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再平衡,如何提高收益?
股友18162M1x99
2015-09-29 10:28:25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前面已经讲了,通过定投与反向定投,做到了平均的卖出价格高于平均的买入价格,从而使得股债平衡模式获得了不菲的超额收益。
       但是也有人指出,这种模式下,定投也好,反向定投也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低估区域买入和高估区域卖出,虽然收益波动大幅降低了,但是收益的提高还是极其有限。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对什么是低估区域,什么高估区域进行定义。
       经过长期的思考,在初始阶段,我采用了如下的模式:以总股本加权方式,计算全部A股的市盈率、市净率,并求其自2000年以来的正态分布图作为A股市场估值分布。
       利用正态分布函数,我把所有的估值数据限制在了0~100%这样一个范围内,如果采用两分法来划分,那么很明显,50%以上的区域为高估区域,而50%以下的区域则为低估区域。
       当然,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采用三分法,把67%以上的区域划分为高估区域,33~67%中间的区域划分为合理区域,33%以下的区域划分为低估区域。
类似的,还可以采用四分法,把75%以上的区域划分为高估区域,50~75%中间的区域划分为偏高区域,25~50%中间的区域划分为偏低区域,25%以下的区域划分为低估区域。
       如果你是一个追求精细化操作的人,还可以采用五分法,把80%以上的区域划分为极度高估,60~80%中间的区域划分为轻度高估,40~60%中间的区域划分为合理区域,20%~40%中间的区域划分为轻度低估,20%以下的区域划分为极度低估。
       假如你是一个足够变态的人,那么你还可以无限切割,十分法,百分法……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天地分阴阳,人分男女,其实两分法就挺好的,譬如何时开始定投,何时开始反向定投,我想现在大伙儿看到现在,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高估区域内我制定了一个仓位最小化原则,也就是50%以上区域内做反向定投只卖不买,而低估区域内则制定了一个仓位最大化原则,即50%以下区域内做定投只买不卖。
        至于说减仓以及建仓的速度,各位看官自己看着办吧,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哈哈哈。
        这是以申万A指为基准,采用上图中的平衡模式,债券按照5%利率计算得到的模拟指数,在申万A指收盘仅有3400点的情况下,模拟指数却已经做到了16000点,是不是有种一骑绝尘的感觉呢?
       哪怕你是2000年高点才开始进入A股市场,只靠着这一招,光是做点ETF和债券,到现在就能轻松赚到十多倍的收益,是不是很HAPPY?
      至于其它的几种理论仓位处理方式,等我有空了再写吧,不要催啊,容我去吃个苹果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