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头版评论:证监会两提“精准拆弹” 化解A股风险侧重“聪明监管”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9-11-20 03:31:36
  • 19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张 歆

  资本市场的全面深化改革行动,已经从规划图落实为施工图,在防风险维度更是如此。

  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赴浙江调研,实地走访上市公司,听取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建议。会议指出,证监会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坚持底线思维,精准拆弹,聚焦问题公司、风险公司,加强持续监管,防范化解股票质押等重点领域风险。

  此外,易会满9月1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也曾提到“精准拆弹”——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工作方针,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对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及场外配资等重点领域的风险,坚决管住增量,有效化解存量。

  也就是说,从9月中旬至今的十周时间里,证监会两度公开表示“精准拆弹”。笔者认为,针对A股市场上述风险事项,目前的化解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且监管应对十分聪明。

  首先,对于A股市场而言,最大的潜在风险是股权质押风险,目前的化解举措引入和注重实施分类监管。

  就股权质押个案而言,这种以融资为目的的行为无需过于担心。但是如果涉及公司众多、且担保方式侧重于场内股权质押,则容易触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市场一直高度关注。

  10月下旬,沪深交易所修订相关信息披露规则,逐级强化控股股东质押股份等事项的信息披露要求,旨在通过提高股份质押信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醒控股股东关注风险、适度把握质押融资规模。新规对于增量股权质押的资金用途、保障措施等事宜的披露进行了细化要求,大体原则是“质押比例越高,披露内容越详尽”。此外,对于新增业务快速上升的券商,监管部门也会给予更多“关照”,加强约谈和询问,从而提示业务风险。

  据了解,截至三季度末,质押率超过80%的A股上市公司降至不足600家,且四季度还有望继续大幅下降。

  其次,就部分私募基金存在的不规范问题,监管部门一方面加强存量核查,另一方面严惩违规。

  证监会于今年上半年组织各证监局对497家私募机构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关注交易合规性、流动性风险、非法集资风险,跨区域经营私募机构的业务和资金往来、产品嵌套情况,业务隔离、风险隔离等制度的有效性,自融自担和利益冲突等情况。针对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证监会依法对相关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立案稽查,或将相关涉嫌违法犯罪线索移送公安部门或地方政府。同时,证监会将上述违法违规问题及采取的监管措施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当然,在严查存量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在引导行业提高发展质量。证监会表示,将完善私募基金法规规则,推动优化税收政策。

  第三,就场外配资这一有一定技术属性、场内监管难以全覆盖的风险事项,监管举措并没有局限在场内,而是引入强援——最高法,以求“四两拨千斤”。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纪要》强调,不受监管的场外配资业务,不仅盲目扩张了资本市场信用交易的规模,也容易冲击资本市场的交易秩序。融资融券作为证券市场的主要信用交易方式和证券经营机构的核心业务之一,依法属于国家特许经营的金融业务,未经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配资业务。因此,除依法取得融资融券资格的证券公司与客户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外,对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与用资人的场外配资合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无效。也就是说,场外配资机构所谓的“合同利益”将无法得到法律保障,其进行违规行为的动力将大打折扣。

  此外,颇为有趣的是,11月15日,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报告中同样提及“精准拆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笔者认为,两大金融监管部门“不约而同”后,金融市场风险化解的政策效果无疑将取得“1+1>2”的效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