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央行票据互换并非中国版QE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9-02-19 11:08:18
  • 点赞
  • 35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夏宾

  中国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今天在北京参加发布会时指出,央行票据互换是央行与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之间开展的一种债券互换交易,是“以券换券”,不涉及基础货币吞吐,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中性,并非中国版QE。

  首单银行永续债发行成功后 下一单花落谁家?潘功胜这样回应

  对于发行银行永续债情况,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今年1月中国银行发行首单银行永续债很成功,据我们了解,从发行人来说兴趣很大,很多商业银行在走公司内部治理程序,投资人也很有兴趣。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支持商业银行通过永续债补充资本金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支持商业银行通过永续债补充资本金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期,国务院召开第39次常务会议,决定支持商业银行通过永续债补充资本金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先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先生,以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法规部主任丛林女士。现在请潘功胜先生作简要介绍。

  潘功胜:

  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形势变化,前瞻性地采取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措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力度,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各项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回升,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货币政策传导已出现边际改善。

  增强银行资本实力是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方面和基本条件。银行做生意也要“本钱”,资本金是银行经营的基础。银行资本补充可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大渠道。内源性渠道主要是每年的留存收益以及部分的超额拨备;外源性渠道主要有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

  当前,永续债是银行补充资本的一个较好渠道。永续债没有固定期限,或是到期日为机构存续期,具有一定损失吸收能力,可计入银行其他一级资本。永续债是国际上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比较常用的一种工具,有比较成熟的模式。

  我国的银行资本补充中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券发行已经常态化,但此前没有使用永续债。这次由人民银行牵头,在我国引入银行永续债这种产品,既可以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又可以深化和丰富债券市场的产品序列。

  首单永续债顺利发行,市场反响良好。今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首单银行永续债。一次性完成400亿元上限发行,实现2倍以上认购,发行利率处于预测发行区间的下限,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

  通过永续债的形式补充银行资本在我国刚开始进入实践阶段,为了引导和培育市场,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银保监会扩大了保险机构投资范围,允许其投资永续债等资本工具。财税部门已经明确了永续债的会计处理,很快还将明确永续债的税收处理。人民银行创设了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并将合格的银行永续债纳入央行担保品范围,以促进提升永续债的流动性和市场接受度。

  需要指出的是,央行票据互换并非量化宽松(QE)。央行票据互换是央行与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之间开展的一种债券互换交易,是“以券换券”,不涉及基础货币吞吐,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中性,并非中国版QE。央行票据互换主要是提升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

  中国银行永续债发行受到了市场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其他一些银行也在积极准备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永续债的政策框架,继续推动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非常乐意回答记者的问题,希望大家的问题聚焦在今天的主题上,因为在两会期间,人民银行还有一个非常综合性的新闻发布会,我也会去,到时候非常乐意回答大家更加宽泛一些的问题。

  袭艳春:

  感谢潘功胜先生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发布主题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知道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对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做了一些部署,刚才您也提到中国银行在会议之前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推动下已经顺利发行首支永续债,而且效果挺好,我想知道人民银行在推进永续债发行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工作考虑和部署?

  潘功胜:

  我想先谈谈永续债的背景,因为毕竟还是比较专业的一个概念,然后再介绍一下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人民银行牵头来推动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可以有多种维度,比如按照它吸收损失的顺序和能力,可以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等等。按照它的资本来源渠道,可以有外源性的资本补充和内源性的资本补充两种。内源性的资本补充,主要是留存收益和满足一定条件下的超额拨备。外源性的资本补充包括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增资扩股,以及发行优先股、可转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等方式。

  永续债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资本补充工具,在巴塞尔委员会的资本监管规则中,把它列在第二类-其他一级资本的类别之中,这个工具已经被国际上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2016年到2018年,全球市场发行永续债的规模大概在1000亿美元左右。在优先股和永续债这两种主要的其他一级资本补充工具中,国际商业银行主要选择的是永续债,这是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先介绍一下有关背景。

  目前推动银行以永续债方式补充资本时,我们主要有以下一些考虑。首先,我国银行业资本目前还是比较充裕的,而且结构上主要是核心一级资本为主体。截止去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是13.8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10.8%。刚才丛主任告诉我,2018年年底,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水平比9月底的水平又稍微提高了一些。但是我国银行其他一级资本充足率水平是要低于国际上一些大型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水平的,目前我国银行业其他一级资本充足率只有0.6%。银行资本构成主要由核心一级资本构成,这种资本结构好处是资本质量很高,但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同时,大家也知道,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刚才讲的是中国整体银行业的状况,但是部分银行面临着资本约束,加上监管标准的趋严和提高,以及一些影子银行业务回表仍需要补充资本,原来影子银行业务在表外,并不占用资本金,这些因素对商业银行动态补充资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这样的角度考虑,推出永续债有利于拓宽商业银行其他一级资本补充渠道,同时,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结构中接近80%都是核心一级资本,推出永续债也有利于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和信贷投放能力。这是一个方面的考虑。

  第二方面的考虑主要是从债券市场出发的。关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我在很多场合和媒体朋友以及投资者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目前债券市场余额是86万亿人民币,排在全球第三位。中国债券市场的产品序列也是比较丰富的。推出商业银行永续债有利于丰富我国债券市场品种结构,满足长期投资人资产配置需求,也有利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完善。

  综合回答你的问题,永续债在国际上是一个成熟产品,它的推出有利于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改善我国银行业资本结构,也有助于丰富我国金融市场产品序列,深化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针对央行提出的支持工具想提问一下,关于CBS,央行现在有怎样的考虑,是否以后会把所有符合条件的永续债都换成央票,央票置换最后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谢谢。

  潘功胜:

  我先回答,一会儿让孙司长补充。我刚才在开场白当中所讲的,通过永续债的形式补充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在我国刚刚开始进入实践阶段,所以它有一个市场接受和市场培育的一个过程,需要政策支持。这里面包括监管方面的政策,刚才已介绍,包括财税方面的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也包括货币政策。所以央行的票据互换是支持性政策之一。

  央行的票据互换是人民银行和公开市场的一级交易商之间开展的一种债券的互换交易,债券的持有人可以将换入的央票在市场上进行抵押融资,也可以参与央行的一些货币政策操作,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担保品。这件事情的目的在于提高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主体认购银行永续债的意愿,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来补充资本。怎么和央行之间进行互换,这种互换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段主要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背景。

  前一段时间,刚刚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市场有一些声音,说你们是不是搞放水,是不是中国的QE,我觉得这一次的票据互换不是中国版的QE,它和QE有本质的区别。第一它是“以券换券”,不涉及流动性的投放,不涉及基础货币的吞吐。一级交易商参与互换,用持有的永续债换成了央行的央票,但不能说我拿了这个央票,就可以自动获得央行的基础货币,这两者之间没有关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是换成央行票据就可以从央行自动获得基础货币,这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的影响是中性的。大家回忆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其他一些国家所采取的QE,一般在购入资产的同时会投放基础货币,我们在进行互换的时候,它不自动的投放,跟投放基础货币这两者没有关系。第二是央行票据的互换没有导致永续债所有权和信用风险的转移,永续债的所有权仍然在商业银行的表内,它的利息的所得者也是债券的持有人,只是通过这样一个操作,央行按照市场化的标准收取费用,提升了永续债的流动性。永续债的所有权和相应的风险没有转移。所以和QE是有本质的区别。至于你刚才提到是不是以后有规模的想法,首先,人民银行对这件事本身没有一个数量的目标。这件事情是作为一个新型的金融市场产品出现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引导市场,要培育市场,没有一个数量的目标。另外,因为永续债也是比较好的投资产品,永续债的持有人也未必都拿着这个东西找人民银行换央票,换了央票与投放基础货币之间也有差别。

  孙国峰:

  我补充一下。潘行长说到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主要是在永续债发行初期起到引导和培育市场的作用,更多的还是希望市场自身的力量发挥作用。从央行央票互换工具操作本身来看,第一是进行CBS操作,央行要按照市场化的标准收取费用的,并不是说免费提供这个服务。市场化费用的具体标准,也是参考了银行间市场无担保融资和有担保融资之间的利差确定的,所以最终会实现市场的均衡,需求不会无限的扩大。第二是人民银行宣布创设CBS的同时,也宣布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的银行永续债纳入人民银行的中期借贷便利、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和再贷款的合格担保品范围,这本身就提高了永续债的流动性。我们银行拿了永续债可以通过参与央行的这些操作,就可以得到流动性的支持,不一定需要把永续债换成央票之后再去获得流动性的支持。第三是银行间市场成员之间可能也会更多的使用永续债作为合格的抵押品进行相互之间的融资,也不一定需要将永续债都换成央票。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结合市场的需求,央行操作也有一定的市场化的费用的设定,央行进行票据互换工具的操作数量也不可能是想象的那么大。很快我们将进行首次的CBS操作,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操作的情况,到时候会更清楚。谢谢。

  新华社记者

  请问目前人民银行资本补充情况如何,下一步除了永续债之外,我们监管部门关于银行的资本补充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潘功胜: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其个体健康状况非常重要的指标。中国监管部门一直强调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我刚才所讲的我国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去年9月份的水平是13.81%,到年底的时候回升到14%以上。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质量比较高,资本结构中以核心资本充足率为主。

  我们金融管理部门一直也在为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创造一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在平衡好股东利益和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内源性的方式来补充资本。二是发挥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支持商业银行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发行优先股等来补充资本。三是通过债券市场产品和工具创新,来补充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我们今天重点讲的永续债,前期我们在中国已经发了1.86万亿二级资本债,补充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四是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应该与它的资本充足性和资本补充能力相适应,这也是我们监管部门一直强调的。同时我们也支持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来降低它的分母,也就是风险加权资产,这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普遍的方式,这几年国内的资产证券化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此外,我们也在不断扩大投资者范围,引入基金、年金等长期专业投资者参与银行的增资扩股,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境内市场交易。这是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作为金融管理部门,在引导和支持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以及市场环境创造和政策环境创造方面,努力的几个方向。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和资本结构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资本补充策略、资本补充工具和资本补充的节奏。谢谢。

  袭艳春:

  这个问题银保监会的丛林主任还有补充吗?

  丛林:

  潘行长已经作了权威的发布,我再补充提供一些数据和从银保监会的角度对下一步的考虑。

  关于资本充足率的情况,整体上来讲,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处于较高水平,风险抵补的能力比较充足。刚才潘行长提供了截止到2018年9月末的数据,我提供一个2018年末的资本充足率水平。2018年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11.03%,比上年末上升了0.28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是11.58%,比上年末上升了0.24个百分点;整体资本充足率是14.20%,较上年末上升0.55个百分点。从资本结构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占比达到77%-78%的水平,总体的资本质量是比较高的,而且各项指标也符合资本监管的要求。

  为了确保满足实体经济持续增长的信贷需求,同时也考虑到表内信贷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接表外资产回表、留存利润增速放缓等原因,商业银行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不断地补充资本。

  总结一下,整体上目前商业银行实际资本的充足水平是高于国际监管标准最低资本要求的,但相对于国际水平和未来信贷增长的要求,仍然需要多渠道、及时的补充资本。

  刚才潘行长也说到,主要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渠道来补充资本,这方面就不再重复。从银保监会监管的角度,今年的1月17号,银保监会批准了中国银行发行不超过400亿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这是我国商业银行首单获批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1月24号银保监会发布公告,允许保险机构来投资符合条件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1月25号中国银行发行了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市场认购比较踊跃,成功发行。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经营稳健的程度等因素,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审核商业银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发行申请,同时银保监会将在符合巴塞尔协议III的国际标准的前提下,来借鉴国际监管的经验和境外市场的实践,结合我国市场发展阶段,我们银保监会将继续优化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发行以及审批的流程,指导商业银行做好整体的资本补充规划,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资本实力。谢谢。

  纪志宏:

  资本补充工具比较新,中国投资者市场发育程度确实需要进一步培育,特别是高风险的投资人和长期投资人相对比较缺乏,这次银保监会允许保险公司投资永续债极大拓宽了投资者范围,将来我们在金融市场建设方面,包括引入更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进一步丰富机构投资者群体,强化信息披露、通过条款设计加强投资人保护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永续债的复杂性,对于金融市场的合理定价等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当然,这个产品的推出本身也是我们金融市场深化的体现。我们债券市场产品丰富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监管部门需要创造一些政策环境和条件,下一步我们和有关部门继续努力。

  潘功胜:

  刚才回答你问题的时候,是从一个比较大的和全貌的角度来阐述的。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通过债券市场来补充银行资本下一步还会有一些工作需要做。比如刚才纪司长讲的扩宽资本补充债券投资者范围,我们在想是不是可以推动商业银行资本债券在商业银行柜台发行,允许合格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投资资本补充债券。再比如扩大境外机构对中国资本补充债券的投资,也可以允许有条件的中国商业银行到境外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还有可以推动一些长期投资者,比如像基金、年金等参与投资资本补充债券,这是在投资者范围扩充方面未来需要做的一些工作。

  在政策措施的完善方面,我们要继续优化资本补充债券的政策框架,比如要简化发行审核程序、尽快明确永续债税收政策。再比如,要提升永续债流动性,刚才孙司长也讲到,做CBS这一类操作主要是为了提高永续债流动性。

  此外,通过债券市场补充资本,在不同资本工具条款设计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地方。我们这次推出的主要是减记型永续债,国际上很多发行的永续债是在当中加入转股条款,叫转股型的永续债。当某一个事件触发的时候,投资者的债券可以转为对发行人的股权。而减记型永续债,当某一条款触发的时候,债券持有人的债权减记到0。如果是转股型的永续债,一旦条款触发的时候可能会自动的转为股权,这就是为什么永续债在巴塞尔监管委员会的规则中,可以算作监管资本。商业银行会计意义上的资本和监管意义上的资本是有一定差异的,从监管的意义上说,如果在一定条件下有损失吸收能力,是可以算为监管资本的。这一次首先推出的是减记型永续债,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优化条款设计,完善资本补充债券触发条件和损失吸收机制,探索发行转股条款的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们看到央行在推动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下一步在帮助银行通过债券市场补充资本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举措?谢谢。

  潘功胜:

  刚才这位女记者问的问题,我开始是从比较宏观的层面来回答的。我补充回答的这几点实际上就是我们下一步怎么通过债券市场补充银行资本。目前,债券市场二级资本债已发了1.8万亿元,这一次又发行了永续债。刚才讲在扩展投资者范围、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同时在产品创新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您这个问题我刚才在补充回答里基本上也都介绍了。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记者:

  除了中国银行的首单永续债落地以外,其他的几大银行目前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哪些银行已经提出了申请?谢谢。

  潘功胜:

  中国银行这一单发行得比较成功,按照发行计划的最高限,400亿全都发出去了,而且认购倍数比较高,超过2倍,发行利率是4.5%,基本上是最初设定发行利率区间的低限。国内外投资者有将近150家参与永续债的认购,包括各种类型的投资者,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理财产品等等,也有境外的央行、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这样境外的机构投资者来参与认购。

  中国银行发行完成以后,据我们了解,其他商业银行发行兴趣是很大的,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在走内部的公司治理程序。在投资人这一端,投资需求也是比较好的,对这个产品也是非常有兴趣的。当然,正如我刚才介绍的,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方式是是多种多样的,商业银行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本结构,自主决定资本补充方式、资本补充时间和节奏。谢谢。

  袭艳春:

  大家还有问题的话,欢迎和央行的新闻处保持联系。再次感谢四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

  潘功胜:

  谢谢大家,我们两会再见。

  【延伸阅读】

  潘功胜:央行票据互换没有数量目标

  潘功胜:通过永续债补充银行资本需要政策支持

  时隔5年 央行在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