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神论金黄金珠宝商回忆大妈抢金潮:工厂产多少我们买多少
股友5KP3399991
2014-09-29 09:56:44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国际黄金价格再度迫近前期调整低点,“中国大妈”已经没有了去年抢金时的激情。曾经因为“大妈抢金”而迅速膨胀的黄金产业也遭遇了寒冬,部分小规模黄金加工商已经开始撤离市场。
  没有了“中国大妈”,黄金产业该何去何从?
  9月,深圳会展中心内珠光宝气,琳琅满目,国内最大的珠宝展——2014深圳国际[-0.54%]珠宝展深圳珠宝节令人流连忘返。10公里之外的水贝,突如其来的大雨,使人们的脚步更为仓促,穿梭过挤满车辆的街道,奋力挤进金碧辉煌的金饰店内。
  作为国内最大的黄金加工基地和珠宝交易批发中心,水贝正迎来一年中的金饰品的采购高峰,零售商和渠道商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国庆、新年旺季,做好进货的准备。
  然而,面对拥挤的人潮,黄金珠宝商们却无法重拾去年的喜悦。黄金价格一路走低给加工产业链带来了重重压力,在十多年的野蛮生长之后,黄金产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竞争白热化、技术同质化已经阻碍着行业的进一步前行。
  改变、转型、突围,这些在一年前还非常陌生的词语,已经成为黄金产业链的新坐标
  凋敝的黄金加工基地
  与外界想象得不同,一年前“中国大妈”的抢金潮,尽管带来了短期的巨额销售,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拯救黄金加工企业。意外的狂欢之后,一些中小黄金加工商不得不直面猝死的命运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黄金价格从最高的1920美元每盎司,跌到现在1200多美元,整个黄金饰品产业已经感受到了利润压缩的痛苦。”上海一位大型黄金饰品上市公司的投资部负责人叶先生说。
  作为国内最大的黄金加工基地和珠宝交易批发中心,水贝同样未能幸免。
  “去年大妈抢金潮过后的首个春节,水贝的一批黄金加工厂就倒闭了。”提起行业萧瑟景象,叶先生感触颇深。
  在深圳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由于资金弱、技术积累不足,很多加工商原本就难以为继,黄金价格的下跌更让他们举步维艰。
  “以前,黄金每克的加工费2块多钱,现在只有7毛左右了。”在深圳拥有一家中型黄金加工厂的胡总,参展深圳珠宝展期间脸上难露笑容,眉头常常紧锁。
  “确实是这样,主要是一些小规模黄金加工商倒闭了。”许先生是水贝一家规模排在前几位的黄金加工厂家的销售总监。“去年4月份,国际黄金价格从最高1920美元降到1300美元,引起了‘中国大妈’的一轮抢金热潮。”
  “抢金潮时,新增加了很多加工企业,当时看到钱特别好挣,就有很多人说也要去搞个工厂。”许先生告诉记者。
  据报道,2013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中国大妈动用上千亿资金,抢金300吨。这一数字甚至是黄金特许经营权放开的2002年中国黄金消费总数的1.5倍。
  “去年大妈抢金时,我们公司在深圳每个大型加工厂都派驻了专员,工厂产多少我们就买多少。”一家大型黄金珠宝集团内部人士回忆道,入行以来从未见过如此阵仗。
  可惜,“中国大妈”未能保持持久的购买热情,黄金价格低位徘徊逐渐消磨了市场的信心。“加之,黄金常规加工技术没有任何秘密可言,门槛不高,开厂很容易。一拥而上之后,很容易一哄而散。”许先生说。
  小加工商缺乏风险把控
  “黄金行业是个高资金密度的行业,只要行业稍微一调整,小加工商马上就开不下去了。抢金潮过后,黄金价格继续走跌,小加工商又没有套期保值的工具,支撑不下去也是意料之中。”
  在许先生看来,单纯因为行情高涨而进入市场的小加工商的投入所需资金只有200、300万元,其主要资产就是几公斤的黄金原料在周转,抗风险能力非常弱。“黄金行业是个高资金密度的行业,只要行业稍微一调整,他们马上就开不下去了,就接不到单了。”抢金潮过后,黄金价格继续走跌,这样,一批新开的小工厂就挺不住了。
  许先生还分析称,黄金产业对品质的要求比较高,客户并不图加工费少几毛钱就去找小加工厂做,那样的话,到头来不值得。客户宁愿加工厂把东西做精细,然后把批发价提上去,而并不是倒逼源头来降价。因此,小的加工商技术上的细微差距,也会令他们在行业紧缩时死亡。
  此外,对于规模较大的黄金加工企业来说,它们有银行提供的“借金还金”中间业务,并不惧怕黄金行情的涨跌。
  “‘借金还金’是银行的中间业务,类似于影子银行。” 许先生说,“这种业务就像是加工商们种地,银行借给他们一把锄头,收割完粮食之后,再把锄头还给银行。”比如,在年初,加工商向银行借入了300公斤黄金原料,到年底的时候,加工商还给银行300公斤的原料,再加上平均约6%的年息,也就是多给银行18公斤原料。在这一年时间内,银行并不会过问加工商将这300公斤原料如何处理。
  “事实上,这是一种形式的套保。”许先生说,不过相对于进行黄金T+D的对冲,“借金还金”更有利于节约资金成本。如果采用T+D,买进黄金实物的时候,首先要去上海黄金交易所抛空同样多的黄金,这要交保证金,这些资金本身就有资金成本。如果行情波动大的话,可能还要追加保证金,增加资本成本。
  但是,银行只向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商提供该类业务。而小的加工商,在面对价格下跌时,只能通过不断卖货进货的方式,拉低平均库存成本,但是,“如果行情继续往下走时,那也就会有压力。”
  “更大的压力来自于销售。”许先生说,不管行情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销售不行,都会有压力。“最怕的行情是黄金的阴跌,每天跌几毛,老百姓买涨不买跌,那就完了。”他说,黄金大涨大跌,老百姓抢货,那还真不可怕。
  “黄金十年”即将终结
  从2002年国家放开黄金特许经营权之后,我国的黄金加工业进入了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庞大的黄金消费市场也就此启动,2013年,我国黄金消费量高达1176.4吨,位居世界首位。然而,高处不胜寒,在黄金价格持续低迷之际,我国黄金加工产业也遭遇了行业寒冬
  2002年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宣布从即日起全面放开黄金制品零售业务,黄金制品零售由原来的许可证管理制度变更为核准制。
  从那时起,任何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营黄金制品零售业务。“黄金”十年也就此到来。2002年中国黄金消费为202.3吨,2013年中国黄金消费量达到1176.4吨,年均增长超过50%,一举成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
  中国黄金协会不久前发布的《中国黄金年鉴2014》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黄金增长197.98%,达到1506.5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进口国。
  就在中国的黄金市场高歌猛进了十年之后,2011年,受美联储退出QE的影响,国际黄金价格应声暴跌,中国的黄金市场迎来挑战。
  2014深圳国际珠宝展期间,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2015-2020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消费需求与市场竞争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1-2013年,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增速由2011年50%左右下降到2013年的19.83%左右。
  翻开老凤祥[1.79%资金研报]、豫园商城[1.38%资金研报]、潮宏基[0.00% 资金研报]等黄金饰品类上市公司的年报,便不难发现,黄金产业链上的企业盈利能力所受影响更为严重。2011年,老凤祥的净利润增速为83%,次年降至17%,今年上半年为7.8%;豫园商城2011年净利润增速为27%,次年滑落至13%,今年上半年为负增长37%;潮宏基也由2011年的46%增速降至次年的-13.75%,今年上半年为20%。
  而背后的逻辑就是普通黄金饰品占比较高。
  自2002年始,黄金价格一路上扬,给了市场一种“迷信”的观点,就是黄金价格永涨不跌。在特许专营放开后,黄金产业的各个链条粗放扩张,激烈竞争,尽管毛利趋向平均水平,但消费端的旺盛,使得整个产业忘却了竞争带来的低毛利的痛苦。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黄金还有天然货币的属性。在此轮金价的大跌之下,消费终端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十年“迷信”结束,整个黄金产业链的痛苦期来临。
  觉醒中寻找突围方向
  痛苦并未打消变革意识,黄金加工商们也正在觉醒,胡总也正在筹划自己的品牌,他已经在北京和天津开了几家门店,重点转型精品黄金和彩宝类产品,并设立了自己的品牌,试图创出一番天地
  “我们当前都是靠走量,就是通过利多销,以量取胜。”许先生说,现在要进行转型,“也就是要突破,找文化概念、题材概念,提升整体毛利率。”
  “黄金十年”期间,中国的黄金加工产业只看到了加工的微博利润,给国外舒舒服服地做OEM,迷信黄金价格的只涨不跌,罔顾了做品牌的重要性,使自身在行情突变的情况下难以适应。
  现在黄金加工商们也正在觉醒,胡总也正在筹划自己的品牌,他已经在北京和天津开了几家门店,重点转型精品黄金和彩宝类产品,并设立了自己的品牌,试图创出一番天地。
  日前,叶先生正利用深圳珠宝展的机会为公司考察合适的投资项目。“我们现在的普金业务占比接近95%,翻开这两年的报表看看就知道,毛利和盈利下降得厉害。”他说,公司拟计划向毛利更高的“非金”业务进行战略转型。
  “虽然黄金仍有可能重拾升势,但转型已是必然,单纯保值功能将弱化,突出设计感和文化底蕴,加速与相关品类融合将是黄金饰品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一家黄金研究人士表示。
  除了业内企业的突围,产业资本也对黄金消费牛市寄予期待。今年年初,在昔日大佬黄光裕指挥下,国美宣布斥资10亿元进军黄金市场。似乎,黄金正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9月,停牌两个月的秋林集团[-1.02%资金研报]对外公布重组预案,黄金加工商深圳金桔莱将借壳登陆资本市场,涉及资金规模达13.5亿元。资料显示,深圳金桔莱专业从事珠宝首饰、金银工艺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黄金饰品、铂金饰品、镶嵌饰品、黄金工艺品、投资金条及其他产品六大类产品。
  非金化产品转型加速
  在深耕黄金产业链的同时,不少公司也将目光投向了更有潜力的镶嵌类产品和彩色宝石类产品。据了解,一些PE资本已经看中了彩宝行业的未来爆发性增长空间,并进行了相应布局
  记者在展会采访时发现,传统普金(普通黄金业务)已经不是各个商家的主打,取而代之的是精品黄金和创意黄金产品,更有多个品牌已转向镶嵌类产品和彩色宝石类产品。
  从多家公司的半年报看,尽管各家公司的黄金饰品仍是主流,但镶嵌类产品毛利远超黄金和铂金饰品。
  叶先生与一位券商投行部穆经理一起,来到一家彩宝(彩色宝石)加工企业,沟通投资机会。“未来起码五到十年,这个行业将出现爆发性的增长。” 穆经理列举了多条逻辑,一是参照德国和日本的模式,目前两者的彩宝销售规模已经超过“普金”规模;二是80、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体,中国人的黄金消费习惯正在改变,一旦品牌效应起来,市场就会被激活;三是彩宝的价格、样式风格更容易为市场接受,近两年的市场增长已有所印证;四是彩宝不仅融入了国外的文化,同时也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部分高端产品也有一定的投资和收藏价值。
  据介绍,目前彩宝的加工毛利率达到20%以上,要高出黄金加工的一倍以上。“以前黄金市场是打高精度的口号,如999千足金,9999万足金的。现在再做高精度已经过时了,目前都开始向高毛利的K金、镶嵌、彩宝类进行转型了。”叶先生说,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消费的风格已经开始在切换,比如K金的销售近半年来一下子就起来了。
  记者近期也走访了广州几大百货的黄金饰品店面,K金类、彩宝类的展示品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了黄金饰品,与两年前有很大不同。
  穆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不少PE资本看中了彩宝行业的未来爆发性增长空间,并已经进行了相应布局。比如深创投等PE目前的投资战略中,该行业已经占据重要一块。作为彩宝行业的典型案例,丹麦珠宝商(Pandora A/S)潘多拉是业内的龙头,近年来持续向好的业绩支撑股价持续上扬,今年以来股价上涨接近50%。
  穆经理正在为这家彩宝加工企业做上市前的辅导,“现在市场上还没有这一业务的上市公司,我们要做成首家。”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