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涵宇:央行为何再次出手降息?
股友F07732d689
2015-03-02 16:21:33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秋涵宇:央行为何再次出手降息?
  
  央行宣布3月1日再次降息,并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这表明央行在继续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借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一次的降息,在短期内进一步强化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的势头,同时对中国国内股市也会有所带动,但对周边市场的影响料将有限。
  
  降息原因在于通货紧缩压力增大。
  
  1月CPI破1,创五年来新低,PPI出现连续35个月负增长,环比降幅扩大,通货紧缩正在由传说变为现实。
  
  物价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其中消费不足迹象明显,此前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实际消费增速低于前年。
  
  消费减速与经济下行,看起来更像是“鸡生蛋与蛋生鸡”的关系。因为私人与公务消费下降,导致相关投资增速下降,进而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造成私人收入和财政收入减速,进而抑制了私人消费和公务支出。
  
  再加上投资和净出口乏力,实体经济总需求不足问题日益突出。不过如果将通货紧缩看作是货币现象的话,那么货币因素本身是促使通缩形成的内生动因。
  
  首先是商业银行传导机制失灵。一方面是银行信贷投放不足,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下降,银行更谨慎放款,以及银行利用证券公司“两融”业务将资金投入股市;另一方面是债务人将新增信贷用于借新还旧,新增贷款并没有支持新增投资。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央行定向投放的流动性,无法有效进入实体经济,也就无法形成支撑物价上涨的力量。
  
  其次是基础货币供给收缩影响货币增速。这是资金外流的后果,近来外汇占款下降现象明显,虽然为存款准备金率正常化创造了条件,但货币供给增速下降,无疑抑制了物价总水平上涨。
  
  在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局势面前,中国宏观当局想必对通缩问题越来越头疼,因为长期物价走低会使经济陷入衰退,进而影响就业。
  
  如何应对脚步越来越近的通货紧缩,是中央急需面对的问题。
  
  结构性政策还会继续使用,而更为宽松的总量政策有可能成为常备工具,降息和降准将会轮番上阵。
  
  如果说此前央行对二度降息颇为谨慎的话,那么CPI破1后,一定会促使宏观部门的分歧弱化。在开放市场条件下,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动由双方利差变化决定。由于美元加息预期明显,人民币若降息,可能导致资金外流加剧,从而进一步收缩本币供给,并冲击国内经济。这是谨慎派持有的观点,也是央行迟迟不二次降息的理由所在。
  
  但当通缩的阴影越来越大的时候,央行的淡定就会消失,因为物价不断走低对中国经济的伤害远比资金外流严重。由于中国外汇储备丰富,资金外流显然不会冲击汇率体系。同时外汇占款收缩反而为降准打开了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更好的政策组合是三个工具同时使用,利用降息来刺激实体经济,利用外汇干预稳定汇率,并通过降准增加基础货币供给。
  
  当然,为解决商业银行传导机制失灵问题,宏观当局也会使用结构性工具,如让股票市场“去杠杆”,避免资金奔流入股市。在这些结构性政策用完后,总量工具就会轮番登场了。
  
  管经济已经成为政治新常态,因此的会议过后,大的宏观政策随时都会出台。就在统计局宣布CPI破1的当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召开,如何应对通缩,应该是这个会议跑不掉的议题。虽然此后新闻报道没有谈到这一点,但这恰恰说明,预案早已形成,而开会只是统一思想。
  
  “两会”马上开幕,经济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做好铺垫,是降息时间选择的重要考虑。降息也要讲政治。
  
  在去年11月底中国央行降息之后,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即大幅上涨0.41%,自6.1341上升到6.1591,累计达250个基点。而事实上,中国央行降息的根本意图,就是向实体经济领域释放更多流动性,而诱导人民币汇率加速贬值,则也是达成这一政策目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央行降息的举措事实上也和上周以来美元兑人民币官方交易中间价不断上调的步伐配合得天衣无缝。而在央行降息之后,美元兑人民币在此后数周内还将进一步走强,在央行上调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的背景下,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价也将在此后水涨船高,很可能在不久后上破6.30关口。而如果美元兑人民币升破6.32,就意味着人民币此前近10年的长期升值趋势被逆转,这可能会开始此后幅度更大的贬值浪潮。
  
  中国央行降息对于中国国内股市或许会有拉动作用,但是鉴于中国股市与周边市场的走势关联程度有限,因此央行降息对于全球其他金融市场的影响可能会聊胜于无。此外,中国官方在降息的同时强调,此举并不意味着其政策已背弃了此前所制定的“稳健”方针,而投资者则也因而可能将中国央行降息之举解读为阻遏经济走势进一步下滑的紧急举措,这或许会使得市场的长期信心前景仍偏向负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