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万亿债务与资本外流
股友FI62311071
2017-02-20 04:46:34
  • 点赞
  • 9
  •   ♥  收藏
  • A
    分享到:

经济增长中的债务和杠杆,就像一种毒药,一旦上瘾,就很难戒掉。

-----------题记

                                                

今天,很多人都被一个数据吓到了:45万亿。


有媒体报道说:根据各省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至今中国已有23个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累计投资超过40万亿元,如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资不少于45万亿。


很多人之所以看到45万亿很吃惊,是因为还记得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那个“4万亿”,几年之后,怎么就翻了10倍呢?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当年的所谓“4万亿”是中央投入的资金,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配套资金,当年的投资规模肯定远远大于这个数据。2009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概是22.5万亿左右。


那2017年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万亿是真的吗?如果我告诉你,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是近60万亿,光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就41.5万亿。考虑到2017年保持一定的增速,全国突破60万亿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今年房产投资会受到抑制,这样一来,大部分资金都会进入基建投资,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铁(路)公(路)机(场)的项目投资。


“4万亿”后遗症大家都清楚,直到现在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挤泡沫都是在消化当时的投资冲动。但所谓的去杠杆和挤泡沫只是表面说说而已,多年以来,以投资为主体的增长模式并没有改变,以债务和杠杆拉动经济的模式也没有改变,反倒是泡沫越玩越大。


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债务大概是1.5万亿美元,2007年也只不过5.8万亿美元。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8万亿美元,2015年到31万亿美元,2016年则达到36万亿美元左右,相当于240多万亿人民币。中国现在GDP的规模大概是70万亿左右,债务和GDP的比率已经增长到一个天文数字340%,并且还在以指数级方式增长。


前几天公布的1月份新增贷款数据中,新增贷款飙升至2万亿,新增社会融资总额3.7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基建和房地产融资是主要部分。很显然,以信贷和负债为主要特征的增长并没有停歇的迹象。


每一分钱的信贷对应1分钱的债务,每一分钱的债务都会表现为杠杆的增加,不断飙升的杠杆水平最终将变成一种“毒药”。政府过于关心投资和经济增长,而不是民生问题,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依靠优惠来刺激招商引资,来启动投资规模,以此拉动经济。随着增量收益在减少,为了保持经济增长,货币当局又不得不向市场注入信贷资本和流动性。


这种不计成本的过度投资会引发很多经济问题,最主要的是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增加、杠杆系率过高、资产价格虚高、效率过低等。


随着债务的不断上升,市场主体为此付出的成本也不断增加,资金周转率会不断下降,资本效益也在不断下降。以前1元投资可以收获1元GDP,现在需要6元投资才能收回1元GDP。


投资的钱一是来自于央行货币发行,一是来源于国内居民储蓄,这相当于居民和中小企业的财富转移给大企业,获益的是某些人、某些国有企业和某些利益集团,巨大的负担最终由普通民众来承担,人民币贬值和高通胀,是国内居民必须付出的代价。黑市上,1美元都可以换到10元人民币了。


在天量信贷和货币流动性面前,喂饱了不少富豪,但很多财富并没有留在中国,不少人一溜烟跑路了。所谓的资本管制,只是虚掩的柴门,对很多有钱人来说,根本不起作用,各种资产转移五花八门,地下钱庄和留学教育都显得很老套,一些人直接开私人飞机转移资产,顺带把飞机卖掉从而套取资金;还有些人打着“企业走出去”的旗号,一边高价收购海外资产,一边转移国内资产;还有些利用经常项目的开放,虚构贸易项,特别是服务贸易项,达到转移资产的目的。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2601亿美元,而2015年这一数据只有1366亿美元,一年服务贸易逆差将近翻倍,原因何在?因为这被人发现是一种资金转移出境的最新最简便方法:直接在境外找一家咨询或者顾问公司,直接以服务贸易名义向对方付款。在这种方式中,他们不是为某种商品多付款,而是干脆为一项从未发生的服务付款。业内人士估计,多达40%的较大型服务贸易实际上没有发生服务。


信贷支撑起来的经济增长,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负债经济,负债是加杠杆,一味负债,经济是增长了,但是债务是要偿还的。负债经济的本质是拿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前景向好,一切都没有问题。未来前景暗淡,就会出大问题。只要经济发展方式不改变,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趋势就很难扭转。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