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追踪基金的陷阱
股友Do03080692
2017-03-30 10:56:31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达人专栏】黄元山

投资者购买主动型基金,当然是深信基金经理及其团队的投资策略,能因应市场状况灵活操作,最终帮助自己赚取更丰厚报酬,因此愿意负担比被动型基金较高的管理费。然而,投资者是否想过,基金经理也会偷懒把投资组合直接复制基准指数了事,变相令你买入「秘密追踪基金」(Closet Tracker)?

笔者记得,去年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ESMA)曾不公开点名表示怀疑,欧洲有六分之一的主动型基金收取高昂管理费,但基金经理却没有积极管理投资组合,此举有损投资者利益。对此,投资者权益组织Better Finance便展开深入调查,近日公开怀疑是「秘密追踪基金」名单,当中施罗德、富达摩根大通、亨德森、东方汇理等80间著名国际性金融资产管理机构,通通榜上有名。
今次Better Finance调查报告,主要是在2009年至2014年底期间进行,整个调查涉及1,013只欧洲股票基金,最后发现当中有165只基金怀疑是「秘密追踪基金」。至于调查准则,基本上是指该只基金的主动比重(active share)少于60%,同时它与基准指数表现的追踪误差(tracking error)少于4%,就有可能是「低主动比重」基金,亦即「秘密追踪基金」。

报告举例指出,东方汇理旗下一只新兴市场基金,其投资表现与基准指数基金表现并无明显差异,但管理费却是全球最大规模被动型基金领航(Vanguard)旗下传统开放型指数基金的十倍。当然,这些被点名怀疑的资产管理机构亦立即作出响应澄清,好像富达旗下便有9只基金上榜,该行发言人表示,主动比重和追踪误差都是检视基金表现的有效工具,但不应该单靠它们判决结果,调查机构及投资者都应该观察其他数据数据,例如基金经理的资历、所得花红等,他亦补充在Better Finance名单中,很多主动型基金都有投资大型股指数(large-cap indices),而在现实中以主动比重去操作这类资产,本来就有难度。

总括而言,过往不少学术界人士及投资者权益团体表明立场,投资者有可能付出高昂管费用,却跌入「秘密追踪基金」陷阱,这样倒不如直接购买成本便宜的被动型基金,反正两者投资报酬差不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