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地方税源!央地收入格局再调整:消费税逐步下划地方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9-10-10 01:19:36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0月9日,国务院对外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

  这是继2016年营改增调整央地收入划分以来,央地收入划分的第二次微调。这次调整,是在推进大规模减税降费,叠加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带来财政收入增速趋缓的背景下进行的。

  方案开宗明义指出,这次央地收入划分调整,是为了支持地方政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缓解财政运行困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财政部数据发现,前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增长3.5%,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增长2.8%。从地方财政运行来看,包括北京、重庆等省市财政收入已经是负增长了,地方财政保基本、保运转、保民生等压力加大。

  这次央地收入调整,在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中央加大了对地方的支持力度,比如将消费税收入稳步下划地方。

  具体有三方面改革措施:

  (一)保持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稳定。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26号)确定的2—3年过渡期到期后,继续保持增值税收入划分“五五分享”比例不变,即中央分享增值税的50%、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增值税的50%。

  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地方在经济发展中培育和拓展税源,增强地方财政“造血”功能,营造主动有为、竞相发展、实干兴业的环境。

  这条旨在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稳定分税制改革以来形成的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格局,巩固增值税“五五分享”等收入划分改革成果。

  (二)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

  建立增值税留抵退税长效机制,结合财政收入形势确定退税规模,并保持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担比例不变。为缓解部分地区留抵退税压力,增值税留抵退税地方分担的部分(50%),由企业所在地全部负担(50%)调整为先负担15%,其余35%暂由企业所在地一并垫付,再由各地按上年增值税分享额占比均衡分担,垫付多于应分担的部分由中央财政按月向企业所在地省级财政调库。合理确定省以下退税分担机制,切实减轻基层财政压力。具体办法由财政部研究制定。

  这一条旨在建立更加均衡合理的分担机制。按照深化增值税改革、建立留抵退税制度的要求,在保持留抵退税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不变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优化地方间的分担办法。

  由于增值税“销项减进项”的计算方式,实际当中销项和进项的贡献地未必一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会导致各地负担的不一,按照“各地上年增值税分享额占比”进项均衡分担,能缓解这种不一致。

  (三)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

  按照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要求,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将部分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现行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

  具体调整品目经充分论证,逐项报批后稳步实施。先对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条件成熟的品目实施改革,再结合消费税立法对其他具备条件的品目实施改革试点。改革调整的存量部分核定基数,由地方上解中央,增量部分原则上将归属地方,确保中央与地方既有财力格局稳定。具体办法由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等部门研究制定。

  消费税为我国一大主体税种,收入规模上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税,为国内第四大税种。2018年国内消费税实现收入1.06万亿元,占全部税收比重接近7%。若考虑到进口环节的消费税,整体消费税的规模要更大。

  消费税根据征收实际,逐步下划给地方,无疑能起到充实地方财力的作用。消费税作为调节消费行为的税种,收入来源主要是烟、酒、成品油,还有一些高端消费品或资源消耗型产品。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这部分收入下划地方,地方是否有足够激励来调节消费行为,学界对此存在争议。

  方案明确指出,稳步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适时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将部分条件成熟的中央税种作为地方收入,增强地方应对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能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