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5-31 19:33:52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辽宁
天弘调研团带你走进产业,沉浸式调研引领行业实地探访潮流


一间光伏小屋,究竟能发多少电?够一家人的日常使用吗?

光伏专家老杨带我们走进一家光伏小屋,算了一笔账。一个5、60平的光伏阳光房,装机容量可以达到10kw,一天平均能发电30度-40度,以一个普通家庭每月用电300度来算,的确是够用了。



光伏小屋(图片来源:天弘基金)

那如果我们也想给自己弄一个小阳光房,造价会很高吗?

老杨又算了一下,屋顶的部分,大概是1000多元一平方,储能部分大概是1度电2000元左右,如果一体机存10度电,造价2万元左右,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一拆解,没有装过光伏板的人,也能理解,为什么坐高铁时,路上见到带光伏板的居民小屋越来越多了,以及,为什么光伏产业会高速发展。

这是天弘基金自2021年推出的《走进产业》系列视频的开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冉冉升起的光伏产业侧影。并且,老杨预测的“中国光伏会有20倍增长空间”,到如今正在一步步实现。

金融投资,需要这样的产业视角。

中国光伏为什么能够站在浪潮之巅?歼20和国产大飞机C919技术成色如何,对我国有什么意义?创新药为什么能得到市场的追捧?大家都说白酒越放越香、越卖越贵,所以白酒企业利润会不断增长,可白酒为什么越放越香?

这些问题关系到投资的基本逻辑,但一般人很难接触到产业一线,坐在办公室,大概率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到产业去,到现场去,就像鲍勃迪伦最出名的民谣唱的一样,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扬)。

从理解基民需求开始

这几年投资市场里非常火的,有消费、医药、芯片、光伏等赛道的主题基金,累计吸金至少千亿,造就了不少史上罕见的高规模股票型基金。但问题是,买的人真的知道自己买的什么吗?

在社交平台浏览一圈会发现,“盲买”的人其实不少。“为什么这只基金跌成这样了?”“天哪,我还要加仓吗?”——堪称小白基民的灵魂拷问。

如果是买风格稳健的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盲买”的问题或许并不严重,但对于高弹性的股票型基金来说,风险则被明显放大了。

再加上2021年以来A股走势偏弱,波动和分化加剧,本来市场就没怎么涨,还出现了极致的风格轮动,比如前段时间还在炒光伏、储能、军工,没多久切换成了计算机,再然后,中特估又开始火热起来……

结果就是,有许多盲买的投资者,钱包很受伤。



基金投资者提出的疑问(图片来源:支付宝、豆瓣、天弘基金)

究竟该怎么投资?怎么选择产品?这是大家的真实疑问。

进一步分析用户痛点,A股市场和美国这样成熟的市场不同,国内投资者更爱投资行业主题型基金,顾名思义,即聚焦在单一赛道的基金产品,像上面讲到的消费、医药、芯片、光伏等等,都是这类。

像前面所说,这些行业之间的景气度变化很大,不像买宽基一样相对平滑了单行业的波动,如果贸然买入,能保持一颗大心脏、坚守到赚钱之时,对普通人非常难。也因此,的确需要纵向深入,对产业有一定了解和研究。可究竟该怎么做呢?

走进产业,才能找到投资价值的真相

研究员、专业投资人进行投资研究,实地调研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非要”去实地,是因为,一家公司、一个产业的发展情况,不仅体现在报表可见的利润、库存数据上,更体现在企业管理风格、一线业务人员工作面貌等非标准化因素,甚至,非标准化因素更为重要,因为,“人”以及其延续下来的文化,才代表了企业和产业的长期竞争力。

举个例子,天弘基金推出的走进产业之“与疾病赛跑的产业——创新药”,就带大家认识了一个资深产业人,以及一个令人感到振奋的产业。

白迎军博士是一个拥有十余年制药行业经验的专家,当他从外资制药大厂离开,去往本土的、而且是身为乙方的“小厂”,身边有许多亲友不理解。但他很坚定,因为站在产业一线,他已经看到了创新药以及其带动的CDMO产业的巨大空间。

多年积累之后,2019-2022年之间,他所在的企业营收复合增速超过了60%,“这个产业发展得比当时预想的还要好”。

白博士认为,创新药是解决大家未被满足的用药需求,而当下“中国的创新药产业处在一个井喷的阶段。”“我们没有辉瑞,没有诺华,我们创新药发展的动力来源,就是我们庞大的中国市场。”



白迎军博士(图片来源:天弘基金)

由小及大,国家需要这样一批一马当先的企业和专家。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从模仿、跟随,到开拓,尤其是在硬科技领域的攻坚突破,决定了长期经济发展的动力。对投资者而言,未来的增长机会,也大概率会出现在这样的领域。

此即天弘走进产业系列的“初心”——走进产业,寻找价值真相。身为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天弘基金希望与中国的优秀产业共成长,也与投资者分享它们长期成长的红利。

“走进”而不是“走近”,是因为不只要走马观花,还要沉浸式体验。“走进产业”给基金投资者展示鲜活具象的产业面貌,让资深产业人讲述产业故事和从业心得,展望产业空间,让用户看得到实体、听得懂核心技术、感受到投资价值

而相对于品牌立场自说自话的卖点叫卖,显然这种真正洞察用户需求、产业发展的内容更能被看见,被记住。在一众花样繁多的基金营销中,这是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也形成了天弘的特色栏目之一。

在产业选择上,天弘走进产业栏目有两个考虑,一是面向未来的产业,聚焦技术突破,讲出生动故事,二是用户调研中用户感兴趣、有潜力的产业,迄今已探访了光伏产业、军工产业、创新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饮食产业。就嘉宾而言,产业人均为从业10-20年的资深专家,是走在核心技术前沿的上市公司研发领军人物,加上天弘基金的资深基金经理,尽可能看透、讲透产业价值。

天弘基金从2021年开始推出走进产业系列,随即引领行业实体探访风潮,得到了用户的一众好评。未来,天弘基金还将持续洞察用户需求,与投资者一起,走进更多有价值、有前景的产业。



走进产业视频用户评论(图片来源:视频号、天弘基金)

2023,是不是布局消费复苏的好时候?

近期,走进产业最新篇《食品饮料——14亿人的吃喝生意》则关注了饮食产业,这是离普通人的生活最近的产业,也是A股历史上的长期业绩冠军。

食品饮料指数中,白酒的占比在60%以上,白酒的情况很大程度影响着这个产业的走势。这次,天弘饮食调研团与国家一级品酒师周山荣一起走进糖酒会,在人潮涌动中,看到了消费复苏的迹象。



可以看出,从产业的维度,食品饮料行业将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行业,那么当下该怎么看待投资时机呢?

短期看,防控政策调整之后,食品饮料行业反弹幅度较大,3月以来出现了调整。当前居民消费意愿有所恢复,五一出行人数较2019年增加20%,但人均消费金额减少了15%,说明消费仍偏谨慎,这也是经济的囚徒困境。

不过,从基本的经济传导链条来说,消费恢复,滞后于居民收入提升,也就滞后于企业利润的好转和经济的恢复。

天弘饮食ETF基金经理沙川预计,企业利润好转将在3季度体现,所以对今年3、4季度的消费以及食品饮料比较看好,“当前由于一些食品饮料经营数据不及预期导致的下跌,是投资该行业比较好的时机。”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