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芒种过安苗节 抬着“汪公”巡视稻田保佑丰收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0-06-05 12:20:28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新京报

  在民间,芒种有着“忙种”的说法。此时,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正值插秧季。等到秧苗下地后,稻田进入管护期。村民一边进行管护工作,一边期盼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在位于安徽省南部的绩溪县,芒种时节前后,村民在结束插秧之后不久都会进行祈福活动,期盼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在当地,这种民俗活动被称为安苗节。据当地村民介绍,安苗节最早出现于唐朝,起初是祭拜神明,到今天逐渐演变成每年特定的民俗节日,除了祭祀外,还会进行文艺表演活动。

  从唐代延续至今的祭祀习俗

  秧苗下地、蔬果丰收,居住在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的村民从6月开始将迎来短暂的农闲时间。按照往年的计划,此时他们应该正在家中忙碌,准备着面饼、糕点等特色食物,以此迎接即将到来的安苗节活动。但今年,出于对疫情防控的需要,当地并未举办大型民俗活动。

  “安苗其实就是祈求禾苗平安、五谷丰登的意思,过去农民在完成插秧工作后,都会将自己制作的面食放到田间地头,以此作为祭品,希望神明保佑丰收,安苗节也算是农忙之后一项重要的活动。”上庄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柯最燕告诉记者。

  据柯最燕介绍,在安苗节中,村民所祭拜的对象为唐朝大臣汪华。后者为现绩溪县人,曾在隋朝末期统辖一方,后归于大唐。由于在统辖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因而被尊称“汪公”。

  直到今日,汪华也一直被视为保佑百姓生活风调雨顺的象征。以此衍生出的绩溪县安苗节也一直延续至今,并在2011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安苗节当日需“巡视”稻田

  一列百余人的长队穿梭在稻田之间,队首负责鸣锣击鼓,紧跟其后的是坐在轿上的“汪公”,走到各家田地时,下地稍坐一会。在如今的安苗节中,这算得上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地人称为“汪公巡稻”,主要由村民抬着“汪公”的造像巡视田园。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绩溪县安苗节不单单只是农民祈求丰收的祭祀活动,而是已经成为当地每年都会举行的庆祝活动。除了来自县内各乡镇、乡村的居民,不少周边县、市的人也都会慕名而来。

  作为曾经最具代表性的“祭祀食物放在田间地头”,如今已经很难见到。据柯最燕介绍,为了更好地组织村民进行安苗会活动,作为活动目前的举办地,上庄镇相关部门都会规划好镇内街道范围,村民可以将自制的糕点、面点沿街售卖。每到安苗节期间,上庄镇都会变成一场大型集会地,十分热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