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A股市场展望:机会在哪?
股友378Q60x610
2015-12-28 09:39:46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回首A股过去的2015,步步惊心,经历人生百态的冷暖炎凉,从疯牛到闪熊,惊魂未定.从这场以证监会为首的监管层严厉调控的背后,可以看到我们的A股市场更多的是一场博弈的游戏.本是一场非系统性调控,硬生生的差点弄成系统性的金融海啸.而这一切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出来埋单.至于那些发股灾钱的人,人在做,天在看,出来混,迟早要还.回顾这一年,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经历中添加了浓重的一笔. 在未来的投资里程里,会把风险控制看的更重要。当多米诺骨牌连环倒下的时候,这一场景我们所有人从未见过,券商的平仓止损的线成为压垮融资者和整个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已至最后包括证金和国家队拿出上万亿的真金白银来兜底。成也杠杆,败也杠杆,一加一减,冰与火之歌.在经历大喜后的大悲,真是人世间的冷暖.

过去已发生的事都过去了,回味再多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展望一下未来吧。

一.[结构性大于全面性]
提出结构性观点,是对基本面未来并不确定的前提考虑,我们知道,传统理论的资本市场是对未来预期的反应,通常是6-9个月,但A股例外。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未来5年的经济长远规划进行定调:即供给侧改革.从着力增加有效供给的角度,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并释放新需求,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同以往的刺激需求端不同,增长本源创新,强调制度供给,寻求改革红利,长期通过供给端突破以往的增长困境,通过比例改革从而实现长期改善效率的目的。

改革的步伐一旦迈出就不会轻易收回,我想中央制定这一政策市场从长远规划做考虑的,因为从过去的2014到2015年我们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工业及企业盈利的负增长贯穿全年,这种局面未来如果不能改善的话,不仅不能阻止下滑的势头,包括国企在内,周期性行业企业的经营困难只会更差,不仅如此,关系链上涉及的金融和财政会加大风险,我想,管理层应该在进行全面调研之后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危机意识的存在可能.

试图解决这种局面的第一步:即减产,去产能,消化库存.
所以我们从最近的消息面上已经看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一系列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政策出台,包括提出的“化解房地产库存六条措施”的政策。按照加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住房制度改革的中信在于将非户籍人口纳入公租化体系,实质上是释放商品房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取消和放开以往的地产限制措施,(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 去行政化是未来的方向,价格的变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我认为:去库存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期限错配.最主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而超过60%的库存却积压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通过外来人口是不足以化解这个巨量库存的.而即便是外来人口的就业来化解,也只能助推北上广深的繁荣继续,并不能实现全面繁荣,因为三四线城市的库存积压已经导致了地方财政的巨大压力。所以管理层想到了化解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本地人和农村户口回乡政策,以本地人扩大至周边通过时间和政策慢慢化解需求,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改善住房代表了生活改善的提高,化解过剩产能也算是为国接盘的一种吧。而在顶层设计的一端上,效仿美国设立国家住房银行(美国的是房地美&房利美)开设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提供低利率资金,缓解购房者购房压力。

第二步:减税.
整个宏观调控模式需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减税是第一步举措。经济下行时期,减税是重要的调控工具之一,也是阻止经济下滑的举措之一。对于企业而言,通过降低税率可以直接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包括资本的税后报酬等,刺激劳动与资本供应的增加,从而推动其潜在的产出增长。对于居民而言,减税可以直接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有利于间接刺激消费,增加经济活力与消费需求;对于政府而言,有弊也有利。虽然短期税收可能会减少,但长期来看,则有助于增加政府的税收。因为其会产生长期供给,以短期阵痛换取长期安逸。

而整个周期性行业以房地产为代表,都面临此类的难题,房地产行业解决了,其他行业也都影刃而解。牵一发而动全身。结构性的问题,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就很难给出类似去年此时全面性启动的根本逻辑,所以,在未来一年的展望里,周期行行业的投资,只能是阶段性或波段性的。


二[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管理层审时度势的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压力主要来自内、外两方面:
从外部环境来看,在美联储加息之后,美国上岸了,但欧美日本等经济复苏目前都不确定,全球经济都面临着总需求不足与增长缓慢的局面. 客观的讲,外需在短期内很难有起色,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靠化解本身内部需求,推动以需求为主的改善包括盈利自然增长和改革进展加速以及稳增长政策等,这些是可以确定的。

而不确定的因素包括:
1 利率空间。
2 存款准备金释放空间
3 人民币汇率下调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