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袭避险需求提升 货基或仍是较好的选择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0-03-31 11:26:51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网财经

  随着疫情影响不断扩大,全球各大市场近期波动剧烈。在恐慌情绪的蔓延下,各类资产纷纷下跌,股市更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巨大跌幅。同时,为应对疫情的负面影响,全球的流动性投放进一步加大,资金面的宽松导致市场利率持续走低,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的收益率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下降。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使现金管理产品收益中枢在继续下行,但由于市场仍处于不确定性,货币基金依然是普通投资者较好的避险选择。据业内某大型货币基金经理表示,其管理的货币基金在春节后受到资金明显的青睐,基金规模较2019年底已经快速增长了30%。

  市场存不确定性资金流入货基避险

  受疫情影响,近期欧美股市调整尤为明显,美股更是在一周之内数次熔断。向来有着避险资产美誉的黄金,也出现了明显调整,可以说近段时间,各类资产都有较高的风险敞口。

  在各类资产均没有太好表现的情况下,货币基金获得了避险资金的青睐。3月6日至3月27日,A股股市出现大幅下跌,但多只场内货基的规模增长较快。比如目前场内最大的货币ETF,在该期间场内规模增长近200亿元。

  同时,从海外市场来看,3月18日当周,美国货币市场基金(MMF)总资产规模升至纪录新高的3.94万亿美元(2009年1月曾达3.92万亿美元),主要原因来自政府型货币市场基金 (Government MMF) 单周2490亿美元的创纪录流入(此前最高单周流入记录为2008年9月的1760亿美元)。

  华创证券指出,美国MMF按投向可分为政府型、优先型、免税型(Tax-Exempt MMF)三种,政府型MMF主要投向国债、政府机构债券和回购等低风险、高流动性资产,因此成为流动性紧张大环境下资金的“避风港”。

  虽然随后各国政府都陆续启用了各种货币宽松工具,流动性变得充裕,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前,一味进行货币宽松对当前实体经济所面临的潜在冲击几乎是无效的。申万宏源表示,考虑到海外疫情防控难度远超2个月前的中国,短期内全球经济衰退或难以避免。预计基准情形下,全球除中国外全年经济增长0.5%,若疫情持续时间较长,这一增速或低至-1.1%,其中二季度大概率陷入衰退。

  可见,从全球来看,目前各大市场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适当的配置避险资产仍是目前投资者最好的选择。

  相比其它避险工具货基仍是较好的选择

  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到来,利率也正在不断下行。受此影响,近期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不断走低。

  从目前全市场的货币基金来看,有超过3成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在2%以下,有机构人士表示,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中枢到了2季度时或仍将明显下行。

  尽管如此,相比于其它避险品种,货基依然还有自己的优势。一般情况下,当权益市场充满不确定时,黄金,债券、货基、国债回购等品种,是大多数投资者避险的常规选择。但是从近期市场的表现看,黄金这类资产同样没能幸免。

  债基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债基都是避险的,特别在市场面临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高收益率债的风险较大,只有那些投资于信用等级较高,违约风险小的低风险等级债基,才比较安全。

  即使与货币基金流动性最为接近的国债回购,在3月16日至3月23日市场大跌时,国债回购品种GC001最低时曾连续跌破1%,这也使得避险资金转而选择场内货基。可见,在具有类似流动性的品种选择中,货基是相对较优的选择。

  更值得一提的是,从过往来看,货基曾多次经历过市场最极端的情况,经受住了考验,安全性较高。以国内最大的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为例,作为国民理财利器,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一个牛熊周期,同时也经历过市场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事件的冲击,但从未发生过任何风险事件。

  综合来看,在疫情席卷全球的当下,尽管流动性宽松、利率下行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货币基金依然是较好的避险选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