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讲 破发是件“好事”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9-12-04 04:51:35
  • 21
  • 25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资本市场发生了三件事儿,都跟IPO有关。


  第一件,阿里巴巴“回家”了,去港股市场发行新股,A股投资者心中可能酸溜溜的,又跟阿里巴巴完美地错过了。


  第二件,新股上市又破发了,浙商银行上市5秒就盘中跌穿发行价,“中签如中枪”现象卷土重来。


  第三件,邮储银行启动IPO,这次是穿着“绿鞋”来的。


  金融市场没有新鲜事儿,“绿鞋”是个舶来品,诞生于1963年的美国,因为波士顿绿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时率先使用而得名。


  本次邮储银行IPO,正赶上市场低迷,正遇上新一轮破发潮。邮储银行盘子大,融资额度高,发行市值327亿元,为了保证IPO发行的顺利,或许是为了给申购资金吃一颗定心丸,邮储银行IPO罕见地穿上了绿鞋。


  新股,从来就有不败的神话。中了新股,很多时候就意味着赚钱,没有不确定性就意味着没有风险,没有风险又挣钱的,自然就是香饽饽。一级市场一直存在着一支打新大军,资金来源复杂,也饱受诟病。新股中签率一直就很低,就算这次最不被看好的邮储银行中签率也只有1.26%,或许是市场习惯了低中签率,超过1%就惊呼高得很。


  一直以来,新股从来不担心没人买,不管发行市盈率是多少,一键申购,根本不需要通过大脑。不合理的事情,背后总有一个合理的利益链让它变得合理——那就是无论如何打新都容易赚钱,新股中签约等于赚钱。


  一键打新,无脑申购,大家靠运气中奖。上市以后,很多新股动辄就涨十来个涨停板。不合理的定价,根本不愁新股发不出去,不愁上市后没人接盘,新股不败现象背后其实就是博傻,实际上新股不败是个荒谬的存在。


  钱才是稀缺资源,股份只是个投资分红的凭证。现在关系搞颠倒了,新上市的股票才是香饽饽,A股市场一定什么地方拧了。


  金融市场没有新鲜事儿,金融市场“考古工作者”发现,所谓的IPO上市破发,跟高中签率、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量有关。当然,也有人说,市场低迷,新股没有赚钱效应,盘子太大,发行频率太快,这些才是破发的原因。


  笔者认为,定价机制有问题,才是问题的核心,而高发行市盈率定价就是主要矛盾,破发是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定价机制的纠偏。可能有人不服,浙商银行发行价格只有4.94元,不也破发了吗?


  定价机制这个问题是个长期积累的矛盾,市场交易又是个高度情绪化的东西,负面体验长期积累之后,就会形成倾向性的市场行为,比如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用脚投票。


  笔者并没有说浙商银行破发是合理的,只是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的新股高市盈率发行,加之市场热度降温,影响了市场对新股的预期,所以,发行机制中的定价环节应该背这个“锅”。


  长期这样干是短视的。发行价并不是越高越好,虽然公司能融更多的资金,但是透支了市场的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破发其实也是好事儿,可以强化承销商责任,强化询价机构的责任,只有破发才能医治“圈钱”的痼疾。


  如果多次出现破发,也可以倒逼股民仔细挑选公司,不要再一键申购了。市场的本质就是不确定性,当一定赚钱的事情重复发生的时候,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另外,新股上市的恶炒之风也是市场的痼疾,只有破发才治得好。新股不败的神话破灭之后,价值投资的理念才能树立。


  笔者认为,如果“绿鞋机制”和“跟投机制”联用,形成复方,或许可以更好地医治一级市场高市盈率发行的痼疾。定价不合理,破发了就让主承销商托底,折腾几次,估计高市盈率发行的毛病就治好了。


  主承销商的绿鞋机制,保荐人的跟投制度,才是对普通投资者最大的保护。当破发成为常态,保荐和承销机构的勤勉尽责的习惯才有可能养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