,前面两点看完我就不会再往下看了。




我可能又失去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一般而言,太把“华尔街”当回事的公司我都很小心。




好企业在哪儿的经营理念都是很相近的。




美国急功近利的公司也很多,中国公司也不都是急功近利。




我本人很多年前就很反对没事加班加点的。我一直认为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部门的头的管理水平有问题,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公司的老板的管理水平有问题,呵呵。




我终于找到巴菲特说的傻瓜能经营的企业的说法,其实是Peter林奇说的,巴菲特在讲话时引用过,为的是说明巴菲特投资时还是要买信得过的管理层。




江湖传言好厉害啊。




头几年到处讲讲没啥坏处,企业文化是要不停的宣讲才能慢慢深入到大家的骨髓里的。




当年尼克松好像讲过类似的话。现在好像马云出来的机会已经少多了。有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往往应变能力要强很多。




其实是不是第一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消费者在买东西时一般并不在乎谁是第一,他们在乎的是买的东西是什么(消费者导向)。




我记得当年我们买万科时就有人问过我,说万一万科假账怎么办。




我说,以我认识的王石而言,他绝不是会关在房间里和财务商量个假账来蒙股东的人。其实那时和王石不熟,现在也不算熟,就是直觉而已。




从做实业与投资是有很大差别的,做事情就是要做对的事情。




从做对的事情的角度来看,首先你要确定你做的是一件对的事情,再就是做对一件事情还要看你的能力,但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




无论是做实业还是做投资要想取得成功的基本法则是做事情不求快,但关键是找到对的事情,把它坚持下去。发现错,马上就改。




比如,有的事情现在有钱赚,但本身是错的,那你就得马上改,如果不改,那你赚的越多最后损失也越大。




广告是效率导向的,就是把产品本身用尽可能高的效率传达给你的目标消费群。




最不好的广告就是夸大其词的广告,靠这种广告的公司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消费者长期来讲是个极聪明的群体。




广告能影响的消费者大概只有20%左右,其余全靠产品本身。




营销对公司来讲只能锦上添花,千万别夸大其作用。




怎么打广告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你的目标消费群在哪里。




其实瞄得最准的广告大概就是搜索类的广告了,阿里巴巴这方面好像现在也挺厉害的。




本分和最大本身并没有任何矛盾!




事实上,我们公司做的产品大部分最后都是国内“最大”的,只不过我们罕有提起而已。




我们不提的原因是认为这不是我们用户关心的东西,但这往往是我们关心用户而产生的自然结果。




我们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意思是从长期来看的,套用一句俗语叫“童叟无欺”。




也就是说无论消费者眼前是否理性,我们都一定要认为他们是理性的。




不然的话,你经营企业就可能会有投机行为,甚至会有不道德行为。




卖的都是因为对公司还不够了解。买的时候认为至少值得价钱,到了以后应该很认真地再研究一下。




创维我们赚到不错利润的原因是因为不太好卖涨的还挺快。现在吸取教训,开始好好研究一下GE和Yahoo,看看是不是可以永远持有的股票。




YHOO换了新的CEO后其实风险增加了,我自己的策略还是继续卖option,但不会增加投入,实际上是慢慢在减少YHOO)




有时买之前花得多时间,有时买后还要花很多时间,尤其是当目标的已经达到基本目标价以后,对其价值的判断还是挺重要的。




比如,我对网易后来的发展就花了很多时间,不然没可能大部分拿到120-140倍才卖。




我认真研究了网易,发现它股价在0.8美元的时候,公司还有每股2块多的现金,当然面临一个官司,也可能被摘牌,这里面有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多做一些咨询。




就官司的问题,我咨询了一些法律界人士,问类似的官司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得到的结论是,后果不会很严重,因为他们的错误不是特别离谱。




很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在运营上没有大问题。


做足功课后,我基本上把我能动用的钱全部动用了,去买它的股票。




敢大量买入网易的股票最重要的是对企业花了足够的工夫,对公司、产品都有深刻了解。




投资就是找到一个最好的公司,然后把你的钱投入进去。




既然你认为最好,不把钱投到这样的公司里,而把钱投到不好的公司里,在逻辑上就是错乱的。




投机和投资很大区别就是:你是在动用大笔钱还是小笔钱;




其二,当股价下跌时,投机和投资的态度正好相反,投资者看到股价下跌,往往很开心,因为还有机会可以买到更便宜的东西,而投机者想的是这公司肯定是出什么事情了,赶赶紧走人。


















文章来源:老虎社区


转载请注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