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认购热情降温 年内66只基金延长募集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9-05-21 02:52:59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王明山

  《证券日报》记者从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处了解到,今年的市场环境不会影响大型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节奏,但对中小型基金而言十分艰难。

  “爆款基金”成为今年前5个月市场上屡次出现的热词:睿远旗下首只公募产品卖出710亿元,史博、丘栋荣等明星基金经理掌舵的新产品也均有几十亿元的首募规模,首批科创板基金合计募集超1000亿元再次引燃市场……

  投资者对其他公募产品的认购热情是否也是如此?答案却是否定的。《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排除这些“自带光环”的明星产品外,投资者对其他基金产品的认购热情并不高,今年以来截至5月20日,已经有66只基金先后选择了延长募集,另有6只基金先后募集失败。

  《证券日报》记者从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处了解到,今年的市场环境,不会干扰大型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节奏,但对中小型基金而言十分艰难,很多基金公司发行的新产品都是刚刚达到2亿元的认购门槛,部分暂时找不到足够资金的基金产品,也只能无奈选择延长募集。

  年内66只基金延长募集,其中有30只权益基金

  昨日,3家基金公司一同发布了旗下基金产品延长募集期的公告:凯石浩品质经营混合、关于平安高等级债和海添顺定期开放混合本将在近期(5月20日和5月21日)结束募集,经基金管理人与相应基金托管人以及相关销售机构协商协商,3只基金的募集期均有所延长,两只均延长一周,另一只则延长至6月18日。

  上述3只基金也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基金产品延长募集期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今年以来截至5月20日,已经有66只基金产品先后发布公告延长募集期,而在去年同期,选择延长募集期的基金产品仅有48只。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还出现了单只基金产品三度延长募集期的情况,最终的募集规模也仅为2.02亿元,刚刚达到最低成立规模2亿元的及格线。

  在选择延长募集期的66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19只,占比不足三成;而权益型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共有30只,占比近半数。可以明显看到,与去年债市牛市行情相比,今年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已大不如前,A股二级市场在大幅反弹后又迎来短期调整,而投资者在震荡行情下的投资一向比较谨慎。

  公募基金市场上的债券基金有个明显的特点——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部分基金公司旗下的债基也俨然成为机构的定制产品。今年多达19只债券基金延长募集,着实有些令人意外。对此,《证券日报》记者从一家基金公司处获悉,此前有谈好的机构资金,在基金审批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已只能再寻找合适的机构资金。

  新发市场降温,6只基金先后募集失败

  今年新发市场骤然降温,投资者对新基金的认购情绪十分低落,体量不同的基金公司之间出现比较大的分化:老牌公募基金和银行系公募基金,具备品牌和渠道的积累,在发行基金上不会有过多的压力;中小型基金公司则相对尴尬,认购资金不足2亿元时不得已选择延长募集期,甚至难免募集失败。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截至5月20日,已经先后有6只基金募集失败,发布了原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6只基金分别是:中融智选质量股票C、先锋安盈纯债C、申万菱信安泰聚利纯债债券C、汇添富中国战略新兴产业ETF、创金合信汇利纯债三年定开债和格林伯盛混合A。

  6只基金的发行合同中,都按规定提到了基金备案的条件: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3个月内,在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并且基金份额持有人的人数不少于200人的条件下,基金募集达到基金备案条件,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验资报告并得到确认之日起,基金备案手续办理完毕,相应的基金合同才能生效。

  实际上,对于基金公司的新发产品而言,要达到“基金份额持有人的人数不少于200人”的条件并非难事,难的是在有限募集期内筹集超过2亿元的资金。从以往基金清盘的案例中也能够看到,绝大多数基金清盘的原因都不是因为长时间内基金份额持有人的人数不足200人,而是基金净资产长期低于5000万元。

  也有分析人士此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频现爆款基金实则是一件好事情,说明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开始更多地关注背后的基金经理,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历史业绩等。而当前这些规模较低的基金产品,一旦业绩排名落后,给持有人带来较多的亏损,最终也难逃被清盘的命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