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停的交行 你要怎么混
股友X665838N31
2014-07-30 07:02:52
  • 点赞
  • 4
  •   ♥  收藏
  • A
    分享到:
  核心提示:据笔者从业内获悉,有不止一家银行争取和讨论过员工持股激励机制的相关方案,但因外部环境尚未就绪一直没有成行。

  A股流通股本327亿股的交通银行昨天被封死在涨停,堪称历史奇观。要说原因,各银行优先股方案陆续出台、资金涌入香港通过“沪港通”可投A股等或为银行股普涨“底子”,而路透一篇“交行已经上报实施混合所有制申请”的报道引发的想象空间则是导火线,直接烧得买盘爆表。

  现象背后,想必看官有两个问题:一、交行真的提交实施混合所有制申请了?二、交行这个混合所有制,要怎么“混”法?

  交行“申请”了没?

  先来说“提交申请”。在笔者看来,纯正意义上的提交申请,首先应该有个行政管理主体(不管是国务院还是直属机关央行或银监会)正式接受申请,配以申请单位资格限定、递交文件内容要求、申请机构董事会决议、申请时间窗口规定等要素,然后进行评估、审核、准许试点。据笔者了解,所有可能涉及的管理部门并没有类似“接受申请”,或者说,还远没到这一步。对于“银行混合所有制”这个新事物,各方也还在研究阶段。

  “中央选试点金融机构前,肯定是要先定方案的,过程中总还要全局性找部委办一起讨论研究的。”一名银行业资深人士猜测。

  那么,路透的报道是否无中生有呢?显然也不是。或许,把刻板的文书性质用词换成“表态”或“意愿表达”,更接近包括交行在内的几家“很有积极性”的银行现状。允许笔者打个比方:就像是下学期有个学科竞赛,在这门学科上成绩比较好的几个学生会向老师表态自己会努力学习,有的甚至还写了学习计划书,争取参加竞赛一样。

  “但要说非常细化的方案,比如股权比例怎么调,董事会结构怎么动,现在下结论肯定太早。”上述资深人士称。

  仔细玩味,涨停的交行昨日收盘后的公告拿捏的也是这样的尺寸:不过不失地“表达意愿”。交行在公告中称:“高度关注国家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要求,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以此推动本公司改革的深化,强化风险管控与责任约束机制,激发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什么是交行涨停?

  为什么敏锐的资本市场会把交行捧到浪尖?倒推交行此前的种种“迹象”,有四个原因或许刺激了投资者的嗅觉。

  第一,是交行已经初具“混合”特征的股东结构: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海外资本共同参与。值得注意的是,身为“五大行”,交行的国有持股比例比其他大行低。按董事长牛锡明的说法,“截至2013年末,国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6%,汇丰持股19%,社保基金持股13%,企事业股东持股6%,其他社会流通股和小股东占45%,实现了股份结构的均衡化”。

  第二,是交行“改革癖”的基因加上“改革派”的一、二把手。这个“爱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是国内第一家引资、重组、上市的国有银行,第一个推行高管二级市场团购自家股份的银行,基本也是国内最早提出股权激励并持续探索可行性的国有控股银行,前不久该行又在大行中首提全面的事业部改革。

  第三,是交行“两化一行”中的“国际化”受到认可。在这一点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海外有影响力的大型银行”也是挑选混合所有制试点银行的考虑项目之一。因此,除了交行,中行也有不小的试点风声。

  第四,是牛锡明作为一把手的高调举旗。他在2个月前的公开论坛上就选择了“深化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演讲话题。在他看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是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行业准入放开和互联网金融崛起等外部挑战下的必然选择。而在前不久李克强总理约见6名企业家时,牛锡明也在其列,有一种外围猜测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或被提及。

  交行怎么“混”?

  说到怎么才算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个市场必然会有的疑问是:交行股权已经国有的、外资的、社会的共生了,难道这个所有制不已经是“混合”好了的吗?所以在此,笔者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牛锡明每提“混合所有制改革”,前面都会加“深化”二字。

  笔者观察几家“态度积极”的银行的诉求发现,“深化”的第一个目标,其实是将“有名欠实”的情况扭转过来。其实,“名”上的“混”,是混在股权结构多元化;而“实”上的“混”,是借助股权结构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谁能说股权已经多元的银行们的董事会真的有完全决策功能了?董事会决策带动的激励考核、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都能润滑无碍地推进了?谁能说这些银行们的内部制衡机制已经健全了?

  其次,股权架构会不会有调整?即原股权结构基础稳定下的调整。稳定之一,牛锡明表过态,坚持国有控股地位,这句话用通俗的话语翻译一下,就是财政部第一大股东的地位牢不可撼,或许也可以推衍出,国有资本的基本占比不会大幅缩小。稳定之二,单一外资股东持股不超过20%是有章可循的,在这个基本条款不修改之前,多年姻缘的汇丰想要多爱交行一些,恐怕暂时来看不行。

  那么,什么是有可能调整的呢?第一,“外资的、民营的股权总占比也许会适度扩大。”上述银行业资深人士猜测。换句话说,国有持股比例也许还可以再收缩。别小看这种调整,那至少代表了一种方向:股权占比不仅是财务投资赚点钱,还是对银行经营的某种话语权。这种方向的意义在于,更为市场化一些的声音在加大音量。

  上述人士的猜测算是保守的,更为大胆的言论是中投副总经理谢平去年中在温州大学演讲中提及的:试点国有股的“全民化”或“民主化”。媒体转述谢平观点称,逐步减少国有股比例,工农中建交的国有股比例都可以下降到30%。

  第二,是另一家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同业观察后的分析:即便在股权不变的情况下,民营的、外资的股权要与国有股权“分庭抗礼”,其落脚点,也是某种对经营决策的话语权。

  而事实上,上述趋向并不叛逆。它符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大方向要求。

  最后说一个同向事件:交行要搞员工持股激励吗?之所以说是同向事件,是因为这符合所有制“混合”的取向,但即便没有相关改革也可以独立存在,就像改革还没开始,交行的高管已经团购好自家股票一样。

  其实,据笔者从业内获悉,有不止一家银行争取和讨论过相关方案,但因外部环境尚未就绪一直没有成行。此次进行高管持股的交行事实上也是最早提出股权激励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早在2005年6月在港上市的招股书中,交行就披露将实施股票增值权计划。而中行和工行的招募说明书中也都曾明确指出,上市后将对高层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07年7月6日,建行回归A股前夕,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正式公布了员工股权激励方案,宣布该行约27万名符合资格的员工可通过“认购奖励”的方式,分得共计8亿股的建行股份。但以上股权激励计划都因故未能最终实施。(夏心愉/第一财经日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