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跨越年线,后市怎么看?
股友378Q60x610
2016-10-24 18:43:24
  • 点赞
  • 9
  •   ♥  收藏
  • A
    分享到:
老天爷真是开了眼,真是哪壶不来来哪壶,球场失意股场得意,今天啥都没干,交易了两个小时,下午盯了两个小时的盘,行情给我的感受和今天给了我们一个相对明确的信号:放量了。


老司机们不用单纯去看个别指数尤其是上证指数会上到哪里,站稳3100点所动用的量能级别非3000以下所能及,今天两市加起来共5600亿的成交,超过3000以下横盘区间两市4000亿平均量能的20%以上,助推上证指数站上年线上方,1018那根标志性40点阳线的量是1960亿,深圳是2800亿,随后两天十字星和周五阳线分别是1970-1700亿-2020亿,价涨量增,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在场内存量资金挪腾下,一定是牺牲另一部分指数作为代价的,资金扎堆去了中字头,煤炭及券商等强势板块,中小创暂时歇菜。资金是逐利的,这不难解释,但中小创后面应该会有补涨,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上证方面今天最高3137,距离年内高点3140只有个位数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周末复盘的时候在思考一个问题:

在一月熔断及3.0过后,其实各大指数全年的运行区间都在2700-3100大箱体做整理,换句话讲,几乎全年运行的密集成交成本都在这个区间,包括四月份的3085,815的3137,而一旦突破后,趋势使然,向上助推容易,把全年成交成本跌穿不容易。这个时候要做的便是顺势而为。

那么接下来主要去做考虑的是则大则小及如何控制风险的问题。

首先,最基本的观点是:全年行情走到现在一直都是箱体区间的震荡,连续上涨过后的大票不追高是首要前提。

其次,跷跷板效应存在,即便中小创目前还趴在下面不动甚至略微下跌,过往经验来看这时候往往都是做潜伏低吸的良机,而中小创的那一波往往时间周期和幅度比大票都大。

再者,切换到小周期上面,我们看30-60分的过渡,短线指标出现顶背离的概率出来了,随时会调整,但调整将以什么样的节奏来判断要做细分考虑:

1.以上证指数为代表的大权重类横盘整理震荡,消化短期均线系统乖离修正,概率50%。

2.板块轮动下继续冲高,国家队持股核心动力直接击穿前面目标位后打穿全年震荡箱体后走单边上升趋势,概率25%

3.构筑短期大双头,全年三重顶,行情至今告一终结,小票补涨以下,OVER。概率25%。

介于此,以上三种情形作为讨论,我个人目前倾向于第一种,而第一种情形最大的问题在于接下来在这个地方不要做太久的停留,即要么回踩确认以下,要么放量直接拜托密集成本区,这是上证方面,而中小创方面距离新高还有段距离,判断他会补涨,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要不要做潜伏,什么时候买,买了之后小票不涨大票如果再飚呢,心里能否承受这波动这些问题的思考都要考虑在内。


上证指数跨越年线了,是的,意义非凡。这一次,和一个多月前的那次不一样。按理说,一次冲击年线失败,通常会有较大幅度回撤远离乖离,年线这东西一年交汇一次,而这一次仅是一个浅回撤,因此再度交叉的时候,市场用来冲击年线动用了较大的成本,上一次冲击年线我们讲过,是以时间换空间的被动碰触,属于“碰瓷”式“我在上面,你来动”结果高压遇阻回落,而这一次我们看到以国家队持股为主的中字头主动攻击后站上去,虽然过程战战兢兢,甚至盘中再一次高压碰触后呈现较大幅度跳水,但尾盘最后还是收回来了,单纯从意义上讲,目前的形象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我们通常对待年线的观点是:

1,突破。

2,突破后回踩。

3,确认。

确认的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技术分析里在趋势的判定上有一个“假突破”的范畴,何为假突破,价涨量缩,量能不济,无法得到场内参与者统一认识,并且行情无法吸引场外增量资金入场,单纯靠场内存量的部分打游击可以,全面参与的行情很难,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盘中下半周大盘股作为主战场博弈明显,而中小票出现派发迹象。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场内资金腾挪中小市值去以中字头的大市值参与博弈,小票跌不要紧,大票接力不上才是关键问题,存量博弈的格局目前并未发生实质改变。

国企改革进入到中级阶段,去年下半年国企改革的题材从一线央企,再到年初的供给侧,最后到落实各地方省市和细分行业等,这是一条大的主线,债转股成为“去产能”的代名词换了种说法,上周关于债转股的话题说过:短期而言大概率受益于AMC(银行坏账资产)上市公司可以甩掉包袱,但长期看对于债转股的三方,银行,amc,企业这三方终究是要还的,对于这三方之间的博弈,从资产负债表,盈利增速,估值三个角度来看,包括有色,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是潜在的受益一方,我们以前分析这类资产上涨的逻辑时候通常考虑的是要么流动性货币宽松政策导向,要么流动性偏好改变导向,而这这类资产属于典型周期类,目前属于修复阶段。

而国庆后仿佛换了一片天,地产严厉调控政策预计三个月内既显现,本轮地产政策主要是地方政府针对房价调控政策带有明确中央意志的属性,有别于2015年前的一刀切政策,这一意味着地产政策并非按照城市进行划分,而是针对那些明确有价格上涨增速过快的限制,这就与供给侧下的去库存产生了逻辑上的矛盾,因此在未来政策判断上将会更加复杂,而对于股市来讲,政府收紧房市信用政策,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并不是直接抬升利率,主要考虑到对利率敏感的周期性行业及负债压力较大的原因,加上人民币加速贬值的确定,四季度央行的货币政策预期将更加困难的判断取与舍,房价涨跌不在本人讨论的范畴内,我更关心的是社会集中的闲钱在人民币加速贬值下会否进入股市,这个问题显然更具讨论意义。前天刚发布9月份PMI数据,由于新政出台是国庆期间密集出的,在数据上还没有体现,预计本月后的数据看会对心里预期影响构成负面效应。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