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还是不降准 这是个问题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9-04-15 17:49:19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15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2019年4月15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这也是央行连续18个交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因4月15日无到期逆回购,当日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中国货币网数据统计,本周(4月13日-19日)公开市场有3665亿元MLF到期,无逆回购到期,再加上小长假因素致本月税期后延,本周税期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加大。如果在MLF到期前无相关释放流动性的操作,流动性必然承压。

  在此前一个月的采访中,市场多数机构和分析师都判断说在4月13日-19日极大概率会有降准操作,来对冲到期的MLF,并以此释放流动性,支持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保证经济增长。但随着3月份的各项经济数据逐步出炉,市场对于降准的看法也有了变化,部分机构/分析师表示3月社会融资、信贷数据远超市场预期,PMI、进出口等数据也表现亮眼,在经济增长形势较好、股市、楼市上涨的情况下,降准的急迫性降低,央行可能改用采取公开市场操作、MLF、TMLF等来对即将到期的MLF进行置换,短期内进行降准操作的可能性在下降。

  海通证券宏观债券首席研究员姜超认为,上周五央行公布3月新增社融2.86万亿远超预期,社融增速企稳,预示未来经济有望见底。再加上3月通胀的明显反弹,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性显著下降,未来降准概率或明显减弱。

  招商银行研究院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刘东亮也认为,一季度社融大幅超预期,一方面显示前期刺激政策效果显著,另一方面或显示总需求已经触底,预计宏观经济企稳的时间有望提前至二季度,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也将得到持续改善。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对经济将以观察为主,预计不太可能会推出更有力度的放松举措。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认为,近期降准概率下降,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松紧适度的稳健基调。但在融资规模“量”改善的情况下,宜更加关注政策传导的通畅性和“价”的合理,不断推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

  自2018年初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改变,央行已经多次采取降准操作。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2018年1月25日、2018年4月25日、2018年7月5日、2018年10月15日和2019年1月15日/1月25日都进行了降准(含定向降准)操作。可以发现,这些降准操作都是在季度的首月进行,除去置换资金累计向市场提供了3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

  但从当时的传导效应来看,在降准后从宽利率到宽信用的传导在2018年并不突出,具有较大的滞后性。盛松成认为,这是宽松政策具有的时滞效应,只是在这轮周期中时滞时间明显变长,但目前,前期政策已经开始发挥效果。

  “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政府一般会出台较为宽松的宏观政策予以逆周期调节。从逆周期调控政策出台到实体经济企稳回升,通常会有一定时滞,而此次调控政策时滞明显较长,随着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政策时滞已近尾声,二季度经济有望企稳。”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表示,“如果在当经济企稳时再降准,容易推高通货膨胀,也容易引发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盛松成表示。

  此外,从资金市场价格来看,上周和今日的资金面情况都相对稳定。上周货币利率虽然有小幅度回升,其中R007均值约为2.56%,R001均值上行至2.24%,DR007上行至2.54%,DR001上行至2.17%,但总体来看,依然保持平稳。

  到了本周,4月15日的资金价格依然有上行趋势,各期限的shibor利率都出现微涨,其中7天shibor上升10.30个BP到2.7720%,标志性的DR007加权利率回升到2.8000%。但与2月末、3月末相比,依旧处于低位,资金流动性仍然相对充裕,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的必要性下降。

  如果不进行降准,那么本周即将到期的近4000亿元MLF,是否会对资金市场价格和市场流动性造成较大冲击,监管部门又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对冲?

  多位市场分析师认为,央行可能改用MLF、TMLF来置换到期的MLF。不过对于采用如MLF、TMLF等方式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也有遭到部分市场机构和经济分析师的批评,批评集中点一是在于MLF等方式对于市场金融机构来说不公平,大银行可以直接从央行获得流动性,但中小金融机构只能得到“加价”后的转手资金,抬升金融机构资金成本进而抬升信贷成本,与降低实体企业融资利率的政策导向相悖;二是MLF等资金周期常常与银行信贷周期不一致,银行如果希望将MLF操作所得资金进行放贷,限制重重,反而会使得资金在金融机构中的空转。

  “目前降准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平衡增长和通胀之间的关系,而是更看重平衡增长和资产泡沫之间的关系,目前股市、楼市情况都比较火热,作为一个比较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会担心降准更刺激股市行情,从而出现人造牛市,积累风险。但总体来看,过去以外汇占款为主要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已经完全改变,今年仍然有降准必要,只是可能会推迟。”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认为,只要经济不发生超预期下滑,今年央行将降准1-2次,但4月降准应当不会降准;同时今年央行并不会调整基准利率,反而将实质性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利率并轨,逐步取消贷款基准利率。“目前各项数据已经回温,资金面相对宽松,且目前我国银行准备金率与国际比较已经位于合理区间,降准空间并不大,央行也会比较慎用降准工具。”颜色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